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贸易专家分析欧中关系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2:19 新华网

  欧中贸易项目贸易政策顾问胡利奥·阿里亚斯7日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发表文章:欧中关系向前看。文章指出欧中关系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文章有以下重要论点:

  贸易互补

  柏林墙倒塌16年后,布鲁塞尔和北京的关系蓬勃发展。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自信心增强。欧盟崛起是因为它的经济以及外交政策和制度结构的协调性增强,并不动声色但切实有效地运用“软实力”。如今,在多年的彼此疏远和互不了解之后,中国和欧洲热切希望加快步伐发展双边关系。在贸易领域,这种趋势最为明显。自从中国1978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增长了30多倍,2004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750亿欧元(21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的统计,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关系是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的核心部分。中国向欧盟公司提供成本低廉的制造业基地和迅速扩大的国内市场,欧盟则向中国公司提供先进技术和外资并准予进入其利润丰厚的单一市场。这是双边贸易的生命力所在,总的来说就是互补性。

  多极共识

  除了与欧盟开展贸易———中国去年对欧洲的贸易顺差达到785亿美元左右,而且还在增长———和成为大量实质性合作项目的受益者等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外,中国还觉得欧盟也许能够抗衡美国。欧盟与中国之间没有领土争端,也不像美国那样与中国争夺势力范围。这就使双方可以在大量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上进行广泛合作而互不得罪。中国和欧盟都表示要致力于加强多边机构,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全球挑战。就双边关系而言,中国还发现欧盟某些国家赞同其特别“现实的”世界观:以欧洲和中国作为其中两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来平衡美国的力量。

  今后挑战

  然而,欧盟和中国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加强联系会导致众多问题。

  第一,随着布鲁塞尔开始不受欧美关系影响与北京加强联系,欧美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会加大。诚然,欧盟和美国从根本上都希望使中国融入现行国际秩序上。但它们关注的重点不同: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战略和军事方面,欧洲则倾向于将中国视为一个转型中的“巨人”。随着欧中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和具有多面性——— —不仅包括贸易,也包括安全等其它领域,大西洋两岸难免将在对华政策上产生分歧。 如果欧美加强在高层协调对华立场、尤其是在敏感问题上的立场,争吵也许就可以避免。

台湾问题也许激不起欧洲人的热情,但它对美国关系重大。此外,加强在中国问题上的协调明显符合欧盟的利益。毕竟,支撑着中欧贸易和投资联系的公共产品主要是由美国提供的。很明显,双方都受益于东亚现存的安全构架。

  第二,欧盟成员国的对华政策需要更加一致。目前,有些成员国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制订对华政策。然而,缺乏协调不仅会削弱中国把欧盟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的信心,而且,由于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混淆,各成员国的政策目标也会受到影响。欧盟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问题上处理失当凸显了加强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然而,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欧盟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合作是政府之间的事,大多数情况下必须经一致同意才能作出决策。

  第三,即使在贸易领域内,闪光的也不一定都是金子。虽然存在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但中国日益增加的对欧贸易顺差可能会加剧欧洲的保护主义情绪。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应对保护主义压力将检验欧洲对自由开放贸易的支持力度。

  战略接触

  欧中关系不仅凸显了用一个声音与中国打交道的好处,而且表明有必要为了维护地缘政治稳定而在战略上与中国进行接触。中国不再是国际体系中的消极参与者。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中国运用实力更加自信,外交手法更加熟练。因此,欧盟越来越需要同中国接触,因为中国是世界政坛的重要参与者,在许多触及欧洲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问题上拥有发言权。

  欧中关系在未来能否深化取决于欧盟和中国的内部动向。要想扩大对中国的影响力,欧盟需要制订对华共同战略,就像对待俄罗斯、

乌克兰和地中海国家一样。中国则需要在
知识产权
或人权等有争议的领域拿出具体成果,以显示政治对话正在奏效。 (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