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10:48 新浪财经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

  新浪财经讯 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12月11-12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主题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在“经济学家看经济”的主题论坛上与参会嘉宾深入交流。对于2017年中国经济的研判,王昌林表示,我们不要紧盯着速度,上去一点或者下来一点,更多要看我们增长质量的提高和我们的效率的提升,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是最关键的。十九大报告说我们国家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那么我们从2017年来看,应该说这个特征很明显。

  王昌林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王昌林表示,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分析,很少用GDP。一个是就业,就业有没有问题;第二个是价格,这个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即使下降一两个点,我认为也不必大惊小怪;第三个是中央已经做出了决定,就是我们要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要看大势,要看长期、中长期,不要为了比如说一年一两个月,上去0.1个点或者下来0.1个点焦虑不堪。

  对于未来有前景的产业,王昌林称,未来五年有几个产业收入会增加,就是营业收入40万亿。第一,大健康产业,这毫无疑问是中国今后最大的产业,第二个产业我当时算的信息技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它一定是很大的,因为这两年信息技术加速的应用,超过10万亿的产业,我们现在是12.2万亿,加上通信那块服务收入那块还不止了,那也是20万亿的产业。第三个产业是什么产业,对中国来说,节能环保,一定是很大的产业,为什么?因为中国大家都知道了,环保我们每年的投入都几万亿。第四个产业是高端制造,比如说高铁、铁路、城轨、飞机等等等等,包括智能制造。

  最后,王昌林以一句话表达对2018年中国经济的愿景:迈向高质量增长。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李雨霏):我想首先和四位嘉宾一起来回顾和盘点一下2017,同时也对2018的前景进行展望,首先想问一下王副院长,2017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恐怕是由数量时代进入到质量时代关键的转折期,那我就在想,当我们在看待2017年中国经济的时候,是不是除了要关注增速的回升,也就是量的增长,其实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质的改变,质的提高,特别是像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效,您如何看待和如何评价呢?

  王昌林:十九大报告说我们国家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那么我们从2017年来看,应该说这个特征很明显,我们一个方面速度应该说是中高速,我们质量在提升,其中它表现在我们的结构在优化,我们的服务业超过工业,成为新的第一动力,我们的消费超过投资成为第一动力。另外一个新经济、新动能快速的成长,我们试行经济快速的发展。第二个我觉得质量提高了,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动能在加快的转换,我们的创新或者说一些产品服务的质量的提高,应该说对我们经济的作用在增强,所以说我们在新时期从新阶段来看经济形势,我觉得我们不要紧盯着速度,上去一点或者下来一点,更多要看我们增长质量的提高和我们的效率的提升,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李雨霏):其实从刚才几位嘉宾共同表达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主流的情绪,那就是大家普遍认为在2018年全球经济会持续改善,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情绪,在这样一片乐观的情绪当中,我们再来聚焦中国经济在2018年的表现,那刚才黄教授也提到一个观点,2018年我们的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优化,但是里面也有我们值得担心的地方,那么在2018年之后会不会得到一些改善,我想首先问一下王副院长,因为一方面专业人士普遍预计说2018年中国像基建、投资都会增速放缓,所以其实我们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面临着一个下行的压力的,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观点,您对2018年我们的经济形势是一个怎样的预判?

  王昌林:好的,应该说目前大家普遍的观点,明年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一些主要的指标会有所趋缓,我们的GDP可能会有所下降,我是觉得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是感觉到第一,投资我们现在也不能用传统的投资来看这个,现在你比如说我们产业结构变了,我们的产业结构变了,我们的投资,你比如说以前投资钢厂这些东西,它的投资规模很大,所以说我们现在你说下来它一定会下,我是觉得也不一定。

  第二个问题我是觉得,即使比如说下0.2个百分点又怎么样,我们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看发达国家一般分析的话,他很少用GDP,一个是就业,就业有没有问题,我们看我们现在的就业应该说总体上是比较好的,我们前段时间用一个大数据分析,我们每年的招聘岗位,网上的统计数量是很大的,我们就业没有大的问题,挺好。第二个价格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就是说,所以说我们即使下降一两个点,我认为也不必大惊小怪,我觉得就像天气似的,你比如我们说今天比如说突然有一天太阳出来了暖了一下,或者突然寒了一下,不是说我们这个季节就变了,它大的趋势没有变,它冬天还是冬天,秋天还是秋天,这个要看大势。那么这个问题我是觉得要看的。第三个我们其实中央已经定出,就是说已经做出了这种决定,就是我们要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质量,不在于我们短期能跑多快,而是在于我们要跑得久、跑得长,我是觉得这个东西即使有所下降,我想也是我们主动宏观调控和政策的预期效果。

  我是觉得经济发展要看大势,要看长期、中长期,不要为了比如说一年一两个月,上去0.1个点或者下来0.1个点焦虑不堪,但是话说回来,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转型期,我们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但是我们确实也看到,我们是稳中有忧,好中之难,确实中国经济是一个深刻转型的过程,不是一两天能够转过去的,这个我觉得大家也应该有所准备,所以说我们总体的大的判断肯定是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确实像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推进我们的改革,包括供给侧改革,推动我们的质量变革,效力变革,提升我们的效率,真正转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我认为这才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的。

  主持人(李雨霏):本着一个开放的态度,可能对于亚洲与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经济体,在2018年是他们能够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接下来也想问一下王副院长,实际上我们看到对于中国来说,2018年显得非常的关键,因为这是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了,所以您觉得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机遇又在哪里?

  王昌林:应该说明年是我们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改革开放40周年,应该说明年我是觉得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一点,我们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刚才大家其实已经讲了,一个世界经济总体上复苏的态势,应该是共同发展,从原来的共同发展,应该说近年来我们国家三大效应拉动了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一供给价格效应,第二个出口,第三个投资,明年我想我们一个是出口这块应该说会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势头,另一块我们的消费我觉得空间会进一步的激发,消费中国的潜力其实很大,消费的潜力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第三个就是中国应该说改革的机遇和潜力还是很大的,我们进一步释放我们的制度潜力。

  总体的形势我认为还是有利的,包括企业家的信心也在增强,总体上国内环境对明年是乐观的。当然我就说也不排除我们的一些不确定性,一些风险和挑战,对当前中国来说,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金融风险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实体经济比较困难等等等等,当然还不排除其他的,比如你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真正预测到的也不多,不排除一些意外的,但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国际也存在不确定性,总体上我是觉得中国明年的经济,我是觉得应该说要坚持我们的十九大报告导向和我们的问题导向,就是标本兼治,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另外一个长短结合,既要采取一些短期政策,确保我们经济平稳不要出大的问题,另外也要采取一些长期政策,真正的促进我们真正的结构的转型,真正的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我们说经济增长,比如说上升的动力也不足,下降的动力也不足,为什么?中国包括世界我认为,周期性的调整基本到位,因为这几年的调整,一个是周期性的因素,第二就是结构性的因素,结构性的因素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说,调整都没有到位,这个应该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我是觉得,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我是觉得对中国经济要坚定信心,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就是要着力防范和化解我们的金融风险,特别是要抓住改革创新,推动我们的结构优化和增长动能的转换。

  主持人(李雨霏):所以也许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许是管理的创新,任何一个创新都会给传统的产业带来新的活力,王副院长。

  王昌林:我是研究产业创新,因为当了十多年的所长,有哪些新兴产业,其实我们研究过,我给你简单补充一下,我做过一个测算,未来我们新兴产业是什么,我们算了几个大数,我当时2015年算的,说未来五年有几个产业收入会增加,就是营业收入40万亿,第一,大健康产业,这毫无疑问是中国今后最大的产业,第二个产业我当时算的信息技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它一定是很大的,因为这两年信息技术加速的应用,超过10万亿的产业,我们现在是12.2万亿,加上通信那块服务收入那块还不止了,那也是20万亿的产业。第三个产业是什么产业,对中国来说,节能环保,一定是很大的产业,为什么?因为中国大家都知道了,环保我们每年的投入都几万亿。第四个产业是什么呢?高端制造,高端制造里头比如说高铁、铁路、城轨、飞机等等等等,包括智能制造,还有新的节能环保,我当时算四大产业,我说今后一定会增加很快,一定会增加很快,所以说为什么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呢,因为传统的产业在减少,我们的机械现在25万亿,最大的。轻工纺织每个十几万亿,这些传统产业会减少,新的动能在逐步的增长壮大起来,我想在2018年、2019年这是一个转换的关键阶段,我想随后可能我们就会比较平稳的转换,如果不出意外。因为我研究产业,产业加起来不就是GDP吗?而且我们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弹性系数在增加,质量在提高,所以说对中国经济来说,我是基于这个判断,大的问题没有,我补充一点。

  主持人(李雨霏):如果说我们考虑到促进新动能的增长和持续,想问一下王副院长,您觉得货币政策在明年会不会做一些倾斜?比如说向创新和新动能的领域做一些倾斜?

  王昌林:我觉得是这样的,我是建议,第一个,货币政策我是觉得一个是稳健中性,另外一个还要灵活,主要是还是要加大,特别是提高对实体经济这种服务,对我们创新的一些支持,货币政策还是金融创新,要围绕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动能的成长,有些地方该紧的紧,该松的还是要松一下,我个人建议,不代表官方。第二个就是我们的财政政策,我们建议,我个人感觉,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也要更加定位于结构政策,定位于结构性的调整,我们要通过一些结构性的减税,包括调整我们的制度结构,提高我们的投资效率,明年我认为经济发展重要的主题就是说的质量、效率、动力关键词,所以我们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我觉得宏观政策要围绕这个东西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主持人(李雨霏):刚才戴乐贤先生为我们分析了他对未来欧洲、美国、日本等等发达经济体对货币政策走向自己的判断,基本上来说,虽然在退出宽松,但是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走向,刚才王副院长已经提到一个问题,我们在信心增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要时刻对风险保持警惕,所以我想问一下王副院长,您对风险怎么看,您觉得未来的风险出在哪里,会不会比如说像今年出现黑天鹅事件,可能是未来影响到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些最大的风险呢?

  王昌林:对风险的预测,我是觉得要分为一个是能看得到的,还有一些看不到的,看得到目前大家都说,最大国家面临的是金融的风险,这个不说了,因为负债比较高,确实是这样。另一个或者说不确定性或者风险,就是房地产市场怎么走,另外一个我是觉得社会方面的,中国经济应该说到了新时代,或者说到了转型期,我们社会上的一些局部的可能会存在风险,但我想不是太大,这个东西确实要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所以说我是觉得大体上可能就是这些东西,这些风险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所以说我们今后近期的经济工作,重点还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要防,另一方面要主动化解,也不能把它堵死了,要化解风险。我想这就是我们近期的,我感觉一些工作的主基调,好的,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