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4年9月,在中国投资的印度企业为133家,契约性和实际投资分别为26.8亿和9.34亿美元。而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有17家,契约性投资15亿美元
本报记者 赵杰 发自北京
由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FIEO)率领,印度企业代表团中国寻商机的旅程到达了广州
站。今天,他们将在广州华夏酒店和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洽谈。
作为此次印度企业代表团的团长,印度出口企业联盟主席(北部区)德万(Dhawan)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他们此次旅程始于12日,分别对北京、广州、上海进行访问,21日结束。
就在访问开始的第一天,印度一家企业已经和中国石化集团(下称“中石化”)“接上了头”。Parmanand与中石化洽谈侧记
12日11:30左右,前门饭店二楼多功能厅右侧的一张商务洽谈桌旁,来自印度SancorpeurobaseLimited公司的总经理SanjayKesheoParmanand静静坐着,不时打量桌子边走过的人。
“我在等候中石化的代表。”第一次来到中国的Parmanand告诉记者:“我最早从网络上看到中石化的有关信息,感觉这是中国最大的公司,在供货量和信誉上应该能够保证。所以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想找到中石化方面的人,和他们进行一个洽谈,最好能够达成协议,因为我们的确很缺货。”
根据Parmanand给记者的资料,这家公司目前主要业务范围是口香糖、果冻和贸易玩具等产品。“我们的公司一共有5000名员工,年产值在50亿美元左右,注册资金5亿美元。”他说。
11:40左右,中石化的代表——马君经理来了。她坐下之后,双方立即切入正题。
Parmanand谈了自己公司的情况,说其目前急需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有保洁丁二济橡胶、滑石粉、碳酸钙、甘油单硬脂盐、石蜡油等。其中甘油单硬脂盐、石蜡、石蜡油,这三样需要合作方每年提供20吨,另外需要滑石粉、碳酸钙,每年40吨;其他所有的货物都需要每月有100吨的供给量。这些原料的价格一般在每吨600美元左右。“如果双方签订了协议,我最需要的是对方在每月都能够准时将货物按质按量送到。”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合作的“公司应该能够有足够的实力生产我所需要的这些原料,不仅量上要及时保证供给,还要在质上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马君向Parmanand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原来合作公司被购并的原因,付款的方式和安全性,其公司的资质,同时要求合作方能够保证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能够持续保证。
Parmanand解释道,双方的合作方式是每年一签;如果合作顺利,双方都有意向,就再续签;付款则采取通过国际银行来付款的方式。他说,自己公司现在这些原料是非常紧缺的,所以在使用量上是可以满足合作方的要求的。
12:30左右,双方愉快地互留了私人联络方式,并承诺给对方提供详细材料。
当本报记者再次电话采访马君的时候,她说:“最终合作是否成功,现在还不能说。”因为,“他(Par-manand)所需要的产品在国内也是很紧张的,而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有这些原材料的合作商,所以是否最终能够真正满足他们的要求,现在也不是很有把握;另外,对于这个公司在印度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还要等他们把详细信息发过来之后,我们研究一下再作决定”。中印贸易推进需双方努力
这样与中国企业进行洽谈的印度企业,当天就有数十家。而这些企业,也仅仅是印度企业中极小的一部分。
根据印度使馆方面提供的资料,到2004年9月,在中国投资的印度企业为133家,契约性和实际投资分别为26.8亿美元和9.34亿美元。同期,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为17家,契约性投资为15亿美元。
显然,双方企业来往和合作情况并不能用“密切”来形容。“我们以前和印度方面的企业关系并不密切,对他们国家的投资环境等都没有足够的了解。”马君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主要不是中国企业不愿去了解印度的投资和合作环境,关键是“两国的贸易结构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也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印度方面的市场开放程度并不是很高,过于注重保护自身市场,比如对中国的家电产品就很排斥”。
但是,从目前的双方贸易情况来看,前景还是乐观的。据资料显示,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从1999~2000年的5.39亿美元增长到2003~2004年的29.55亿美元。
德万告诉记者:“增长的贸易总额给双方的商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年里,双边贸易增长速度由2001年的23%,2002年的37%,2003年的53%,到2004年的79%。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目前接近80%的增长速度,那么2010年双方贸易总额将达到462亿美元。”
“最近两年,两国政府和领导人所表示出来的态度,表明了他们都非常希望双方贸易能够快速发展。”沈骥如说,“只是从企业界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企业家需要更多地了解印度的投资环境和法律法规,而印度方面需要克服内部的一些阻力,在市场方面进一步放开,吸引外资。”
Parmanmand已经表达了自己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他说:“我非常希望能和中石化这种中国的大企业合作,但是一旦没有如愿,我还会继续在中国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马君则表示:“我们当然希望能够顺利合作,如果今年不行,看明年是否可以。”德万也说:“FIEO将通过与中国数家主要贸易促进组织签订谅解备忘录,来达到促进双方持续贸易合作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