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价高企是天灾还是美祸(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1:07 新浪财经

   油价高企背后

  油价为何一涨再涨,美国等国家归罪于中国印度等后起之秀对原油需求大增,但是,事实是,根据英国石油巨头BP公司公布每年的能源调查,仅仅拥有世界4%的人口的美国全国,却消耗掉世界25%的石油,美国日石油消耗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总和的二倍。现在全球每天需要原油86.7万桶,而供应是86.6万桶,只比需求少了1千桶。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几乎所有方面都同意的一点是,这个市场并不缺油。沙特阿拉伯坚持这个观点,认为“增产石油不是答案”。该国石油部长6月13日称,飙涨的油价并非由供需规律所调节。因此,他们认为油价上涨的原因在于下跌的美元、美国的利率政策和大的投资基金进入商品市场。

  虽然过去几周,高油价成为美国最大的新闻,普通民众怨声载道,但根据美国对冲基金和金融研究所顾问,前华尔街能源分析的William Brown表示,目前白宫和国会方面不会做出任何举措来降低油价。首先,美国石油藏量丰富,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地下藏在厚达二百尺页岩的石油藏量,估计堪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蕴藏量相比,足够美国使用一百年。但为保存资源,很多石油藏区均不予开采。同时,美国政府从1977年开始在墨西哥湾海岸附近地下巨大盐层洞穴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对于这些深藏地底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有美国总统一人拥有决定动用的权力。目前小布什政府顶住压力,不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而转而要求欧佩克国家增加产量以此作为石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从美国政府的态度可见,从宏观层面,油价冲击对整个美国整体不利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油价问题也成为美国大选的博弈工具之一。

  而与此同时,华尔街的大摩、高盛等著名大投资银行、索罗斯等人旗下的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却在疯狂炒作原油,它们与垄断石油公司达成某种默契。投资银行一致看涨油价,基金使劲拿钱推油价,但石油公司却不真实交割,大家都从油价飙升中得到巨额财富。

  不难看出,石油上涨并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是资本炒作的结果,多数石油美元的最终投资场所还是美国,这是一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合法剥削。

  弱势美元和强势石油有利于美国全球政治经济战略

  美国精于国家战略,通过两次对伊拉克的战争实现了在海湾地区的合理存在,掌握了对国际油价的操纵能力。通过有意无意的过度信贷实现了美元泛滥贬值,大幅减少了自身债务。弱势美元是石油上涨的理由之一,但目前美元下跌与油价上涨的相关性达到空前的98%,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的内在关联。

  从政治角度讲,高油价及其伴生的通货膨胀可以抑制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维持美国独霸全球的战略地位。同时又可以成为美国的“经济大棒”,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美国就可以伸出低成本的胡萝卜,推广美式“民主自由”,实现不流血的颜色革命,拓展其全球利益。

  在经济方面,弱势美元,可以减少美国负债,增强其产品竞争能力。由于美国负债和购买都用美元本币,只要美国国际货币地位不变,币值变化对美国实际购买力影响并不大。 美国也深知,油价不可能无限制上涨下去。从经济学讲,一种商品价格涨到成本过高,必然使许多人转而使用替代商品。而对于替代能源的技术,美国走在世界前列。当下石油交易大赚一笔,未来高油价也将有利于美国利用科技优势“输出”替代能源,抢占下一代能源制高点。

  总而言之,乐见与否,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并将持续,美国虽然也有一些“群众演员”向世界展示发自内心的痛苦,但从国家整体来讲在这一过程中获利颇多。目前,很多国家已经走在了油价前面,瑞典将于2020年建成“无油国”,冰岛地热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巴西利用蔗糖提炼的生物燃料汽车已经过半,日本甚至发明了实用的用水驱动的汽车。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必须先行一步,中国必须对替代能源战略尽快进行整体的规划,从而真正掌握和平发展的自主权,否则,终将被人拉下马来。(黄静 发自美国纽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应对汽油价格飙涨 美国郊区人口开始向市区回流

    美各航空公司呼吁规范投机炒作油价行为

    短期油价可能会出现一次较大回落?

    油价飙升 节能环保车日本市场受关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