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黎世CEO:不放弃新华人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 04:01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作为新华人寿最大的外资股东,面对新华人寿被监管部门调查风波,金世禄表态,苏黎世会履行对新华人寿的长期投资承诺,不会退出 金世禄(JamesJ.Schiro)是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成功转型的代名词。五年前,他开始掌舵苏黎世,并制定了苏黎世以寿险和财险业务多元化发展为基础的盈利增长战略,此后便出现了苏黎世连续18个季度的盈利。 “今天的天气和我半年前到访北京时一样,真是阳光明媚,但是到这里不光是为了享受阳光,今年来我不断来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合作发展不断沟通。”金世禄对《财经时报》说。 9月4日,金世禄在北京饭店宣布,苏黎世正式进军中国的保险经纪市场,并将在中国打造一条全新的保险产业链。但除此之外,《财经时报》更为关注的是金世禄对新华人寿被保监会调查一事的态度。 金世禄表示,苏黎世希望能够跟其他的股东一起重建新华人寿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加强对公司治理方面的监督,“当然,苏黎世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寻求统治地位。”他强调。 不会退出新华人寿《财经时报》:保监会对新华人寿的调查已经超过半年时间,至今尚无结果,您对此有何看法? 金世禄:中国加入WTO市场之后,中国相关保险监管机构会用符合国际规则的方式进行运作。我认为,对新华人寿违规事件的调查,应当以最快的方式尽早结束,这对于保单的持有者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作为新华人寿最大外资股东,我们会履行对新华人寿的长期投资承诺,不会退出。 《财经时报》:目前中国保监会控制下的保险保障基金,接手了新华人寿30%的股权,作为新华人寿最大的外资股东,您认为谁接手这30%的股权更合适? 金世禄:我认为不管将来谁接手这30%的股权,都将与最后的调查结果息息相关。现在有传言新华人寿的第三大股东宝钢有接手的意愿,中国平安也有类似的想法,很显然,我们现在更愿意和宝钢进行合作,但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不便给予评论。 《财经时报》:您认为新华人寿出现违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怎样才能根除弊病? 金世禄:我认为,新华人寿的问题出现在公司治理上,一个公司应该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新华人寿,苏黎世希望能够可以跟其他的股东一起重建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加强对公司治理方面的监督。 其实董事会的职能不是从事日常的管理,它主要的职能在于聘请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确保业务运作的高度透明,确保股东和保单持有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要保证中国保险市场充满活力,透明度和好的公司治理非常关键。我认为保监会任重而道远,肩负着制定有效规则的重任,并且需要有非常好的平衡能力。保监会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打造保险产业链《财经时报》:仅仅时隔半年时间,您再次访问中国,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金世禄:我这次到中国来,是为了向公众宣布,苏黎世专门针对快速增长的中国保险市场设计了全新的销售策略,即以250万元人民币收购了北京百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4.51%的股权,并正式更名成立苏黎世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大中华及东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志宏出任该公司董事长,此次收购和公司名称变更现已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 《财经时报》:完成这次收购后,对于苏黎世在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帮助? 金世禄:此次收购将为苏黎世及其在中国的商业伙伴提供一个多功能的销售平台,新销售平台将与苏黎世在中国市场现有的两个业务平台相辅相成。 现在,除了这个保险经济公司外,苏黎世还有在北京的财险分公司业务和在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20%的股权投资。 《财经时报》:前段时间,苏黎世曾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的财险公司,联系此次收购北京百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苏黎世是否想通过战略收购,有意愿在中国发展非保险业务? 金世禄:对苏黎世来说,有很多投资机会都可以赚钱,但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核心业务,就是说我们的核心业务是保险,只有当你做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公司才能有非常卓越的发展。 合作创造价值《财经时报》:未来苏黎世在中国的发展,会不会谋求在合作伙伴里更大的话语权? 金世禄:苏黎世的战略重点不是寻找统治的地位。从我跟很多新兴国家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最终是本土的公司会崛起,发挥市场领导的作用,不过通过财务投入,可以确保外资保险公司获利。 我坚信合作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不光是体现在财务方面的,同时也包括我们为合作方提供培训、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等等。 《财经时报》:苏黎世在亚洲各地的保险市场也都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公司怎样协调各项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金世禄:苏黎世在整个大中华地区寿险业务的业绩也非常突出,利润率高达36%,针对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那些外聘、外派人员和比较富裕的个体。苏黎世在中国有一个多方面发展计划,无论在寿险还是在财险领域,接下来与新华人寿进一步合作是寿险业务的重点。 《财经时报》:现在中国很多保险企业也面临着转型的困难,您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金世禄:转型这样的重大事件,不可能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做的,一定要调动很多人的积极性一起做。我想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财务纪律,二是经营谋略。 显而易见的是,在经营中保持高度透明化,可以为投资方带来积极性。不过在做这样的工作时,要特别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链接 苏黎世:爱恨交加新华人寿 2000年8月,借新华人寿向境外买家溢价增发之机,苏黎世获得前者10%的股权。 三个月后,新华人寿董事会改选,苏黎士提名Robert Werner Sulzer为董事。按照约定,苏黎世还可以提名董事长顾问、副财务总监,但均未成功。 董事会改选的同时,新华人寿时任董事长关国亮启动了“内地保险第一股”的上市进程。据悉,当时苏黎世的董事认为新华人寿应该把业务和管理做好,而不应大规模扩张致使财务压力太大。中外各方在合作中并不十分顺利。 2002年底,苏黎世、宝钢集团、北京华远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达成一致,希望重组董事会,并且基本上和关国亮达成协议,由关担任董事长,但不管经营和财务,公司财务管理正常化,不会快速扩张。不过苏黎世由于重要人事变动导致总部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这个协议未得到总公司的批准,所以未能执行。 尽管陷入上述麻烦,但苏黎世显然不想放弃新华人寿。2004年至2006年间,苏黎世从国际金融公司、荷兰金融发展公司购入10%的股权,成为新华人寿最大的外资股东。 在2003年、2004年两年间,苏黎世并没有把中国、印度等国家作为发展重点。2005年3月,曾在普华永道任职的陈志宏加入苏黎世,开始负责并拓展大中华区业务。此后两年苏黎世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苏黎世宣布成立苏黎世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拓展其在中国的销售平台,显示其致力于中国保险业长期发展的决心。 背景资料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是以保险、银行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其全球网络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遍布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和其它市场。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始建于1872年,总部设于瑞士苏黎世,所服务的客户遍布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第二大企业保险公司,公司主要服务于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排名前100位企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