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3日14:41 新浪财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

  新浪财经讯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杭州湾论坛”于11月3-4日在杭州举行,主题为:新时代,新金融,新经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出席并分论坛并就城市群本身对未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起到的拉动作用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现在的新经济并不能只追求经济结构上的新,更要寻求新动能。而现在的新动能不同于过去,不再是利润和收入,而是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他相信现在最大的购买力在中国,而未来最大的创新力也在中国。

  以下是发言全文:

  蓝志勇:谢谢主持人。

  我从几个方面来讲,我想谈谈,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新时代,它在呼唤新经济、新动能和新市场。这里牵涉几个问题,第一个如何认识新经济。第二个什么是新动能和新市场。第三个如何推动新经济的发展和维护新经济。所以说关键是需要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第一个,如何认识新经济?跟经济相关的,过去说只要有一二三产业就是经济,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实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不同的,这个就是新。

  过去我们是一产大、二产中,三产小,慢慢发展到二产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部分在二产。但是未来要三产大,所以现在我们谈的补短板,去产能,综合发展,四个全面,五大力能,这是一新。现在不追求单一的GDP,而是综合平衡发展。

  第二个,什么是第二新?过去也有讨论,叫创新经济,比如说新能源、新交通、互联网、机器人,这是走在前面的经济的驱动力。

  实际上还有三新,就是我们讨论的,现在不是十九大,实际上十八大就开始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所以说,这个新经济它讲的不仅仅是经济,它是个综合理性,它其实是改变生活方式,是共享经济。这个东西是我们现在认为的新经济,它是生活方式的经济。

  这个叫前头的三新叠加,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考虑,我们现在讨论的高技术AR、互联网,创新驱动,它其实是手段经济。我们心里要想的只有共享经济才是目的经济,不是简单的共享的自行车,共享的自动驾车汽车。比如说我后面要讲到城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就包括我们这种新的需求,这个如何理解新经济,新经济它其实是让我们改变这个生产方式的一种,改变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要从这里寻找这个动能。

  什么是新动能?新动能过去传统的经济中,那个动能是很清楚的,就是挣钱,就是利润。马克思也认同这个,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有300%的利润,他可以铤而走险。前一段时间,在过去我们劳动资本,投资挣钱就是动能。但是其实后来我们就发现,科学技术本身,还有企业家的精神也是一种动能,有精神驱动的,韦伯讲的新旧精神,其实造就了西方资本的成功。中国是作为后发经济,我们有一段是叫做投资需求外贸的三架马车,大规模的住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而新时代需要的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在什么地方?第一是技术创新,现在大家讲的新经济是技术,包括智能手机等等。第二种创新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叫网络服务、数据服务。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最好的端都会被淘汰,你们家里不知道有没有,有的人有好几个手机但是没有用了,因为你只要不跟新闻媒体连线的网,你这个机器就没有用。汽车就会发现光有汽车都没有用,没有外头的一系列的汽车服务,比如说自动驾驶服务,所以你买的那个东西,那个端没有用,现在在服务,这个叫市场创新。云计算,将来政府都不做数据库了,马云在弄。这是最简单。

  还有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这个东西不一定是生产,比如说新马桶,新品牌、新生活方式。过去我们很简单,与大自然在一起,然后农村就做一个小粪池,然后发现抽水马桶太浪费了,你会发现为什么日本的马桶盖那么时髦,你用了以后就发现它是新的需求,将来有很多这样创新,生活方式的创新带来  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更准确地说是现代城市群。新动能和新市场有可能就城市。

  城市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对地球的占据和使用的集聚地,它其实是人为创造的结果,有的是来的城市,有的是高技术的城市,有的是传统的,自然资源的城市,所以它是多功能的综合体,什么功能都是可以是市场。城市的目的是给人带来利益的极大化,所以它在发展中是有自我规律的。

  大家理想说到城市会有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实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个城市由于增长过快,发展目标不明确,理念僵化,人流、物流变化超越预期,很多因素造成环境不足,各种专业不够等等,所以就有人说,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那里既有人间天堂,也有人间地域。但是现在的北京也是一样的。全世界的城市都有这个问题,贫民窟、犯罪、能源消耗、公共设施等等,所以杭州中国是走在前面的城市,它在很早其实就关注美好生活,我想现在中央领导提美好生活,说不定是从这里得到的启示,每年都开美好生活会,从这个里面就想到一种城市。

  你说城市间经常讲第五代基础设计,我们可以这样看,第一代我们的住房建设,节约式的,第二代要扩展空间,大房子,第三是注重建筑质量和空间,第四代是景观和舒适,第五代是生态文化。如果说将来城市怎么走,可以说土砖城堡是第一代,柏油马路是第二代,关键是第五代基础设施,现在我们在我们设计一些新城市的时候,中国在城市改造方面浪费是极大的,这一代人跟着城市挖了又建了,建了又挖了成长起来的,实际上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不一定要这样做。

  比如说高速的轨道交通,这个叫颠覆性技术已在眼前,就是从地下交通,立体交通,我们觉得很遥远,但是在萧山这个地方,产业升级的时候,会进入下一代基础设施,其实在往上升的时候,你往国际看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未来的城市不还是简单的城市,它是城市群,这个西方已经有了,美国的三大城市去,一个波士顿到华盛顿,还有第二大城市是狄特里,第三大城市是洛杉矶。这个数据就不在这儿讲了,这说明什么意思,三个城市群养了全美国,所以未来的发展和驱动力,很可能就是在大城市周边的一些城市。因为现在的轨道交通技术是很好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高铁,开起来是没有声音的。城市技术决定城市的运行能力和集聚能力和它的创新能力,所以说这个是我讲的,未来它的创新能力其实在城市发展,不仅仅是高科技,高科技是引领的,但只要有几个高科技的地方够了,中国的城市群已经在形成,比如说京津冀其实不如长三角、珠三角的好,养全国了。美国是1%的人养全国根本没有问题,而且他的粮食生产出来,他最大的问题,生产出来马上用大卡车拉到垃圾填埋场去,就是生产能力没有问题。

  就是经济增长和创新驱动这两个问题早就解决了,资本主义国家解决了,现在全世界人均GDP是1.7万美元。还有它的创新是每天自动的,这个叫新经济,不需要去讨论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因为你的政府已经划好了,他自动就增长。现在经济增长不是问题,现在是贫苦问题,是这个问题,怎样在生产完了以后是再分配的问题。政府有两个力量,一个是维护市场的竞争,保护创新的能力,这个不要全民创新,创新有基因和内在动力的,有几个人创新就够可以了,创新的政策不是在于政府鼓励,而是在于机制。所以说这个是叫创新动力。

  什么是新金融?新金融和过去也是不一样的,过去有点钱,投点资,拿点回报就可以了。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讲,温州抄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高风险金融,它必须在创新新产业,新的就业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他是长线投资,贴钱的多,包括“一带一路”要三五十年以后再结果。在竞争的过程中,马云这么大的企业,你让他仔细算帐,投入和回收还没有平衡,他在争夺未来大的市场。一个是风险,一个是安全,你在拼命抢一个未来不知道属不属于你的市场,所以国家得参与,得让它有保障。所以他要有政策保护,这个新金融,最后和新产业成就的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形式,最后成功的就那么三五个,你必须在这三五个里面有你的股份,这个叫新经济的投资。

  要维护这种东西,西方有过很大的努力,他是议会政治,所以他用再分配和回收,控制了资本。但是资本开始控制议会,博弈和反复非常激烈,前途不明。如果中国在新经济有所突破,可能突破点在这里。所以说中国公共决策的博弈点在于传统知识和观念与现代需求的矛盾,在与官员机构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如果现在通过学习增强政策能力,通过开放,吸取大众参与,通过理想主义的教育,克服官僚主义,就可能克服西方没有解决的问题。

  强有一个这个贫苦悬乎,你看21世纪资本,过去一百多年贫苦悬乎越来越大,中国现在如果有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教育,现在文件上还没有出具体的措施,如果有可能这是引领未来文明有所担当的一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

  它靠的市场竞争,公平竞争、自由开放、法治、产权和企业家基本权益的保护,对外继续开放,开拓国际市场,现在“一带一路”已经开始了。对内要保护创新,防垄断,要搞绿色经济,还有平台经济,还有改善社会房子,要有新的城市理论,传统城市理论不足以推动社会变革。

  总的一句话,到全球去投资,最后发现最大的购买力在中国,现在西方,我过去从来不去的,叫做奥特赖斯,现在名牌店里面都是中国人,所以创新力也在中国,中国创新力方兴未艾,至少中国应该是70%几,而且这个过程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我们过去传统讲不要搞就业替代,但是你要发现现在机器人,你不用走远,就去看萧山,一个机器手可以做很多人做的工作,所以其实工人下岗,就业替代早就发生了,所以政府赶快有足够的措施,来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个就是新动力要靠新政策的维护和发展,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孙剑嵩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