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小泉豪赌邮政民营化 日本邮政改革折戟铁三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1:55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王世玲;本报记者 张东生 北京报道

  8月8日,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反对、108票赞成的表决结果,埋葬了被小泉纯一郎寄予厚望、视为“明治以来的大改革、改革中心的改革”的邮政改革法案。在随后召集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小泉宣布解散众议院,并于9月11日重新举行大选。这场改革运动引起的政治纷争将日本政局再次陷入了不确定的状态。

  豪赌邮政民营化

  一项改革法案缘何会让日本政坛发生如此大的“地震”,而且这次改革的中心是看起来似乎与政治相距甚远的邮政?

  著名华裔学者、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华生用几个数据向记者展示了日本邮政系统的重要地位。目前日本邮政总资产高达3万亿美元,设有2.5万家分支邮局,27万员工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更为重要的是,它不只是一家通常意义上的邮递公司,它同时更是一个经营保险和邮政储蓄的规模庞大的金融帝国,被称为日本的“第二财政预算”。其下属的邮政储蓄部门吸纳的存款高达近2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最大私营银行东京三菱银行的三倍,若民营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超过当前美国的花期银行。

  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公共部门都相继进行了改革,只有邮政部门没有触及。在日本,邮政的国有性占足了“便宜”,普通民众对民营银行不信任更愿意把钱存入国有的邮局里。但也正由于长期以来由国家垄断,日本邮政竞争力日益下降,机构膨胀。在某种程度上,日本的邮政系统已经成为官僚体系和政府腐败的代名词。

  小泉曾任邮政省大臣,深知邮政之弊端。2001年小泉一上台就承诺改革,并将这项改革与众议院选举“捆绑”在一起,用其政治生命来进行一场“赌博”。2004年9月,小泉第二次改组内阁。邮政民营化大臣由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兼任,明确将支持邮政民营化作为选拔大臣的前提条件,并组建了所有大臣参加的邮政民营化推进委员会。

  但为什么小泉要主推邮政改革,并将其政治生命与之挂钩?根据日本媒体的民意调查,在民众关心的所有政治议题中,邮政改革排名第十五位,包括年金、参拜靖国神社引起的外交问题等,都远比邮政重要。

  “取消国有体制,进行邮政私有化是他的一个政治公约,也就是说小泉他要当首相,在其政治生命期间必须完成这一政治任务。”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专家金熙德评价。早在2001年小泉参选时,“邮政三事业”的民营化就成为小泉继石油公团、道路公团等公团的民营化、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化等特殊法人改革后的选举承诺。邮政民营化改革已经成为小泉推动其全面改革计划的突破口。如果邮政民营化改革止步不前,他的庞大改革计划也根本无从展开。

  新世纪维新

  小泉在2001年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改革——“小泉改革”,这在日本政治史上绝无仅有。这里自然含有自民党搞“象征政治”、利用“小泉人气”扩大政治影响的用意,但也不能排除有用来强调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的含义。

  小泉上台时即2001年5月7日在国会发表演说时更将自己将要推行的改革称作“新世纪维新”,并称要进行经济、财政、行政、社会、政治等领域的“结构改革”,这是一场可与“明治维新”比肩的大改革,日本媒体将其称作“小泉革命”。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介绍,小泉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2001年由小泉亲自担任议长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制定的《今后的经济财政运作以及经济社会的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该《基本方针》提出了由三个支柱和七项计划组成的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将民营化置于重要的位置。

  这个《基本方针》与2002年“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提出《结构改革与经济财政的中期展望》和2003年提出的《改革与展望——2002年度修订》构成了小泉改革的三个基本文件。

  但是,与眼花缭乱的口号和不断出台的政策相比,实质的改革内容却进展缓慢。林华生引用一句中国俗语来概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他看来,小泉尽管是日本近年来在任时间较长的一个首相,但其改革却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进展。

  以“政治心理分析”见长的东海大学教授吉田雅信也批评说:“小泉只是用简单的口号去捕捉大众心理,是在玩弄一种‘象征政治’……日本目前正值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国民对社会变化中如何对应的不安与局促不断增长,于是大众的心理变得易于操控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泉提出‘没有禁区的改革’、‘搞垮自民党’等口号取悦大众,好像取得了某种成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改革,需要的不是口号式的鼓吹,而是反反复复的说服工作和充分的政治协调。”

  无法打破的“铁三角”

  从小泉改革的三个基本文件来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还是消除通货紧缩、达到经济复苏。从1991年4月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至今已经整整14年(见图)。日本国民对经济复苏的期盼,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强迫症;而泡沫破灭以来的每届日本政府,也总是将经济复苏作为第一承诺。作为一个在日本生活了20多年、全程经历日本经济从高涨走向破灭的学者,林华生已经习惯了政客们“只要樱花盛开,日本经济就会复苏”的口头游戏。日本国民指责政客撒谎,“樱花年年总在盛开,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但日本经济还是没有复苏”。而政客的辩解近似游戏,“我并没有说是今年樱花盛开的时候啊”。

  对于日本经济长期不能复苏已经有很多的解释,但归根结底几乎都指向日本的体制。张季风认为,二战结束以后,日本逐渐形成了适合于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如中央财权过度集中、国家的“行政指导”、各种烦琐的规则、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主银行制度、银行的“窗口指导”等等。但是,19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并且逐渐成熟化,追赶的任务已经完成。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行之有效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已经明显地不适合形势发展需要。

  至少从改革文件来看,小泉已经意识到需要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规则进行改革,解决日本的“制度疲劳”问题。但是改革却一再受阻,这一方面是由于小泉对改革的推动不力,“雷声大、雨点小”,更为深刻的原因则是日本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阻挠。

  著名的日裔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提出的“铁三角”理论是对这一格局的最佳解释。青木昌彦指出,“日本的严重问题之一是公共政策的决策结构。这是一个优先保护既得利益的体系。在日本,人们把终身雇用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认为可以通过雇用自己的企业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就产生了保护现有组织、妨碍新加入者的利益集团,即广泛意义上的行业团体。它们和官僚机构相勾结,寻求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保护。‘族议员’(代表某个行业团体利益的国会议员)就作为行业团体的中介人进行活动。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铁三角’——由官僚、议员和行业团体构成的三角关系。因此,便出现了‘在总体上同意,在具体问题上反对’的现象,无论你想打破哪种既得利益都很不容易。”

  官僚、议员和行业团体构成的铁三角,几乎可以摧毁一切对他们既得利益不利的改革举动。小泉的邮政私营化方案也不例外,正是由于邮政行业公会、与邮政利益密切相关的议员,以及政府中的邮政官员们的联手抗衡,最终导致了小泉的惨败。

  小泉解散众议院的举动,或许正是看到了“铁三角”的可怕,但这场赌博的前景究竟如何,小泉能否重新获得支持,并继续推动改革,一切都还要等9月11日的大选之后才能明晰。


  爱问(iAsk.com)日本邮政 相关网页约85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