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中日竞争俄远东输油管道 > 正文
 

中日石油管线之争日本可能胜出 安纳线造价60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07:4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柯卉 综合报道

  争夺长达2700公里穿越西伯利亚平原的油气管道铺设权,日本增加了胜算,中国则可能出局。现在东京面对的新挑战是:为这个浩大工程的巨额开支埋单。

  日本用他们厚实的钱包为莫斯科提供了一份甜心合同。该项目将是日本最大的政府
出资海外项目,日本方面计划提供的资金,不只是管道建设,还包括在可能的蕴藏地区-未被开发的东西伯利亚石油勘探石油的支出。据专家估计,那里蕴藏有至少200亿桶石油。

  与此同时,日本的计划还将管道控制权完全留给俄罗斯,俄罗斯因此不必非得将石油卖给日本。按计划,管道在西伯利亚的Baikal湖蜿蜒之后,终点靠近俄罗斯太平洋海港Nakhod-ka(即“安纳线”)。其他国家将仍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到这些石油。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方案仅仅是为部分计划内的管线建设埋单,而这些路线将直通中国城市大庆。至于中国领土内的油管将为中国所有,所产石油也将只供应唯一客户中国。

  预计要到年底,普京政府会作出最后选择。不过俄罗斯官方已经在公开场合说,日本极有可能胜出。日本外交人士对此也相当乐观。“Nakhodka路线符合俄罗斯自己的利益,”日本外交部俄罗斯司司长KuninoriMatsuda说。

  现在的问题是,在日本竞铺油管铺设成功之后,该项目的开支将非常高昂。俄罗斯最初估计,造价在60亿美元。现在,俄罗斯国有管道巨头OAOTransneft公司将负责建设这个项目。据该公司说,费用可能高达160亿美元,这一数字中可能还包括一条通往中国的支线。西伯利亚油管项目也将超越造价9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石油管道,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石油管道。至于勘探费用以及从东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底下抽取石油,还将增加数十亿的开支。

  据有关专家说,该项目的造价可能还会提高,因为全球钢铁价格急涨,管道的造价变得更加昂贵。

  东京政府坚持说,出于战略考虑,回答是YES。日本的石油90%从中东进口。“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优先考虑该项目,至于开支则是次要考虑的因素,”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执行负责人说。

  对该项目的经济费用,很可能将采取低息贷款的形式,从国有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提取。该银行发言人YasuakiNegishi透露,银行方面将支付80%的费用,即大约130亿美元,远远大于该银行迄今为止最大的贷款40亿美元。

  专家们说,日本还同样解除了承担该项目的大部分风险。据日本银行和政府官员们说,很可能的情况是,在没有俄罗斯政府的担保的前提下,贷款将以石油销售款予以偿还。这就意味着,一旦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比预计的小,或者一旦证实该石油管线无利可图时,日本政府将中止支付账单。为了分担风险,日本官员们说,只要石油流向太平洋,他们将欢迎大型的外国公司。

  因为石油价格上涨,石油管道铺设项目在日本公众中的支持率仍然很高。但是油价下滑有可能让能源多元选择的紧迫性降低。

  专家们说,如果在东西伯利亚发现石油的话,确保该管线生财的最简易方式是增加其产量。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再不会有额外的石油,“耗资160亿美元铺设石油管道是没有头脑的行为,”日本国会能源参事大学的Iwama先生说。

  相关报道:

  中日俄石油纷争日本胜出?安纳线协议有望签署

  中日“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

  日本将向俄提供八十四亿日元调查安纳线工程

  俄石油管道计划生变 安大线安纳线均未获通过

  俄驻日大使暗示日本安纳线输油方案更具竞争力

  远东石油博弈:日本利诱俄罗斯 要求安纳线优先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安纳线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