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1/3收入要交税民众无怨言 谁在替高价瑞士埋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6:43 国际先驱导报

  瑞士三高:收入高、税率高、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但民众并没有太多怨言。因为税收使用得当,他们乐意为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埋单

  国际先驱导报驻日内瓦记者 蔡施浩 报道

  瑞士的物价恐怕是欧洲最贵的,即使放眼世界也在三甲之列。瑞士居不易,生活成本
之高之贵,令人咋舌。

  1/3的收入要交税

  是人就离不开衣食住行,先说住吧。人说瑞士富甲天下,但真实的情况是许多瑞士人一辈子买不起房,城市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只有30%左右。再说食,食品特别是肉类和海鲜,瑞士的价格都比邻国高出几倍。于是,越境购物、跨国居住在瑞士边境地区可谓司空见惯,就算多费点时间和汽油也值得。到了周六,邻国边境超市的停车场瑞士车牌的汽车随处可见,有些甚至是不远百里。

  对短期居住的中国人来说,在瑞士生活的诀窍就是忘掉瑞士法郎对人民币的汇率,入乡随俗把瑞郎当人民币花。在瑞士购物,切忌比较国内外同一物品的价格,否则就会觉得痛苦,思乡情绪油然而生。无论是外交官、记者还是留学生,在瑞士生活的中国人每每聚在一起,总是惦念国内的好处。

  瑞士人均年税前工资高达5万欧元,名副其实地为欧洲之最。即便如此,对于普通瑞士家庭来说,维持正常的生活也不是特别轻松。举例而言,瑞士家庭的税险支出可能超出国人的想象:家庭收入的21.8%用于交纳医疗、失业、养老等各类保险;13.6%用于支付联邦、州、所在城镇三级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这样一算,每月真正到手的薪水还不到2/3。看电视、听广播得交税;商店购物、餐馆用餐得上增值税。日常开支方面,17.6%的家庭收入用于付房租,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在饮食上的支出分别占月收入的6.5%和11.4%。此外,交通、教育、娱乐、应酬都需要一笔不菲的开销,拥有两个孩子以上家庭的生活压力更大。

  愿为好的社会环境埋单

  瑞士实行的是高工资、高消费政策。统计显示,瑞士每年平均为每位学生花费的培训费用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是最高的,但实际上,瑞士教师的工资支出却占去培训日常费用的85%。在瑞士,具有15年工龄的高中教师的平均年薪为7.9万瑞士法郎;德国教师的年薪为6.35万瑞郎;而欧洲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为4.46万瑞郎。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工资的偏高已经影响到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同样,高昂的人力成本也让当地企业消受不起。给瑞士企业造成相当大的负担。瑞士现行最低月工资标准约为3000瑞郎(1瑞郎约合6元人民币)。鉴于当地的劳动力成本,许多瑞士企业选择迁往国外,国外企业往往望而却步。瑞士酒店业也倍受人力成本过高的困扰。由于工资开支过大,许多规模较小的瑞士酒店无法赢利,纷纷关门大吉。

  瑞士的农业现状是高工资与高物价政策的最好诠释。瑞士农产品价格奇高,某些国产蔬菜价格比进口的高出两三倍。其中,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和经营理念保守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太高。于是,瑞士农场主整天盼着开放边界,盘算着大量雇佣来自欧盟新成员国的廉价劳工。目前,仰仗政府的巨额补贴,瑞士农民的日子十分富足,瑞士当地有个玩笑说,富裕和贫困农民的区别在于:前者无需亲手洗奔驰,后者得自己动手洗奔驰。但是,世贸谈判的车轮滚滚向前,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终会涌入瑞士,因此瑞士农业竭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可谓势在必行。

  尽管如此,瑞士人大多对昂贵的生活成本并无微词。他们认为,瑞士的农产品贵是因为质量好无污染,税费高是各级政府需要资金治理环境、整顿治安。换句话说,他们乐意为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买单。在瑞士,无论购买电器还是汽车,价格中都包含了联邦政府预收的废品回收税。此外,国内的高物价造就了瑞士人独特的财政优势,每每出国旅游消费,他们都显得格外自信。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瑞士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