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货币制度面临结构性调整 中国是催化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3:52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禹刚 发自北京 高盛昨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亚洲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深远且宏大的外汇制度结构性调整,在日本和中国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带领下,其他国家货币将纷纷与美元脱钩,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而在这个篮子中,亚洲货币自身将占据重要地位。
这份报告题为《亚洲汇率制度调整》,由高盛亚太经济研究部主管Sun-BaeKim主笔,在报告中他认为,日本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将继续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此影响下,由于亚洲国家间愈加紧密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其他国家货币无法继续挂钩美元,于是将纷纷与亚洲货币占重要地位的一篮子货币挂钩,“亚洲地区的汇率政策将更趋灵活,而中国在其间则是‘催化剂’。”他强调。 “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对区域和世界经济都有益处”,该报告指出,“一方面能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更好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以及为全球失衡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平台”。 Kim在报告中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促使亚洲国家不得不进行这场货币制度调整。从外部而言,亚洲国家此前倾向于采取汇率低估,从而带来了大量贸易盈余,其结果就是导致全球失衡加剧且无法持续,“如果说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是无法持续的,那亚洲国家的巨额贸易盈余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全球再度面临严重的失衡问题,美国作为问题的核心,其经常项目赤字已经超过GDP的6%,但该报告也提醒,作为问题的另一面,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也高达美国贸易赤字的60%,“没有亚洲的参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只能是空谈。” 而从内部原因来看,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压力,近几年一个奇怪的困惑就是,强劲的出口增长失去了对国内需求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以出口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却无法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难以产生更大的潜能。 报告认为,亚洲国家历史上一直采取“中心-外围”(centerperiphery)的汇率管理模式,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基石。这个模式的表现就是,作为“外围”的亚洲各国货币,程度不一地牢牢盯住发达的“中心”货币美元,且多采取币值低估的方式。 “一个必然的副产品就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能通过固定汇率所盯住的美元来传达,而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副产品则是,过度依赖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Kim强调,“虽然从该区域高速工业化进程来看,这种模式具有一定效果。” 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这种模式对非贸易领域有着持续的“挤出”(crowd-out)效应,国内需求因此受到压抑,常常表现为非贸易领域的投资率大幅下挫。 该报告还认为,币值低估会给中国带来投资过热以及非贸易领域(如房地产)价格持续的上涨压力,因此,更灵活的浮动汇率政策有助于避免周期性经济大起大落,“7月份的汇改措施,可说是中国汇率制度结构性调整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