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把跨国公司开到欧盟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13:06 《经济》杂志
(作者:文/本刊记者 周阳) 是时候到欧洲去了。这句话从历史学上来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据史籍记载,18世纪中叶,华人就出现在欧洲。若论到欧洲就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就从中国招募了23万劳工,战后一部分华人留在了欧洲;若论去欧洲经商,改革开放以后,旅欧的中国人人数就经历了第一次猛增,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壮大。 但现在的确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好的时机:把跨国公司开到欧盟去! 开放的欧盟 2006年12月6日,长虹捷克彩电生产厂落成,这是长虹公司在欧洲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未来将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家电生产基地,长虹将利用捷克这一平台实现PDP电视全球销售的目标;2007年,重庆力帆也将在俄罗斯、土耳其建设工厂;而早在2005年底,中国海信集团就在匈牙利松博特海伊开设了一家电视机厂,上海上广电集团在保加利亚中部城市大特尔诺沃创办了一家生产电视机和其他电器产品的工厂…… 中国驻意大利经济商务参赞张俊芳说:我们宁可花一个月去帮助华为投资,也不愿意在一些只想把企业倒给当地华侨的中小企业身上花时间了。 这次或许会有些不同了。这样希望是因为本世纪初的前三年,也曾经有一轮类似的中国企业欧洲热潮。当时,几乎所有中国知名企业都表现出对欧洲市场的浓厚兴趣,有人形容:它们的CEO手中都握有一份有关欧洲市场的开拓计划。 海尔便于2001年夏天出资700万美元,收购了意大利的一家冰箱生产厂,借此来实现“欧洲制造”。而当时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TCL的“欧洲化”:2002年,TCL收购了德国破产的电视机生产商施耐德电子(Schneider Electronics);2003年,它与法国彩电巨头汤姆逊合并电视机制造业务,打造出了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商;2004年,它又重组了阿尔卡特的手机制造业务,希望借此扩大手机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但那一次教训多过收获。海尔在意大利的工厂产能并没有达到事先的目标,而TCL在欧洲的经历更让李东生脸上有了“地狱的颜色”。TCL多媒体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后连年巨亏,合并阿尔卡特之后的TCL手机项目也背负亏损包袱,最终导致TCL集团终止欧洲分公司OEM业务之外的所有销售和营销活动,并裁掉部分员工。 中国跨国企业第一次欧洲化浪潮具有其特殊的外因。当时正逢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是中欧关系“蜜月期”的开始,因此有人认为那一段时间的企业旅欧是这一“蜜月期”的一个“副产品”。那时正是中国入世后的头三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冲动最强烈,而国际市场天然“恐惧”中国经济的时间段,具体反映在反倾销大棒的频频高举和FDI曲线进入欧盟市场策略的反复被人提起。 两年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曾说过: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并不容易。 但历史不会重演,人们理解这句话往往是冲着教训去的,但实际上在机遇面前也可能如此。现在的欧盟市场就和当年已然不同了: 三四年前,只有欧盟国家在中国设立吸引投资的办事处,或者“欧洲商会协会正计划开展‘通向中国的门户’(Gate to China)的运动”,而现在更多的情况是如“奥地利政府将斥资1亿欧元在维也纳市郊建一个中国技术园区”,“爱尔兰以其自由的商业环境及低公司税及宽松的工作许可证,吸引中国投资者”…… 欧盟这个一度保守的区域,在对中国谨慎地增加了很多实地了解后,开始向中国开放自己。在意大利古城普拉托,一进入工业区,文化氛围骤然一变,在小餐馆里听到的不是意大利语而是汉语,短短几年中国人在这个城市由几百人增至一万人,共有200多家中国人开的企业;瑞典,中国企业在艾尔卡卡勒比,一名中国企业家就投资1000万欧元,建一个有佛塔、佛像的“商务旅游中心”,在过去四年,中国在瑞典的投资由零项增至50多项,到2006年底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瑞典的最大投资国。 “吸引中国投资是我们在非欧洲国家之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意大利发展委员会引进外资处总监Giampaolo Russo如是说。 互补性机遇越来越明显。海尔空调的欧洲经销商维迪奥卢科斯公司的经理格奥尔基耶夫坦言,“欧洲没有空调生产厂家,进口空调要照章纳税,中国家电企业应尽快调整外销战略,在欧洲建立家电生产或组装基地。” 市场需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契合。夏新电子海外销售本部经理徐朝晖说,美国固然是全球容量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对价格要求极为苛刻,在美国能赚钱的中国企业非常少,相比较来说,欧洲消费者更加理性,对好的东西能够接受,有足够的消费力。 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庞大的欧盟乃至欧洲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可中国公司还少之又少。 今非昔比的中国商人 到欧盟的中国商人也和以往不同了。 不论欧洲华侨华人的经济事业曾经达到怎样的业绩,在本世纪以前,餐馆业仍是中国商人在当地的经济命脉,然后是杂货业、旅馆旅游业、以录像带出租店卡拉OK厅为主的文化娱乐业,港台商人有较多涉足贸易、金融、保险、珠宝行业,所谓工业也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从经营业主的身份来看,也主要是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投亲移民,这些人在出国前多数为企业负责人、机关干部、科技专业人士等。还有来自台湾的投资移民。家族企业是他们的主要商业组织形式。 但随着中国本土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中国本土崛起的现代企业的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领域,中国商人在欧洲开始从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并向国际化、集团化发展。 在IBM公司眼中,中国已经有60家企业可以国际化了。这其中包括47家国有企业和13家民营企业,除了联想、中石油、中海油、海尔、中兴、华为、中远洋、上海汽车集团和TCL等已经试水国际化的行业巨头,斯威特、人民电器、力帆、奇瑞、万向和雅戈尔等一些品牌并不出众的民营企业也被列入其中。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际巨头看来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实力,他们也的确有这样的急迫要求。如TCL总裁李东生说,“全球化趋势非常明显,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如果未来10年没有什么突破的话,基本就没什么戏了。”而现在,离李说句话的时间已经又过去三五年了。 但这三五年是至关重要的三五年。中国的跨国企业正在成熟,他们不再仅仅重视抓生产扑市场了。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企业以品牌立足欧洲》的文章,说的正是海尔集团。文章评价,目前中国很多大型企业正在努力使自己的品牌区别于普遍带有贬义的“中国产品”,如海尔除了通过积极的广告宣传,提升公司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还以在东欧设厂的方式,整合利用当地资源,结合东欧的低价劳动力与意大利的高级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谁征服了欧洲谁就征服了世界。”海尔在欧洲区的经理们纷纷表示。 而在此前,管理咨询界人士曾表示过悲观的看法,在TCL、联想懂西方发达国家的客户之前,他们都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建立在成本优势上的优势,永远不会获得消费者的尊重。只有建立在对消费者尊重的基础上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国际化的成功。”这可能也正是第一次跨国企业欧洲热潮失利的原因之一。 “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在寻求建立全球战略,然而他们的大部分都相对缺乏在海外工作或者生活的经历。这是一个弱项。”麦肯锡大中国区总裁欧高敦曾经说。但现在,这一情况也改善了许多。近两年来,欧洲顶尖商学院不断来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熟悉欧洲企业管理和当地情况的中国企业家。 无论如何,中国跨国公司到欧洲去的时机和成本都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他们也不再局限于上一轮热潮中的家电行业了。仍以意大利为例,他们对中国企业重点推荐的三大欢迎投资行业是:汽车、物流和信息技术。而这三个行业目前都有中国大企业涉足:长安汽车公司刚刚在都灵成立了欧洲设计中心,江淮汽车集团也在这里设立了自己第一个国外研发机构;中远在那波里港口占有50%的股份,承担了港口的经营管理,同时还涉足空中运输和陆地运输;还有华为集团。 欧盟不是美国 尽管通过在欧洲设厂,成为当地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可以在理论上避免出口产品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打压,但依然有新的问题产生。 这多少源于中国跨国企业曾经走过的美国路线。一度企业“征服了美国,就征服了世界市场”的说法使中国最具冒险意识的的公司按照美国市场经济和管理模式的方法去接受国际化的最残酷检验。海尔就是先在美国设厂的。 但欧洲和美国是如此的不同,而且由于全球化的原因,这两种社会经济模式之间的摩擦正在日益加剧。美国强调个人主义,信奉机会均等,欣然接受大量不平等的结果;欧洲则分外强调平等,因此任何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的商业行为或政府政策都会在这里遭到抵制。在有关发展与福利国家的辩论中,美国一向认为,政府对工商业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仅可以保持低失业率,而且还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启动、创新、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而欧洲人则争辩说,他们的失业人员比美国许多有工作的人生活得还要好。 欧洲人重视结果平等是举世闻名的。诺基亚是世界上生产手机的主要厂家,但付给其经理们的薪金却相对较少。欧洲人纳闷,为什么美国需要付给经理们比工人多那么多的薪水。他们对美国工商业由股东驱动的价值观存有疑问,认为股份持有者含义广泛,除了企业所有人之外,还应照顾到雇员、供货商、顾客及当地社区的利益——这也是很多中国温州商人的“掠夺式”经营模式与欧洲当地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欧洲人曾设法取消政府调节并实行私有化,同时还大谈“股东”一词,并创建了纳斯达克的翻版。可是,随着科技泡沫的破灭,欧洲人又回到自己的轨迹上了,并且更加坚信不移了。 另外,欧洲有将自己的民族经济彻底融入欧盟之中的独特经验,许多人认为欧洲在全球化进程及技术方面更为先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还会积极地推销自己的模式,或许全球化很快就不再是美国人的游戏了。 事实上,TCL们已经在通往欧洲的道路上遇到类似的问题了。TCL的欧洲重组就经历了全球最高标准的裁员补偿。把中国跨国企业闯荡美国的经验用到欧盟身上,恐怕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企业想要在意大利发展,中国驻意大利经济商务参赞张俊芳说,“一是签证问题;二是劳工问题,意大利的工人不易解聘;三是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对意大利缺乏足够的了解;四是意大利政府间的协调能力比较差。” “增加了解”这几乎成为所有中欧官员对中国企业发出的忠告。历史表明,无论是美国的通用还是日本的本田丰田,在欧洲市场都经历了一段困难重重的过程。 更何况欧盟市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也是其他市场所不能相比的——到目前为止,欧盟东扩问题还是一个没有截止日的漫长过程。 但无论如何,对于已经掌握了大量可投资财富的中国跨国企业而言,欧盟无疑是一个比美国更有趣味性的地方。这样一个强大的互补经济体,是那些有志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法忽视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