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印度大国梦:过了一关 尚有一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6:31 国际先驱导报

  加入“伽利略计划”和“热核计划”一直是印度希望借国际科技合作实现崛起的策略

  国际先驱导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吴黎明报道 第六次欧盟-印度峰会于9月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印欧峰会的一个重头戏是双方签署“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而且双方还表示有意在“热核”计划方面进行合作。

  印度挤进了“伽利略计划”,虽然能否最终加入“热核”计划现在说还为时尚早,但借助欧洲的援手,印度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国际科研大国俱乐部”的行列。

  而关于中国与欧洲在这两个大型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9月5日发表的《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表示:“双方提议就中国加入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管机构及中国企业参加伽利略运营特许经营体的条件进行详细商谈……双方期待尽快落实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项目(ITER),并加强中欧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欧盟外交新筹码

  自从欧盟于2002年置美国的反对于不顾,坚决启动“伽利略计划”以来,“伽利略计划”已经成为欧盟外交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在众多的外交活动中往往能见到它的身影。今年6月,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热核”计划)的建设地选在法国的卡达拉舍(而非美日主张的日本),更是让欧盟的手中又多了一张王牌。

  “伽利略计划”是欧盟的一项战略科研计划,其目标是在2008年建成一个覆盖全球的欧洲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将发射30颗在轨卫星以覆盖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其精度高于今天美国的GPS,且更可靠,从而将打破GPS一统天下的局面。虽然该计划的总预算仅为34亿欧元,但由于“伽利略计划”是一个集多学科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尖端研究计划,它的实施无疑将提高欧洲在航天、电子、信息、精密仪器以及大型设备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而且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欧洲的经济增长。

  此前的2005年7月28日,中国总承包商在北京与“伽利略”联合执行体签署了3个应用项目合同。中国成为欧洲以外第一个签署应用项目合同的国家。在中欧携手实施“伽利略”计划的过程中,美国曾频频施压。

  印欧各有所图

  那么,为什么欧盟要让印度进入欧洲本身完全有能力完成的“伽利略计划”呢?

  首先是外交战略上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印度国力上升,印欧双边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欧盟于2004年10月正式决定将欧印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同年11月,第五次欧印海牙峰会正式启动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决定今年9月7日第六次欧印海牙峰会通过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将印度纳入“伽利略计划”是欧盟的外交战略是相适应的。实际上,欧印双方关于“伽利略计划”合作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几年了,此次达成协议无疑将推动双边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合作水平。

  最重要的是,印度是“伽利略计划”潜在的巨大市场,与印方的合作让双方都得利。据报道,至2010年,在欧洲,仅伽利略系统的设备和服务市场总额可以达到每年100亿欧元,创造1万个就业机会。“伽利略计划”将像当年微机和因特网的发展一样,迅速带动各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想象,“伽利略计划”同样可以在印度取得一样的效果,况且,印度的人口是欧盟的两倍多。

  另外,印度的科研实力呈上升趋势,虽然其没有中国“北斗计划”那样卫星导航系统,但印度媒体认为,其空间技术的人才还是可以让欧盟有所倚重的。

  印度也想借此机会展示其相关技术。据介绍,印度政府已经计划发射一颗近地卫星,届时将用来强化来自伽利略导航系统的信号。

  另外,除了印度,欧盟目前正在与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国进行磋商,让它们也加入“伽利略计划”。

  目标指向“热核”

  “热核”计划是由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韩国共同参与的国际战略性科技实验项目。与国际空间站、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可以说是“科技大国俱乐部”的一个最雄心勃勃的项目。

  与“伽利略计划”相比,“热核”计划处于更高档次。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是借助氢同位素在高温下发生核聚变来获取丰富的能源。其原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尽,而且核聚变放射性微乎其微,不产生核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这一计划一旦成功,将为人类开发新一代战略能源带来一次革命。 在当前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热核”计划尤显其深远的战略意义。能否参与这个项目,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科技、经济,甚至是政治舞台中的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一心想成为世界一极的印度有着参与“热核”计划的强烈意愿,而欧盟出于战略考虑也向印度招手,不久前“热核”计划落户法国更让欧盟有了底气。然而,印度想加入还需要得到其他5方的点头,尤其是中国的态度更是至关重要,其过程可能不会像其挤进“伽利略计划”那么容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