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素帕猜称经常项目巨额失衡是全球经济最大短期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1:5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邵芳卿 发自厦门

  昨日下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厦门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表《2005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世界经济仍在扩张,但今年的前景处在全球失衡加剧的阴影笼罩之下,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会进一步放慢,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种种附带影响,应把上半年增长乏力视为警报。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指出,中国和印度的进一步经济赶超会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生扩张效应,这一进程减速或中断,将会带来在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市场上加剧全球价格竞争的危险,并且削弱亚洲需求不断扩大所产生的经济扩张效应。

  油价上涨破坏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素帕猜在《报告》中说,世界经济的近期走向喜忧参半。喜是,2004年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如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持续实现了强劲的人均收入增长。坏是,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长率接近5%,但仍不足以达到《千年发展目标》,而且2005年的前景处在全球失衡加剧的阴影笼罩之下,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会进一步放慢,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种种附带影响。

  他指出,自新千年以来,中国和印度日趋重要的作用左右了世界经济业绩的形态。这两个大型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向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溢,使东亚和南亚成为了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素帕猜指出,全球产出增长率在2005年放慢的主要原因是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拉丁美洲及东亚的某些新兴经济体降低了速度,但全球经济前景令人担忧的另一个原因是石油价格的上涨。

  令他深感焦虑的是,虽然某些石油生产国作了灵活的供货调整,但是油价自2002年中期以来翻了一番,在今年7月达到了每桶58美元。

  他指出,油价近期大涨,对发展中石油进口经济体,尤其是那些因为开展工业化而更多地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冲击较为剧烈。例如,中国和泰国国内生产活动中的石油消耗密度比经合组织平均值高出一倍以上。因此,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造成的通胀压力,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破坏增长进程可持续性的危险。

  而另一方面,石油出口国和许多出口非石油初级商品的发展中国家也获益于需求扩大和出口价格上扬。

  解决经常项目失衡不能寄希望中国汇率升值

  素帕猜指出,全球经常项目的巨额失衡,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最大短期风险,但不能寄希望于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大幅升值。

  他说,虽然美元贬值,但近年来美国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的逆差都在扩大,增加幅度最明显的是对西欧和对中国的贸易。另一方面,中国不仅是对美贸易存在顺差,而且,对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也是顺差。但尽管存在这些顺差,中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与从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相似,也是高速增长。

  “如果能够实行一种周密协调的国际宏观经济方略,就能大为提高较贫穷国家对近期以来增长业绩改善加以巩固的机会。这种方略必须得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并且着眼于避免使用通货紧缩手段调整全球失衡。”

  他宣称,为平稳纠正全球失衡现象,必须避免发达国家发生衰退——这些国家的增长过分依赖于美国经济,也必须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明显减速。“依靠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大幅升值和降低国内吸收能力来纠正全球失衡以及首先是美国的对外逆差,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通货紧缩影响。这不仅会破坏中国吸纳庞大的农村民工队伍和更普遍减贫的尝试,而且还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努力产生有害影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