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解析:粮价上涨根源复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5:52 《中国商界》杂志

  四是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

  就世界粮食储备而言,冷战期间,敌对阵营各国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大量地囤积粮食。据报道,上个世纪60年代末,欧美主要国家的粮食储备可供其国民消耗80.9天,美国达到103天。冷战后,各国普遍认为保持大规模的粮食储备既无必要,也不经济,因此导致世界粮食储备的直线下降。

  近年来,一方面是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是粮食消费量持续增长。两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2006年,全球粮食总储备量下降到3.75亿吨,比上年下降16.2%;粮食期末库存只占当年总产量的17.1%,占当年总消费量的16.5%,低于FAO确定的世界粮食安全线。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

  五是多个国家公布出口禁令

  粮价上涨导致一些国家为平抑本国粮价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巴西、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输出国近几个月来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泰国月出口从100万吨降至60-70万吨。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本年度全球大米产量4.2亿吨,而需求达4.23亿吨。

  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复苏、GDP增长是粮价上涨的长期动力和诱因;生物质能源异军突起是刺激世界粮价上涨的重要新因素;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粮食减产和粮食储备连续下降是世界粮价飞涨的直接原因。而近年来随着库存成本日益升高,加上市场供不应求,各主要粮食出口国家纷纷减少出口量更使大米价格会出现急剧上升。

  专家指出,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粮食短缺的长期存在,不仅可能会引发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而且也将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国联手,在农业生产、石油开发、生物能源、全球救济等各个领域共同努力与合作。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