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地震,为什么距去年12月印度洋大地震时隔不久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地震后为何没有发生大海啸?近几个月来有关国家的海啸预警有何改进?就这些问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刘杰一一进行了解答。
刘杰对记者说,去年年底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的8.7级地震,是全球近40年来最大的地震,最新发生的这次大地震是这种高活动状态的持续。去年的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一个名为“安达曼弧”的构造带上,地震使“安达曼弧”构造带承担的部分强大应力分配到了附近地区,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引发了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这样的地震活动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方能逐渐趋向回弱。
此次地震之所以未引发大海啸,是因为该地震的震源位于东经97.0度、北纬2.2度的海底地表以下约30公里处。地震引起海啸的条件是地震导致深海海底地表上下剧烈错动,去年12月的地震虽然与此次地震的震级差不多,但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比上一次深了大约20公里,因此引起的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比上一次小。据外电报道,澳大利亚方面在这次地震发生后,测到了浪高约25厘米的“微型海啸”。据此推断,此次地震确有可能只引起了较小的海底地表错动,没有引发大海啸。此外,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去年印度洋大地震震源以南约200公里,距离我国更加遥远,且震级更小,因此不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刘杰还指出,从地震海啸预警技术上来说,通常可根据测到的地震类型、震源位置等情况在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发布海啸预警,这项技术是成熟的。最新的这次地震与上一次大地震震级接近,都可能引起地表上下错动,造成海啸。上一次大地震时有些国家对地震可能造成的海啸不太重视,而这次有关国家从获悉地震到发布海啸预警的时间比较正常。此外以日本为例,当测到该国境内或周边发生较大的地震后,如果有关部门经分析认为这样的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便会发出海啸预警,提醒沿岸居民注意,但并不一定真的会有海啸。
刘杰认为,去年印度洋大地震后先后发生了7.5级和7.0级余震,震区断层呈现向北破裂的趋势。此次地震后发生了5、6级的余震,当地的断层有向南破裂之势。由此可见,今后这一地区还存在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是否还会发生海啸,还要看这些可能发生的地震引起的海底地表错动情况如何来判定。
作者::栾海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