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汪晓波
半个月前,我曾在《第一财经日报》上撰文,呼吁知名制药企业罗氏公司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放弃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达菲”的专利权。半个月来,我注意到有关罗氏和“达菲”的报道很多,提到了罗氏公司在饱受非议后终于同意和其他企业共同制造“达菲”,但专利仍是其不容触碰的堡垒。罗氏不肯放弃专利,理由只有一个,那
就是利润。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政府有根据相关法律,以国家处于非常状态的名义宣布专利无效的打算。政府这样的态度,既是因为禽流感疫情还在可控之中,也是因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罗氏专利权的尊重。但是,从罗氏这样一个制药巨头的死守举措来看,药品专利的双刃效应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一刃是,因为专利的保护作用,刺激了制药企业投入资金进入研发领域,有利于新产品的问世,并造福人类;另一刃是,专利同时也保护了制药企业的垄断利益,尤其在遭遇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时候,民生利益很容易受损,特别是贫困阶层将成为专利垄断的牺牲品。从公正的角度来看,社会有责任将财富多寡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因此,药品成为一种既关乎利润,也涉及道德的商品,并不是普通的商品,不能完全服膺于市场的规律。如果完全臣服于市场规律,因为专利权的阻碍,一些药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价格必然高昂,穷人就会因为买不起药而牺牲健康。人们也应当看到,穷人买不起的专利药品,远远不止于“达菲”。全球艾滋病肆虐,多种传染性疾病有潜在暴发的威胁,药品专利的双刃剑,还会刺伤多少穷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