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16:22 新浪财经
银监会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银监会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6”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银监会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出席并演讲。

  杨凯生呼吁“去杠杆”要建立长效机制。其分析称,我国企业杠杆率过高有历史性原因。在计划性体制之下,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自于财政拨款。而改革开放之后,这套原有的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在这套体制下,企业几乎是无偿地使用国拨资金,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倾向是比较严重的”。

  杨凯生介绍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随后提出了“拨改贷”——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即企业的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企业革新、挖潜、改造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资金,也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由原来的财政管理、财政和银行分别供给的办法,改为由银行统一管理。

  “这个改革措施在1983、1984年推出之后,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相关文件明确了企业一定要注意积累自有资金,但不够具体,落实得不够坚决、不够有效”,杨凯生表示,“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上去了,资产总量上去了,但是资本补充是有限的,甚至有些企业是没有的,是缺乏的,这些企业的杠杆率必然一天比一天高”。

  杨凯生认为,要想“降杠杆”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责任来解决。“要调整金融市场的结构,要把以债务融资为主,以银行市场为主的融资机制转向股本融资,起码是股本融资和债务融资共同发展的市场机制”,其表示,“银行对负债率不同的企业,融资、授信应该体现在银行的资本占用的不同水平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来解决企业杠杆率过高,企业完全是依赖于或者习惯于单纯的依靠贷款,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要的问题”。

  “必须强化出资人的资本意识,从出资人、债务人、债权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痼疾——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杠杆率过高的问题”,杨凯生表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