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IMF新政加大发展中国家压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8:12 新京报
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葛华勇称,新政没有体现各国对“系统性稳定”影响力的差别 本报讯(记者 苏曼丽)昨日,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葛华勇对《对成员国政策的双边监督决定》(IMF6月15日通过)的表态,“《新决定》下实施的监督会使多数发展中国家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大,监督的公平性未能体现。” 对有系统性影响的国家重视不够 葛华勇表示,《新决定》的通过主要是由于拥有大量投票权的少数发达国家和基金组织管理层的推动,而在此之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文本内容仍存在很多异议。其实在新决定发布之后的第二天,央行就公开表示“新政未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见,中国对此持保留态度。” 葛华勇认为,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对全球“系统性稳定”有关键影响的,主要是发行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新决定》中没有体现各国事实上对“系统性稳定”影响力的差别,使IMF可能在实践中对监督有系统性影响的、发行国际储备货币国家重视不够。 葛华勇认为,IMF的监督应把握好外部稳定与内部稳定的关系,任何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和货币等政策时,都要首先考虑内部稳定,并以此促进外部稳定,以牺牲内部稳定为代价而实现的外部稳定是不能持久的,实现“系统性稳定”的最有效和可行的方式应当是促进与内部稳定相一致的外部稳定。 蒙代尔:人民币大幅升值有巨大负面影响 与《1977年决定》相比,尽管《新决定》的名称从《汇率政策监督决定》改为《双边监督决定》,但实际上《新决定》更加突出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的监督,针对汇率水平变动因素的指标更加具体。业内很多专家认为《新决定》主要是美国对中国汇率政策施压。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昨天在北京的一个讲座上表示,美国的赤字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的贸易顺差仅占美国贸易逆差的一小部分,美国之所以“挑剔”中国,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复苏的大国”。据蒙代尔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国的对美贸易顺差仅约占美国赤字的10%. 蒙代尔认为如果放任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国内以低级“国际代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不能迅速实现升级,势必会导致经济增长步入长期的衰退。 至于如何平衡国际收支,蒙代尔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让中国放开甚至取消外汇管制,允许国内个人投资者自由持有外汇,以刺激进口和内需;二是停止通过买入美元维持货币政策稳定的做法。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