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波兰转向自由市场经济:一个并不遥远的过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8日 09:2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覃里雯 北京报道 9月23日,68岁的龙金·巴斯图夏克,波兰参议院议长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他是继今年5月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之后第二位访华的波兰高级官员。巴斯图夏克还带来了一个数十人的商务代表团。 24日,巴斯图夏克带来的企业家们拎着刚买的斗笠和满清官员的红顶帽子在楼下聊天,高兴地谈论在中国经商的机会。我们在楼上的谈话却从动荡的昨日开始。 谁还在回顾并不遥远的昨日,回顾波兰的突然变化?那里缺乏戏剧化的灾难和喜讯,以至于人们几乎把它忘记了。我们只知道,退出世界新闻媒体聚光灯的波兰现在拥有3820万人口,-0.8%的人口增长率,1.4%的GDP增长率(2002年),1.9%的通货膨胀率(2002年)。人口相对庞大的波兰并没有将邻居们远远抛在后面,2000年,它的人均GDP低于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并且差距不小,只比斯洛伐克共和国稍高一些。而这几个国家的人均GDP加在一起还不到德国的75%。 这些数据描述的图景远远不是欣欣向荣,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昨日的期待、梦想和阵痛变得异常清晰。1989年7月11日,现任美国总统的父亲、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访问了变革中的波兰,在那里发表演讲。在他结束演讲之际,他走到台下为一位被雨淋湿的老妇人披上自己的雨衣,黑压压的人群发出欢呼。 心胸宽广的波兰人没有介意美国并未为整个波兰遮风避雨这个事实。当时的波兰有着种种问题:巨大的预算赤字、通货膨胀、生产力低下、巨额外债和士气低靡。华沙粗略估算,在未来3年里,它需要300亿美元的援助。按照美国政府当时的标准,波兰有资格获得援助。事实上,美国也是波兰寄予期待的最大的援助者,但是乔治·布什在他的自传性回忆录中说:自身也处于经济困境的美国“来不及准备好详细的援助方案,意即难以形成一个新的马歇尔计划。”他带着一项只有不到5亿美元的一揽子方案来到华沙。波兰人“不太满意地接受了”这个计划,“他们承认没有人会替代他们来做那种艰苦的工作,也承认布什总统所表明的政治支援比多一点的美元援助有着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波兰的国会议员们给予老布什以戴高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未曾享受过的礼遇:他们祝他长命两百岁。 此后发生的故事就从美国总统的书里消失了,包括后来波兰人勒紧裤腰带,以至于“骨头都露了出来”(巴斯图夏克语)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14年里,最艰难的部分倒不是农业私有化——波兰的农业在变革发生之前也不是集体化的——而是工业私有化。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的工业私有化遇到了可想而知的问题:在大的煤炭、钢铁和化学工业领域内进行的私有化举步维艰,迄今如此。价格飞涨、津贴下跌,当整个国家转向自由市场经济时,汇率又被放开了,出现了高失业率、高通胀率、消费品短缺、外债沉重这些典型的“休克”症状。 令人钦佩的是,波兰人并没有停下来抱怨,他们最终在缺乏国际支援的情况下稳定了局势,在1995年,经济增长率就达到了5%。如今,私有企业提供了70%的GDP和70%的就业机会。在德国政府的网站上有一篇关于波兰经济的介绍,其中声称“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它的经济发展是整个中、东欧发展得最快的,它的总体经济表现也是最好的。”1995年,波兰加入了WTO;次年,波兰加入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并参与达成了中欧自由贸易协议。现在,波兰的外来投资占地区之首。 1998年,波兰整个经济发展忽然停顿,其中一个不小的原因是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即便如此,1999年波兰的GDP增长也还是4.1%,这个增长率保持到2000年,全球经济衰退使增长率下降到2%。在这整个过程里,通货膨胀率从1991年的70%稳步下降到了2001年8月的5.1%。 另一方面,波兰的农业虽然不需经过私有化进程的风险,但是发展不尽人意,尽管农业在很多方面充当了社会缓冲器的作用。农业领域仍然以小农场经济为主,80%的农场在10英亩以下,农村的基础建设状况不佳,农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再下降——这个问题在第二和第三世界中相当普遍。另外,在健康保险、教育、津贴系统和国家政府机关方面的结构改革也逐步开始,导致了很大的财政压力。 在过去起伏波动的14年里,波兰保持了发展市场经济和对私有化进程的忠诚,也保持了对美国的友谊。作为一个即将在2005年加入欧盟的中欧国家,波兰不顾欧盟“盟主”法国和德国的反对,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甚至向伊拉克派遣了一支小军队。虽然美国在中欧和东欧并不只有波兰这个朋友,但是波兰的地位足以使它的决定引来足够多的反感。波兰没有严重的宗教冲突,它并没有受到恐怖组织袭击之苦,它的一切决定仅仅来源于对美国的偏向。观察家们把波兰称作是美国推入欧盟的“特洛伊木驴”。在9月8日打给世界各国首脑的一通电话中,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与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谈了20分钟,感谢波兰对美国的支持。“有时我不知道(美国和波兰)二者之中谁更亲美。”巴斯图夏克愉快地说。 从1961年至1989年,巴斯图夏克曾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的老党员。1995年,他加入了波兰社会民主党,该党由现任总统克瓦涅夫斯基于1990年初创建,后来成为民主左翼联盟的一部分。民主左翼联盟被视为波兰共产党,即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延续。但是作为统一工人党成员的巴斯图夏克一直往返于美国和波兰之间,他在美国接受教育,将自己视为左翼社会民主党人。描述铁幕的史书通常忽略了这些铁幕边缘柔软的缝隙,正是从这些缝隙开始,铁幕忽然消融。此外,意识形态的对立并不是毫无理性的,派别之分也不能决定一切:乔治·布什在1989年访问波兰时,曾劝说波兰共产党书记亚鲁泽尔斯基参加竞选,因为他认为后者的阅历是波兰进行一场平稳变革的最大保证。事实证明,当时获得压倒性支持的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并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他在后来的大选中一再惨败。富有经验、务实的左翼政治家重返舞台。 但是,当我们谈论今日欧洲政治关系,巴斯图夏克对美波关系的抒情回忆扭曲了重点。使两国友谊根深蒂固的不仅仅是领袖和人民之间的情感,更是波兰对欧洲邻国的不信任。在百年历史间数次被俄罗斯和德国入侵并瓜分的波兰发现,保持安全的最可靠方法是与一个距离遥远的强国结盟。显然,中、东欧的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巴斯图夏克会强调欧洲不是铁板一块。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等国也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战争,与其说它们是反恐怖主义战争的坚定成员,不如说它们是为了加强与美国的战略联系。历史使他们相信,一个遥远的、隔着大洋的帝国总是比一个邻近的、有着帝国历史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要靠得住。 尽管中、东欧国家在考虑国际安全问题时仍未从冷战的记忆中摆脱出来,它们还是积极参与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毕竟,对急于拉拢选票的政府来说,没有什么比发展经济和贸易更迫切的事情。也许这正是未来欧洲新格局的酝酿时期,也许市场经济将侵蚀军事和政治关系在国际秩序确立过程中的主宰地位。和其他中欧国家一样,波兰必须努力使自己达到入门标准。可观的财政赤字(约合100亿美元)和高失业率(高达17%)只是它在2004年加入欧盟之前必须解决的众多问题之一。但是在克服了不可想象的艰难之后,波兰人有足够的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