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俄贷款换石油全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3:2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明三

  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访俄,与俄罗斯就能源合作达成多个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以获得未来20年来自俄罗斯的3亿吨原油;中俄还就共建俄远东石油管道中国支线(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签署了合作文件。

  “谈判过程比较曲折,但有重大突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对这次能源合作给予高度评价。

  王海运曾驻俄罗斯工作,目前从事”中俄能源合作前景与对策“的课题研究。近日王海运接受本报专访,对中俄“贷款换石油”进行全方位解读。

  俄急于开辟东方市场

  《21世纪》:中俄能源合作协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达成的,这两者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应该如何解读?

  王海运:这次中俄达成贷款换石油协议,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俄罗斯股市大幅下跌,外资大量撤离,几大石油公司陷入债务危机,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以稳定国家金融形势,缓解大型油气公司的资金短缺困境。最近这两年,出于战略需要,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在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到处抢占资源,扩张势头很猛。这种扩张缺少自有资金的支持,不得不向西方大量借贷短期债务,仅今年年底到期的债务就有800亿美元。另外俄油气公司还面临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几年他们在本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而要保证同时向欧洲、亚洲的供油,必须扩大勘探开发,也需要大量引进资金。

  《21世纪》:中俄能源合作对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海运:俄罗斯正在制定2030年前的能源战略。俄罗斯与欧洲在油气供给问题上相互依赖,既是欧洲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如果开辟了东方市场,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可以大大减轻。如果远东油气管道已经开通,俄罗斯人应对西方压力的姿态可能更为强硬。而中国的大市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21世纪》:这次能源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否有助于俄方在东部开发?

  王海运:东部开发是俄罗斯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而对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开发则是东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伯利亚的资源开发与出口,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为俄罗斯经济振兴提供支撑,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地区分离主义,维护俄罗斯国家的统一。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口大量外流,远东8个行政区的人口从800万减到600万,因此必须尽快振兴东部经济。俄罗斯要实现快速崛起,现阶段必须依靠资源开发,东部开发再次提上日程。现在“梅普组合”把东部开发作为一大战略重点,还有一个重要考虑,那就是利用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搭乘亚太经济的快车。

  《21世纪》:那中方在石油协议中又得到了什么?

  王海运:我认为此次协议的签订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原则,既符合俄罗斯发展战略、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的需要,也在几个方面满足了中国的战略需求。

  首先是在外交战略上,要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就必须夯实经济基础,而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头戏。

  其次从能源战略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旺盛,必须扩大境外能源供给。中国的能源安全不仅存在油气供应量的问题,还有个运输路径问题。要规避石油进口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迫切需要解决近距离陆上石油运输的问题。目前只有中哈管道,年供油能力约1000万吨,远远不够。远东管道中国支线是中国第二条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年输油1500万吨是有保障的。将来稍加技术改造,可望增加到3000万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贷款换石油对于中国应对西方金融危机冲击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对于解决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抵御金融风险,可望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