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海外华人经济面临转型升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06:5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专家指出,“行业上高度集中,资金上高度分散”的状况,制约着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现在,是转型的时候了 本报记者 季晓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汪孝宗 “是转型的时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位长期研究海外华人经济的专家认为,海外华人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历史契机。目前,这个契机已然出现。 作为中国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的中国侨联,其经济科技部部长陈桦向记者表达了相同观点。她说,长期以来,海外华人经济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程度很低、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零售业、制衣业及餐饮服务业。这些领域,不利于华人经济向高质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 “这种‘在行业上高度集中,在资金上高度分散’的华人经济,制约着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旅欧华人经济学家张甲林结合实际向记者表述说:“要实现转型,道路当然不平坦,但大多数海外华人已经有了转型的共识。” 转型契机已然到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马克宁主任助理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他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了足够有力的支撑。这不仅使中国和全球华人商业网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而且还使它们与世界经济市场沟通、融合,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在欧洲,餐饮、服装和皮革加工等行业,依然是海外华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全国约有中餐馆9000家,荷兰拥有2200多家中餐馆,而德国中餐馆和华人速食店超过7000家,法国的中餐馆已经超过5000家,西班牙目前中餐馆已达3000家,仅巴塞罗那就有600多家,葡萄牙有中餐馆600多家,奥地利800多家。而华人服装和皮革加工行业,则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占有重要地位。如意大利仅普拉托一地,就有华侨华人经营的大小制衣厂近千家。而在法国巴黎,由华人开办的制衣厂有300多家。 以上事实表明,海外华人经济形成了特有的产业资源与网络。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人经济已经超越了最初只在族群内部交流的局限,成为所在国经济的组成部分,并汇入到世界经济往来之中。 中央党校张大军教授认为,海外华人经济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有形的资金引进方面,或者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运作技巧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引导中国更多地融入全球化经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后者,从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怎样评价都不为高。 事实表明,海外华人经济作为所在国家民族经济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经济力量。它同时也是中国商品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吸收海外资金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 张甲林分析说,中国要保持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利用世界资源来发展中国经济势在必行。而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即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应是国内企业界当前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转型中的海外华人企业,则充当着国内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通道。 “这给海外华人经济带来了转型的契机。”康荣平说,“国内企业与海外华人企业此时也可以进行产业对接以及资本的筹措与聚集,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 转型升级势在必然 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 作为西班牙西非娜国际集团董事长的张甲林,把华人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行业上的高度集中,资金上的高度分散”。 他指出,前者说明经济多元化程度不够,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后者则描述了华人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体,具备较原始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个基本特征曾经在华人创业阶段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华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特征给华人经济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愈来愈凸显出来: 第一,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及粗放的经营模式,容易导致商家以降低品质与价格来维持生计。长此以往,会影响华人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第二,如果形成对某些领域的垄断性经营,会影响与当地政府与公众的和谐共处。近年来,发生在欧洲国家针对华商及中国商品的各种突发事件,已经传递着这种信息。 第三,如果不发展多元化经济,不适时实现产业转型,本土商家以他们现代管理及资本的强势,会不断挤压海外华人经济生存的空间。加上政府保护本土经济,会使海外华人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 近些日子,欧洲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种种“标准”等手段制约海外华人经济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使华人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烧鞋事件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企业界,开始以和平的方式要求政府保护合法经营与公平竞争。这应当是发展多元化华人经济的机会。 张甲林说:“在这场永无休止的竞争中,如果我们不能审时度势,了解对手,认识自己,进而调整自身,转型升级,便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厄运。” 转型亦须因地制宜 海外华人经济,出路究竟何在?世界各地区华人已经开始探索。 回顾华人经济的发展历程,华人族群经济总是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开端,进而以原材料加工、日用工业品生产、商品零售批发为主业。这是与华人经济需要经历熟悉环境的过程、需要积累资本分不开的。 此后,经济发展了,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华人经济率先实现着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房地产、管理服务以及科技产品零部件加工等方面的经济优势。这些地方的华人经济能够突破地域狭小的限制而获得较大的国际经济份额,对其他地区的华人经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欧洲华人经济如何转型?张甲林先生较为推崇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转型。他指出:“传统产业被挤压之时,正是华人经济转型之日。” 海外华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移民国家(主要是美国),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潜力的电子高科技产业。1999年,美国的100多家华人制衣企业倒闭,整个传统行业的萎缩,促成了华人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向了更具生命力的高新科技经济。享誉世界的美国硅谷,就有1/3的公司为华人所拥有。那里的7000多家公司总产值高达5000亿美元,其中由华人和印度人工程师主持的公司就有2755家。通过全球华人的商业网络运作,世界1/3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华人所占领。 经济学家、中国建设银行董事景学成表示,华人经济和中国经济是紧密联系的,要同中国经济同时实现转型,加强与国内经济的合作,逐步走向世界各地,并进行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 张大军教授则希望海外华人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处理好与当地经济的关系,注重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 张甲林认为,如何改造海外华人经济、推动华人经济转型,使其从粗放经营模式走向现代经营模式、使从业者从小农经济的思想转变为现代经济思想,是当务之急。 同时,他颇有信心地表示,正是因为华人经济在行业上的高度集中、资金上的高度分散,给华人经济的连锁化经营与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整合的条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