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明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保罗·强生与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等几位东西方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为《福布斯》杂志的“当前事件”专栏轮流撰稿。“当前事件”是我最喜欢的政经专栏之一,因为保罗·强生、李光耀等能以历史的视角和理性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当前的事件,并预测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近期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当前事件”专栏中,保罗·强生以“展望印度”为题来分析和预测今后50年美国、欧洲、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在保罗·强生看来,美国作为老牌强手将继续领先,而印度则将以人口、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后来居上,最终超过中国。并且,保罗·强生建议美国应加强与印度长期结盟以在将来领导世界经济。
保罗·强生认为,人口优势尤其是能够工作的年轻人的人口数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决定因数。按现在GDP的增长趋势,在2050年,美国的GDP将是欧洲的三倍,而人口将与欧洲总人口数相当,印度将以16亿人口数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14亿人口数紧随其后。在四者之中,欧洲的人口老化最为严重,因此50年后的欧洲不再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人口数量也是市场的代名词,而年轻人的市场具有更大的潜力。
为说明印度的发展潜力将超过中国的观点,保罗·强生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以及人口等方面作了分析和预测。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我们不必在感情上去“抗议”他对中国的“不公”。可是,保罗·强生对中国与印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比较以及美国与印度的联盟却值得我们理性思考。保罗·强生指出,印度的高科技之都Bangalore是21世纪的城市,而高楼林立、霓虹灯闪耀的上海也只是属于20世纪的繁华都市。保罗·强生的言下之意是,已经高楼林立的美国应该与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印度去合作联盟。
对于保罗·强生的世纪城市的定义,我们可以称,上海的发展战略并非是要成为中国的信息技术中心,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信息技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方面印度领先于中国。如果以城市的现有地价来比较,上海可能远远高于Bangalore,上海黄金地段的地价甚至可以与纽约曼哈顿不相上下。但地产的不断增值可以创造许多亿万富翁,却难以造就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企业。
今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世界信息技术100强,印度的Infosys、塔塔咨询公司、Wipro分别荣登100强排名的第10位、第12位、第23位,而中国内地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在100强上却榜上无名。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的Infosys今年要雇员12000人,其中包括在中国上海要招员工1200人,塔塔咨询公司也已经在上海等中国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当今,印度是欧美信息公司的外包基地,是不是在将来中国会成为印度信息公司的外包基地?如此一来,中国也许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软、硬件的制造基地。
前不久,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耐人寻味的报道,今年美国一些名牌大学商学院的MBA们夏季的实习没有选择去华尔街或者美国的大公司,而是不远万里去了印度的Bangalore,并且争着申请去印度的Infosys等公司实习。当那些美国的MBA们被问到为什么要放弃华尔街,放弃美国本土的机会而飞到印度去实习时,他们称自己看到印度信息技术公司的潜力以及美国公司与印度企业的紧密合作。为什么美国这些MBA们没有兵分两路到印度的同时也到中国的企业实习呢?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当然中国企业也没像印度企业那样向美国的MBA们发出邀请。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中国与印度有两种不同的依赖,对中国的依赖来自于美国大众的消费,也就是美国公司品牌下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而对印度的依赖则来自帮助美国公司有效运转的软件系统。对于美国并包括欧洲的发达国家来讲,他们对中国和印度的依赖都来自于他们对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低成本的需要,首先是制造业劳动力的需要,然后是对高知识的技术人力资源的需要,前者集中在中国,而后者却涌到印度,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印度成为信息技术以及一些服务业的外包基地,至今,几乎所有世界级信息技术公司包括微软、IBM等在印度都设有相当规模的分支机构,比如全球最大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商德国的SAP在Bangalore建有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访问印度时,对印度领导人说,美国要帮助印度成为世界级的强国。由此看来,美印联盟并非是保罗·强生这样的学者之言,美国与印度的合作已经是在执行的战略决策。当然,这并非是说美国与中国的合作不重要,而是讲美国的长远战略有可能会把重心向印度偏移,因为美国从没有将印度当成战略对手,并且,印度的人口和教育优势可以为美国提供制造和服务的双重合作,还有市场,也许美国与印度正期望将来两国能以人口、技术、资金的优势联合来领导世界经济。
毋庸置疑,美国和印度企业分别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同时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美国与印度的联合却是更大的挑战。(作者为埃森哲美国公司高级信息管理咨询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