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行长盛赞与中国合作关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10:09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记者 袁蓉君 10月18日,保罗·沃尔福威茨以世界银行行长的身份亮相于各大国内媒体眼前。出乎很多中国记者的意料,这位美国著名的“鹰派”人物的表现比较温和,与他供职的机构———世界银行所孜孜以求的减贫与发展形象较为一致。
1983年2月,沃尔福威茨第一次访问中国,后又以美国政府官员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的身份多次来访。与22年前相比,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已有了巨大的改善,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状况。有时候人们会问,为什么世界银行还要留在中国,毕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已有能力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并拥有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对此,沃尔福威茨不以为然。他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提出:“世界的银行怎能不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合作呢?而且这个国家的贫困人口还是世界上第二多的”。他说,随着中国的变化,世行与中国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关系仍将是一种牢固和富有成果的关系,推向前进会有利于中国、世界银行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千百万贫困人口”。 沃尔福威茨多次强调了世行与中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为世行能够参与中国的减贫事业深感自豪。他说,“与中国的关系对于世界银行十分重要,我们打算继续保持”。他提出了如此做的三个理由:中国减贫任务依然艰巨,目前仍有一些人口生活在贫困中。世界银行可以提供资金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些“软”的东西,即理念和经验;中国有许多经验可以传授给世界其他国家,像黄土高原项目就可能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用;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更重要的是提供灵感。世界银行需要与中国一起工作,造福贫困人口。 目前,世界银行已不再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而是每年提供10亿美元的硬贷款。沃尔福威茨说,对某些国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中国来说则并不是很多。因为中国并不十分缺乏资金,其与世行继续合作主要是认为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和理念。他表示,世行将在环保方面给予中国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此次访华,沃尔福威茨既看到了繁华的都市,也看到了最贫困的地区。他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进行了交谈,上至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下至甘肃的农村贫困妇女。谈到对此行的看法和感受时,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的地区差距是惊人的。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首都,而兰州却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在甘肃九华沟,老百姓开垦了干旱少雨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把那里变成了绿油油的梯田,而相邻的和平村,有些人才刚刚搬出窑洞。在这个国家,无论是收入、生活水平、环境、少数民族群体还是宗教,其差异都是惊人的。 其次,中国在向更开放的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在有关发展的重要的非经济要素,如法治和公民社会的作用等问题上,中国有了很大进步,但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三,中国已经做到的事情,其他国家同样能够做到。50年前,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都被认为毫无希望,而现在这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举世瞩目。世界银行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把这种成功经验和灵感引入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那些地方还有数亿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当中。 第四,12月份在香港取得新一轮世贸组织谈判的成功对于全世界贫困人口至关重要。贸易谈判对于改善数十亿人民,特别是对于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12亿人口的前景具有关键意义。贸易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增长发动机,除非贸易谈判能够成功,否则发展中国家将难以扩大国际市场准入,也无法增加商品销售和扩大就业,这是全世界以及世界上的贫困人口不能承受的。这一谈判要取得成功,各方面,尤其是发达国家必须做出让步。 在回答记者关于减贫与和平关系的提问时,沃尔福威茨表示,世界银行的使命是减贫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推动和平,因为减贫的确可以减少一些冲突的根源。从另一方面来讲,相关性更强一些,那就是发展取决于和平的环境。过去30年至40年,东亚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两件事是经济表现出色和基本和平的环境。因此,“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并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和平的环境很重要”。 沃尔福威茨在刚刚抵达此行第一站———兰州时曾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是更多地了解中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未来世行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中国。在访问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很高兴地对记者表示,上述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