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环宇漫笔)中印“入伙”地球降温大业出现新气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12:59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进入7月以来,从中国到美国,高温天气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全球同此凉热之势。有关温室效应的讨论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界的热门话题。此时,美、澳和亚太六国新气候公约的出炉,可说为这一“热点”再添一把柴。7月28日,中、美和亚太地区的其它四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在老挝联手签署《亚太清洁能源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以下简称“《亚太气候计划》”),表示将致力于开发清洁的能源,以求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还能减少温室效应以及大气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项计划除了为美、澳及亚
太地区的能源合作揭开新的一页,似乎也标志布什政府对解决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中印被拉“入伙”

  新协议的最大亮点是中印两大国被拉“入伙”。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而且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宣称,中国是仅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排放大国。这与事实有一定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根据中国政府的估计,自2000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中国的煤炭用量将增加一倍。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在迅速增加。中印两国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国,但由于《京都议定书》并不对发展中国家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的限制,而两国过去也没有自我设限,仅强调让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所犯的错而付出代价并不公平。这次,中印加入亚太气候计划,无疑令西方国家大受鼓舞。乔治敦大学的环境问题专家纳森·赫尔特曼博士在接受《华盛顿周刊》的采访时说:“我认为将中国和印度纳入这个新协议,是件好事。”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布鲁斯·艾弗瑞特博士则表示,中国、印度以及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在加上能源使用多以煤矿为主,又缺乏先进的清洁煤矿技术,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空气污染的挑战,再来才是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而美国已经有效地使用清洁煤炭很长一段时间了。双方在清洁能源的开发上进一步合作,自然是好事。

  美、欧、中三方角力平衡

  此前,为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美国、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三方曾经产生过激烈的矛盾。身为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和全球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的澳大利亚,都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国,两国也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拒绝签约的“唯二逃兵”,其背后原因主要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签署国于2012年以前减少它们在1992年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2%,美澳认为这不仅难以实行,更会使能源价格上涨。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连美国这一头号排放大国都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凭什么要它们负起为地球降温的现任?在7月初举行西方八大工业国(G8)峰会时,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发达国家要求美国加入到减排的阵营,对美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而美国政府则试图弱化峰会公报,避免发表一份坚决支持研究气候变化科学的公报,同时避免提及任何减少温室气体的目标或时间表。美欧双方在角力的同时,都希望拉中国加入自己一方的阵营。而《亚太气候计划》的签署,一方面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伙伴,另一方面又迫使美国在减排问题上有所退让,这使美、欧、中三方的平衡显得更加微妙。

  布什政府作出让步

  “这个新协议的出炉,代表布什政府放弃自上任以来对温室效应的模糊政策,尝试提出明确的解决方针来探讨这个议题,”赫尔特曼说。赫尔特曼强调,布什上任近5年来,对环境污染和气候暖化的问题态度,从最初声明两者毫无关系,到后来承诺将在未来10年投入资金研究两者的因果关系,到现在的有所作为,一路走来有显著转变。但不变的是,布什坚持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决心。“多做些科学研究,增加我们的所知,当然是个好主意。但是我们对气候暖化原因的研究已是十分进步了,”赫尔特曼说。赫尔特曼的说法也得到美国国家科学院甫上任的院长拉尔夫·塞瑟隆的附和。身为气象学家的塞瑟隆于7月27日在一场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参议院听证会上作证时指出:“今日,‘几乎所有的气候科学家’都相信,地球现在的变暖状况主要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所造成,而这些气体大多是因燃烧燃料所产生。”当日仅有3名参议员出席了这场听证会。“我们应该谨记的一点是,一个国家分担它应有的责任并不足够,但如果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不愿分担它应有的责任,一定成不了事,”赫尔特曼总结道,“最好的方法还是回归到联合国的架构上来谈,才能找到一个大多数国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张隽)

  (金陵/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