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日本欲牟利东海僵局 称中国大陆架为己资源宝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9:48 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珊

  7月14日,日本政府放开民间企业东海试开采权,不仅为今后的中日会谈笼罩上一层阴影,也加剧了东海的紧张局势。

  日本借东海油气田问题主动向中国发难,刻意凸显争端,体现出日本对华战略的多重
利益和构想,其核心利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争夺东海油气资源。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能源极度缺乏的国家。历史上,日本因能源短缺有着切肤之痛,为获得资源曾铤而走险。为此,日本始终把获得资源视为国家的最高利益。日本将中国大陆架称为其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据日本媒体报道,有关专家推断东海石油和天然蕴藏量与里海相当,总共约有72亿吨,如果日本部分地占有东海资源,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资源大国。

  其次,按其构想实现东海划界。目前,国际海洋秩序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整,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在加紧修订海洋立法。在此背景下,日本也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争夺,并引起了一系列的海上纷争。由于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划界工作没有完成,日本极力寻找机会,试图突破东海现状。日本幻想以其非法控制的岛屿为基点,要与中国划分东海专属经济区,借此实现资源、领土一箭双雕。

  再次,坐实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近年,日本争夺岛屿主权并以此为基点抢占海洋权益的战略渐趋明确,其在钓鱼岛、竹岛及北方四岛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均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在东海争端中,日本越来越重视钓鱼岛的作用,认为以该岛作为战略支点,不仅在划分专属经济区问题上将发挥巨大效力,在安全上也更具战略价值,所以将钓鱼岛主权归属视为争夺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地坐实对钓鱼岛的“主权”控制。

  当然,除了日本上述构想之外,东海不仅是中国的近海,也是中国海上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同时,东海也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迈向海洋大国的必经之路。中国只有走向海洋,才能更好地利用 “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才能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海洋发展战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迈向海洋的雄伟志愿是日本制造东海“僵局”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中日东海争端的实质既是中日两国围绕油气资源开发、海洋划界、钓鱼岛主权归属以及渔业权等问题而展开的综合海洋权益之争,也体现出中日两国海洋战略的交织与碰撞。

  就文化和外交传统而言,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日本对东海油气田的争夺有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并成为影响中日关系不和睦的新的因素。从策略上看,日本还会继续采取施压或激化矛盾的做法,指望中国单方面让步来化解双方争端,以追求更多的实际利益。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解决东海油气田争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从能源领域入手,双方可以先从世界范围内的合作着眼。日本具有资金、石油开采、精炼及运输等方面的优势,未来中国环保型能源需求市场广阔,中日可以进行合作,并牵动中日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中日两国能否取长补短、推进合作、发掘新的利益交汇点,能否避免既有的利益交汇点转化为利益冲突点,甚至将利益冲突点转化为利益交汇点,是摆在两国面前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


  爱问(iAsk.com)东海油气 相关网页约171,48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