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次级债危机是不是美国牛市终结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 13:4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徐 翼 北京报道

  因美国次级债危机而引起金融恐慌所导致的全球股市暴跌,在经过过去几天世界各大央行紧急注资数千亿美元联手救市的强力干预后,正在留待人们观察是否有恢复平静的迹象。

  据统计,8月9日和10日,世界各大央行48小时内注资总额超过3262亿美元。近几日,各大央行再次注资。

  其中,美联储9日在向金融市场注入240亿美元资金后,10日连续3次注资,总额达380亿美元。13日,美联储又向市场注入了20亿美元。15日和16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

  欧洲央行于9日和10日创记录地向市场注入1558亿欧元后,13日注入476.6亿欧元,14日再次注入77亿欧元。

  日本央行继10日向日本货币市场注入1万亿日元资金后,13日再次向银行体系注资51亿美元。

  与各大央行救市初衷相悖的是,在13日股市出现短暂回稳后,这几日全球主要股指震荡走低。其中美股道指15日更是在收盘前跳水,跌破13000点。这是今年4月24日以来道指首次收于13000点以下。

  当地时间16日,欧洲股市度过了伊拉克战争以来跌幅最高的一天。金融时报100指数跌破6000点,跌4.1%;德国DAX指数跌2.4%,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法国CAC-40指数跌3.3%,跌至去年12月以来最低点。

  亚太股市也正在遭受9·11以来最严重下跌,全面失守。17日,日经指数全日跌894点,跌破16000点,收15274点,跌5.42%,创6年来最大跌幅;香港恒指一度跌破20000点,最低跌1284点,报20383点,跌1.4%,延续16日3.29%的颓势;台湾加权指数继16日跌破半年线后,颓势不改,17日收低111点至8090点;韩国股市收挫3.3%,延续16日重挫6.93%的颓势,创下6年来单周最大跌幅;当地时间16日,

澳大利亚股市收低1.3%,盘中一度创下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跌幅为4.28%;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7%。

  随着对美国次级债危机讨论的深入,经济师和观察家们也开始探讨一个严峻的话题:从今年春天开始发作的这场危机,会否对美国股市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换言之,这场次级债危机,会否成为美国这一轮牛市的终结者?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发作?

  提出这样的疑惑,是有依据的,依据的提供者,就是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历史上在任时间最短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去年12月27日,他在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叫《缺乏忧患意识令人不安》。在这篇文章中,他对资本市场危机周期性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过去20年,世界经济经历了1987年的市场崩溃,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银行业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危机、本世纪初发生的纳斯达克股市暴跌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尽管其中每一个事件都是独立的,但记录表明,危机大概每3年发生一次。”

  每3年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意味着什么?可以理解为牛市3年就将迎来一次股市的低潮。依循萨默斯所言的独立事件,梳理1987-2007这20年来美国股市的大盘走势,探究此次次级债危机对美国股市未来方向的影响,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巧合。

  1987年,道指自1982年的800点开始,一路高歌上涨到2700多点后,一夜崩盘,10月19日狂跌500多点,跌幅超过20%,股灾引发了全球股市同步暴跌。当年底道指重回2000点,但美国经济的增长乏力迹象开始显现。

  1990年,美国经济开始步入衰退,尽管1991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发动了海湾战争以期为来年的连任增加选票,但无奈经济不振迫使他将白宫主人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来自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克林顿。而一直到1991年4月17日前,道指在股市的表现也是在3000点以下。

  从1991年开始,美国经济率先进入了以IT为主导的高科技时代,并从第二季度开始进入10年的经济繁荣。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长周期经济增长,美国股市也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从1991年到1999年,道指节节攀高,从3000点直通11000点,2000年1月更是创下11700多点的历史记录。

  但发生在这期间的一些重大事件,还是对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震动。

  1993年纽约世贸大厦地下停车场遭炸,6人死亡,上千人受伤,作为美国有史以来遭到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它对美国市场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道指从1991年的3000点到1995年的4000点,走了整整48个月就是最好的证明。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重挫一些东亚、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后,国际资本大量涌入美国资本市场,为美国经济和股市带来了异常繁荣的动力。但1998年因俄罗斯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而触发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不仅震撼了美国金融界,也波及了全世界。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IT泡沫破裂,道指、纳指双双下跌,美国经济增长几乎停滞,从2001年第二季度开始步入萧条;9·11恐怖袭击更是为美国经济雪上加霜,道指多次下穿9000点,直逼8000点;而2002年安然和世通公司的会计丑闻,导致当时美国股市约8万亿美元的市值烟消云散。2001年和2002年,美国股票市值分别损失了6.5万亿美元和2.84万亿美元。

  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随着伊拉克反恐战争的打响,道指在年底终于重上万点。但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萨达姆被捕、中东局势动荡、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对美国股市的无序游走变化产生明显影响。

  2006年,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为股市注入持续的活力,道指于5月重新跃上11000点,2007年更是创出跨越14000点的新篇章。

  金融政策调整的开始?

  很多经济师从美国股市1987-2007年这20年的K线走势图上,指出了美国几个牛市的拐点,并确定目前正处于牛市的另一个拐点。那么,这真的也契合了前面的猜测?

  沸沸扬扬的次级债危机,难道真的是美国牛市的又一个魔咒吗?

  美国股市作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牛市结束将意味着经济衰退已经来临。

  华尔街的经济师们都承认,次级债危机令美国经济面临多种风险,但并不能就此说明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2000年之后,美国经济遇到了股市泡沫破裂、恐怖袭击和一系列公司丑闻等重大问题。当时人们认为,美国经济在2001年将进入衰退。但后来经过修正的经济数据却显示,2001年实际上并没有出现经济教科书上所界定的衰退,只是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放缓。现在,美国各种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数据大体都还不错,因此关于衰退的预测并没有具有说服力的根据。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次级债危机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股市的冲击,远不及美欧市场反应来得强烈。这当然得益于这些新兴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更多的是谈论美国、日本甚至欧洲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而不是中国、印度、俄罗斯。这种认识的改变也促使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这些股市,并在风险到来时能冷静评估,而不是急于抛售手中的

证券资产。

  如果次级债危机波及到美国整体经济的健康了呢?那么可以预测,

美联储作出减息的决定将为时不远。但减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从而缓解危机,但另一方面也将使本已攀升的通胀率继续高升,最终危及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次级债危机也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出了一道难解的悖论题。

  这也正是如今世界各大央行态度暧昧的地方。美欧各大央行向各银行注资的行为,已被市场视为“加息意愿降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等或不再坚持继续加息的预期,或令加息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次级债危机已经严重超出了很多经济学的预期,使得原先一直关注的通胀问题得以缓解。但缓解并不说明它不存在,加之市场上货币流动性本已很差,如果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货币资金紧张,因此,很多国家对启动减息预案是慎之又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