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印尼盾贬值不会诱发亚洲金融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7:43 第一财经日报

  8月30日,印尼盾汇率一度暴跌约10%,至11750印尼盾兑1美元,为四年来最低水平,此情此景使一些人想起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确实容易令人产生联想。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正如雷曼兄弟资深经济研究员RobertSubbaraman所说,比较印尼2005年和1997年的情况,“前后差别很大,如今印尼的国际收支比当年好多了,经常账目有顺差,有一些外汇储备,债务脆
弱指标也改善很多,只占GDP五成,金融业也较健全。”不过他又说,“市场反应不太可测,有时变化极大,因此不能排除危机出现的可能。”这里的“危机”大概是在说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或经济危机,而不是亚洲将出现金融危机。

  从诱发危机的原因看,印尼盾的贬值与当年泰铢的贬值是两种机制。印尼盾的贬值源于

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同时印度尼西亚也由欧佩克成员的石油输出国转变为了石油进口国。随着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增长和对石油消耗的增加,购买石油所需要的美元增加,致使用印尼盾来兑换美元,从而也形成了印尼盾对美元汇率贬值;伴随有国内的通货膨胀、高利率等经济现象,是一种内部经济运行诱发的货币贬值,而1997年泰铢贬值则表现为外国投机者大量抛售泰铢购买美元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冲击形成的金融危机。

  即使印尼盾的贬值引发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也不会引发亚洲金融危机。

  从亚洲国家的汇率机制看,1997年前的亚洲各国,基本上都是固定汇率制度,而且都放开了资本项目和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但完备的银行监管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放开资本项目的固定汇率制度,一旦宏观经济出现问题,这个国家立刻会被国际炒家盯住。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机制大都已经从盯住美元汇率过渡到浮动汇率。浮动汇率制缺点在于汇率波动较为频繁、交易成本费用相对较高、汇率风险较大;但是浮动汇率的优点在于可以减缓国际游资的冲击,在汇率的波动中释放汇率风险,减少政府为维持固定汇率的外汇储备消耗。

  从外汇储备看,投机冲击是否能引起金融危机,还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水平。1997年6月发生亚洲金融风暴之初,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7120亿美元,2004年底亚洲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这表明亚洲国家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抗拒地区性的金融危机再度爆发。

  从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看,亚洲国家增加外汇储备是通过增加出口和压缩进口实现的,而不是大量的外债或外国投资形成。1991年~1997年,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累计只有3932亿美元,而1998年~2003年贸易顺差累计为10196亿美元,同期出口增长率为17.6%,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为159%,是出口增长率的9倍。这与1997年前亚洲经济增长的情况有显著的不同。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的报告,引起全球的注目,外资闻风而至,使储蓄率较高、投资率较高的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势头如火上加油。

  从投资的结构来讲,1997年以前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集中于非贸易品方面,1997年到现在大多数投资于贸易品。1997年前,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大都投资于非贸易部门,特别是房地产和基础建设,使得国内经济的发展出现大量使用外汇、创汇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巨大外债的格局。与此同时,在非贸易部门之内,大部分资金没有用于投资新的项目,而是直接购买现成资产,引致资产价格上升,股票和其他金融市场不断积聚了较大的泡沫。而1998年以后,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表明投资已经从非贸易品转向贸易品,金融市场的价格平稳。

  从金融监管和金融资产的质量看,经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加强了本国的金融监管,逐渐采用《巴塞尔协议》的准则和要求,提高了本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金融资产的质量有显著的提高,银行系统对金融风险的抗拒能力在加强。

  从国家之间的共同防御看,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应运而生了《清迈倡议》,根据该协议,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帮助那些资金短缺的国家抵御本国货币汇率危机,为协议签约国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提供了协议的、机制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加入WTO后,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带动了亚洲国家经济的再次崛起;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又带动了亚洲各国货币价值的普遍上调。因此,印尼盾的贬值只是亚洲货币普遍升值中的一个特例,亚洲各国更不会因为印尼盾的贬值而再度陷入金融危机中。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