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日本加紧布局亚洲FTA 对华转移效果可能将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09:47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张凤安

  8月25日,日本和东盟(ASEAN)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经济部长会议,就缔结经济合作协定达成最终一致。这是朝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议(FTA)迈出的坚实一步。日本将在协议生效后对相当于进口额90%的东盟产品撤销关税,而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主要六国将在10年内对90%的日本进口商品取消关税。

  而8月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刚刚出炉的<2007年日本贸易投资白皮书—亚洲FTA应用领域的扩大和日本企业的增长战略>(以下简称<2007年日本贸易投资白皮书>)告诉日本企业和政府,在发展对外投资和贸易中,要正视一个新的机遇和因素:即抢夺亚洲自由贸易协议(FTA)。

  日本加紧布局亚洲FTA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日本政府1958年创办,在全球很多国家设有多家分支机构,主要是为振兴日本贸易和吸引企业到日本投资的官方机构。

  日本与东盟经济合作协议签署后,日本对东盟投资和贸易将进一步增长。据分析,与总人口超过5.5亿的东盟10国实现市场一体化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加1.1万亿至2万亿日元,而东盟也有望获得日本大量的投资。

  FTA带来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根据GATT模式分析法,仅在东盟+6地区中,自由贸易协议(FTA)就促进了该地区总体GDP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中国从东盟+中国这个自由贸易协议中,即获得了对GDP0.4个百分点的增长。而日本仅有0.01个百分点。

  截止到2007年7月,全球生效的FTA上升到了143件。1989年这个数字是19,在1990年-1999年10年间,也仅增加了29件;但2000年之后至今,却激增了76件。

  目前日本在全球已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议(FTA)有3件,另外还有一件有了大致意向,正在交涉中的有7件。而在签订自由贸易协议(FTA)之前,日本采取了更为灵活务实的手段,即先与一些国家签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EPA),目前已经与新加坡、

墨西哥
马来西亚
三国签订了这个关系。而2007年的目标就是印度、越南、澳大利亚等国。

  此次日本与东盟达成的EPA即属此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认为,“这表明日本旨在实现东亚经济合作构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一旦日本完成了上述的东亚经济合作构想,日本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增长将比现在更快。

  解释对华投资降低原因

  统计表明,近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最高纪录,仅2006年的增长数据就是10.3%,达到了502亿美元,这是时隔16年后,日本首次超过其1990年的水平。

  与此相反的是,2007年1月-7月,日本对华投资继续下滑,为20.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这是继2006年同比减少29.58%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

  <2007年日本贸易投资白皮书>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时隔16年再创历史新高找到了三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对以亚洲为主的新兴国家积极开展海外事业活动增加;二是为确保能源、资源的权益、对石油、天然气进行开发投资的增加;三是为获得海外市场份额,并购海外企业的大型项目增加。

  如海外大型并购,除了美国英国之外,最主要的都发生在亚洲,而且是东南亚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金额分别达到34.2亿美元和21.16亿美元。

  而“日本对华投资时隔七年首次减少,主要原因是投资成本的上涨、对中国风险意识的提高和修改对华投资战略”的结果,2007年8月底,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所作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对此评述说。

  显然,FTA驱动之下,贸易投资转移正在发生,对华投资、贸易有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

  日资企业采购本地化

  而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和贸易的更细微的变化也在发生,日资企业采购越来越本土化。

  “向日本本部采购零部件一直是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做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副所长岩田泰2007年7月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分析道,“但现在中国国内的产品和品质已经接近本部的水平,再加上交货日期的因素,促使日资企业本土化。”

  “我们现在正在加大对中国本地市场的采购力度,”8月20日杭州一家日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实际上,这已经是许多日资企业的自然选择,也不仅仅是日资企业的发现。

  中国半成品与中国最终产品的出口,在2002年前基本保持均衡,且不断增长。在2002年,中国半成品的出口增长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46.8%。但到了2006年,已经回落到了17.5%。而最终产品的出口增长率是25%,也远超过半成品的增长率。

  由此,半成品占中国总进口额的比率也由2002年的61.4%下降到2006年的56。%。在一般分析中国贸易结构时,“进口半成品--中国组装--最终产品出口”是中国奉行多年且行之有效的加工贸易结构。但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的报告中,依据上述数据的变化,断定“中国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国持续多年的出口增长超过了进口增长率7-10个百分点。“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生产零部件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发展以及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外资企业本地化造成的。”

  “日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的采购比率已经达到了50.9%”。但这个数据还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于2006年11月-12月实施的“亚洲日资制造业实际经营调查”中获得的数据。比他上一次调查时,已经上升了4个百分点。

  这些因素都将促使日本对华投资、贸易进入一个不同的时期。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进展缓慢情况下,区域投资贸易环境日益自由化、扁平化,将对中日投资贸易重塑,更多的变化还在后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