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唤醒经济民族主义幽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06:5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当美国国会“只买美国货”以及“只雇美国人”的条款引起全球一片哗然时,保护主义的阴霾正在全球扩散。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经济民族主义的幽灵正在卷土重来。正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所说,保护主义政策就像一支“刺入心脏的长矛”。但在对美国进行“道貌岸然”的批判的同时,许多国家却在加紧保护本国国内就业机会和资本。考虑到历史上的经验,这样的趋势显然非常危险,正在将世界带到经济大萧条的威胁之中。好在,世贸和欧盟已经开始行动。如今,世人正在对奥巴马拭目以待。

  专题文字:赵海建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保护主义浪潮膨胀”的文章分析说,一股保护主义浪潮正在全世界膨胀。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无疑是这股浪潮的始作俑者。

  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美国众议院的“只买美国货”到参议院的“只雇美国人”,有迹象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美国卷土重来,而国会山更是成了一个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顽固堡垒。在欧洲,保护主义也有着种种抬头迹象。

  在西班牙,房地产业泡沫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破灭,当地政府急于遣返外籍建筑工人。只要同意3年内不返回西班牙务工,一名合法移民能够一次性领取其应得的所有失业补贴。目前已经有1400名外籍工人领取了这笔费用。

  在瑞典,政府出台计划救援绅宝和沃尔沃汽车厂及其供应商,尽管这两个汽车品牌已经分别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收购。瑞典政府的救援计划规定,这笔总计35亿美元的贷款和信贷担保只能用于瑞典产品。

  在英国,林赛炼油公司的工人在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等8个地点自发罢工,抗议公司与意大利企业签订2.8亿美元的建筑合同,后者计划雇用外籍工人。

  一名英国工人游行时张开标语,上面写着“英国工作给英国工人”。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说,工人们此举“不正确”,但了解他们的顾虑。

  在德国,经济和技术部长米夏埃尔·格洛斯说,希望已经接受政府180亿欧元(约合230亿美元)现金援助的德国商业银行能够支持德国企业,优先考虑它们的贷款需要。

  而法国政府9日推出援助本国汽车业计划,宣布向法国雷诺和标致雪铁龙两大汽车制造集团提供60亿欧元(约合78亿美元)优惠贷款。作为交换条件,雷诺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作出今年不在本土裁员、停止在国外设厂等承诺。

  保护主义源自私利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是许多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规则,每当危机降临,这些国家往往倾向于固守本国的利益。因此,经济民族主义在世界上一直就很有市场。

  如今,经济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正在迅速蔓延。美国制造业联盟的执行主任斯考特·保罗表示,国会的“只买美国货”条款有着广泛的支持基础,美国民众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最近的民意测验显示,84%的民众赞成这一规定。

  在法国上周进行的一次民调中显示,70%的人赞成政府在危机中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而支持在这个月就实施这些措施的人数,更是高达61%。而在德国,一项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8%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采取一些“保护主义的防护措施”,以便使它们能够远离全球衰退。

  三大论据站不住

  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为经济民族主义辩护的三条论据正在抬头:首先,从商业角度讲,经济民族主义是合理的;其次,从政治方面考虑,经济民族主义是有道理的;第三,经济民族主义不会太过离谱。

  关于第一点,一些蒙受损失的银行对国内市场存在的风险和规模收益了如指掌,退回国内市场会让他们感觉更加安全。

  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看来,经济民族主义表现最为强烈的是金融业。这是一种没有采取贸易或者关税壁垒的微妙的保护主义形式。金融保护主义使得银行退守于国家边界内,也就是说银行注重于国内贷款,而减少国外贷款。

  关于第二点,政客们想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国内,这合情合理,只要这样做的成本不要高得离谱就可以。然而,这次成本可能极为庞大。

  关于第三点,这是一种危险的自满情绪。美国国会中“只买美国货”计划的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国内就业。经济分析师认为,这一理由可以解释为此举可让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失业”。先前案例表明,这种做法如“经济毒品”,终将伤害美国自身。

  历史教训

  贸易保护终将伤害自身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触发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将其归罪于国际贸易,于次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占总数的60%)的关税上涨。此举立即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因此几近停顿。

  贸易战的后果十分严重。据美国政府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同期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亿美元,美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要命的是此例一开,就不仅仅是美国为一方、其他国家为另一方的贸易壁垒战,而是一场各国竞相效尤美国、纷纷以邻为壑的混战。据统计,1929年至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很多经济史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之所以陷入大萧条长达10年之久,与美国在危机之初挑起的贸易战有直接关系。此后国际社会又耗费数十年,才逐步拆除这一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当然不希望这段惨痛的历史重演。毫无疑问,当今全球供应链比当初要复杂得多,也难解决得多。但一旦经济民族主义大行其道,连商业逻辑也将被践踏。“我直说了吧。保护主义就像在经济上吸食毒品。”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2日接受采访时说,“这可能带来一时兴奋,但会让人上瘾并最终致死经济。”

    相关专题:

    沃尔沃买家的代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