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共同体与大欧盟之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4:57 《财经时报》 | |||||||||
姚望 2006年的新年里,乌克兰人不开心,整个欧洲也有点紧张。 事情肇因于俄乌之间的天然气之争。从民族血缘的角度看,这似乎是兄弟阋于墙。但是,对于事件中的强势一方的俄罗斯,却颇有一种可言之苦,难言之恨
非亲兄弟 就明算账 以往给乌克兰“平价”气,是看在兄弟民族和独联体兄弟国家的份上。在战略角度上,又把乌克兰看做是俄罗斯版图的自然延伸。 但是,这位兄弟并不是很领老大哥的情。2005年12月,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达维亚等国家组建的“民主的选择”集团,大有夺嫡不成便裂土分疆之势。 这些国家已经俨然感觉不再是俄国的兄弟,倒是自以为应该是欧盟大家族的成员。既然如此,俄罗斯以欧盟国家的价位向它们供气,似乎在情理之中。 数九寒天骤遇如此强势姿态,急需天然气的乌克兰难免惶惶然。而那些以往悠然以市场方式与俄交易的欧盟国家,也开始坐不住了。 此次事件,使这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能源安全,它们突然发现,除了关系生死存亡的核武威慑外,尚有关系民生的能源危机也是近在咫尺的威胁,而似曾相似的记忆也浮现眼前。 煤钢之战与煤钢联营 正如独联体内的俄乌争霸,从19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德法争雄的历史。只不过当时决定国力的资源是煤与钢。于是你夺我的阿尔萨斯铁矿,我割你的萨尔煤矿,德法的斗争几乎就是一部“煤钢”争夺史。 二战结束后,如何缔造欧洲中心的永久和平,成为摆在当时欧洲领导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1950年5月9日,也就是欧战结束五周年之际,法国外长舒曼向政府提交了对欧洲影响深远的“舒曼计划”:“煤钢生产的联营将保证欧洲共同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还可以改变这一地区长期生产武器使它自己成为牺牲品的命运”,“这样的联合生产意味着法德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可能”。 这一计划的结果,是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诞生。欧洲煤钢共同体设有超国家的权力机构——高级管理局。该机构集中了成员国在煤钢领域的管理权,包括制定最低价格和投资政策,规定生产限额以及征税权等。 这样,在国家让度了部分经济权力之后,欧洲的煤钢生产与经营走上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同时,由于钢与煤是制造武器的基本原料与燃料,这也在源头上增加了军备透明度,限制了军备竞赛。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54年前诞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分别在40和14年前发展成为了后来的欧共体和如今的欧盟。 欧俄同“气”连枝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由“煤钢时代”进入了“油气时代”。 油气资源成为了俄对外的战略武器,同时也是维系独联体的重要纽带。 这次的天然气之战,是俄对乌克兰背判行径的一次惩戒,只是油气大棒的一次牛刀小试,却引起了整个欧洲的震荡。这力促欧盟反思自身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关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以向欧洲靠拢作为对外战略主轴。但此路一直不是很顺。 自19世纪初击败拿破仑、然后扑灭欧洲1848年革命后,俄国在欧洲有过主人公的辉煌。但1855年的克里木之战后,俄国一直被冷落在欧洲主流社会视野的角落。 欧洲煤钢联营的经验和本次天然气之战的教训,似乎为欧洲和俄罗斯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以油气及管道为纽带,仿照欧洲煤钢联营的模式,欧盟各国联合打造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油气共同体,使俄国在欧洲事务上有更大的话语权,最终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西伯利亚的大欧盟。 就在1月4日,也就是在欧盟召开会议讨论调和天然气争端时,俄兰签署了协议,在这个协议中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俄乌国的四家公司和奥地利的一家财团建立联合公司——这也是某种形式的联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