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于2015年2月14日举行,年会主题:新常态下的“十三五”规划思路。论坛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并发表演讲。
杨伟民在演讲中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必须回答的“十大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如何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如何改革传统的发展方式等问题。
在收入问题上,杨伟民强调,实现居民收入的中高速增长比实现GDP的中高速增长更重要,而且要在普遍提高居民收入的过程中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在城镇化问题上,杨伟民分析称,要促进在城市有稳定就业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如果解决不好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率将大大放缓,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刚需很难释放,三是今后可能会面临谁来务工的问题。
在扩大开放的问题上,杨伟民强调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并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改革管理、垄断、政府体系等问题。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伟民:我觉得“十三五”规划非常重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而且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我们国家第二个35年的发展开启航程的规划。所以下面的十个问题我觉得在“十三五”过程当中是需要回答的。
第一个问题,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规划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收官规划,必须要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具体目标包括要实现两个翻番,工业化基本实现等等。所以“十三五”规划要告诉市场、企业和人民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和道理是什么,我觉得现在社会上的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了?二是实现路径是什么?就是哪些重大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毫不动摇,这样才能够稳定社会预期。同时要在哪些新的思想引领下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以增强信心,动员人民努力去做,而不是去争论。
第二个问题,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我们国家现在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过去的高速是确定的,但是中高速到底是多少现在还没有看到。所以一方面现实常态化的增长率没有看到,另外一方面,完成GDP十年翻一番的底线已经确定了,当然这取决于今年到底增长多少。我觉得从总供给、总需求、劳动力、储蓄率的增长基础来看,实现GDP翻番的潜在增长力是足够的,但是要把这些潜在的增长力变为现实的经济增长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当然就国内来讲,我觉得主要是办好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二是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三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变。
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目标,还有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十年翻一番。“十二五”前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普遍是快于经济增长,这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得到了改善。但是现在这个好的势头是不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我觉得取决于“十三五”分配政策的调整力度。主要是把握好两个更重要的政策取向:一是实现居民收入的中高速增长,实际上GDP比中高速增长更重要。如果居民收入增长保持不住,下来的话,可能使发展方式回到过去的旧常态,并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二是更重要的,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更快一些,比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长可能更重要,也就是说要在普遍提高居民收入的过程当中努力的缩小收入差距。
第四个问题,如何改革传统的发展方式。十八大提出两个翻番,但其实是有前提的,当然大家一般都不说这个前提,所谓前提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也就是说,如果发展方式不变,速度高不一定是好事。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全面改革,所以应该叫改革发展方式。“十三五”规划就必须要细化十八大确定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和路径,这样改革的对象才能够更加明确,知道我们到底要干什么事情。
第五个问题,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应该说是需求不足,当然供给也有一些弱性的问题,有些领域严重过剩,有些领域潜在的需求很大,但是供给是不足的。所以“十三五”规划应该更加重视如何挖掘需求潜力,把潜在的需求变成拉动增长的现实需求,同时正是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来满足和引领新的需求。
在扩大消费需求当中,我觉得要按照人群,而不是按照产品来思考政策。也就是说,要更加重视培育新的消费群体,而不是培养一两个消费热点。比如说80后,特别是90后农民工,我觉得是将来潜在新的消费群体,是今后城市住房、汽车等消费群体。但是如果制度不明、政策不畅,形不成稳定预期,这些人的消费可能就不能释放。
从扩大投资来讲,“十三五”期间扩大有效投资仍然是稳住增长的关键,因为目前消费的扩大还不足以弥补投资的作用。但是投资不能够形成无效供给,过剩产能应该投到有利于扩大集中消费,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领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共性更强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个是分散性的措施,空间很大。但是目前前者缺乏稳定的税收支撑或者直接融资渠道,过去土地财政和贷款修路这样一种传统的投融资机制明显不适应公共性更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再比如说,依托互联网的创新可能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现行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机制只是适应传统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是适应过去国家来组织的重大科技创新,但是不适应这种分散性的创新,所以必须要创新和改革投融资的机制。
第六个问题,如何推进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经济工作会议上有一句判断,叫做化解以高杠杆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明年要进入“十三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十三五”规划应该更像一个做调整的规划。既要重视扩大增量,也要重视调整存量,补短板和采长板并行,既要补上一些短板,也要采取一些长板,比如去杠杆、去泡沫、去债务,这些事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发展的质量不高,很可能会带来风险。
第七个问题,如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中央已经明确了,前几天中央刚刚召开了第九次财经领导会议,再次声明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在城市有稳定就业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但是目前落实进度并不明显,特别是对跨省流动的7千多万农民工还缺乏政策安排,这个需要中央政策层面来统筹解决。
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率将大大放缓,因为我们过去的城镇化率取决于农民工的增长速度,去年农民工的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了1%多,外出农民工的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了1.3%。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降下去的话,“十三五”期间很有可能遭遇农民工零增长的局面;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刚需很难释放,房地产如果稳不住,那么也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刚才我讲过,未来的刚需相当一部分可能是2亿多农民工,其中80后、90后新生态的农民工;三是农民工不能市民化,更严重的局面是今后可能会面临谁来务工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如果流来流去,不涨工资明年他就不来了。虽然农民工的工资上涨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是会削弱我们国家产品的竞争力。
第八个问题,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提出,治水的思路要转变。其中一个就是空间均衡,其实区域发展也要按照空间均衡原则来推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区域都要考虑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均衡,如果人口和经济失衡会带来收入差距等社会问题,但是如果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失衡的话,会带来环境问题。
所以今后“十三五”期间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调整空间结构作为重要任务,合理确定城市的空间、农业的空间和生态的空间。同时要允许生态为主,比较大的地区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可以低一些,要求北京、上海这些需要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增长速度要低一些,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够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要求发展速度相对较高的一些地区要吸引外地人口在本地就业,这样分子、分母以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共同发力,减少收入差距,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根本的保护和恢复。
第九个问题,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应该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个拐点。我记得很清楚,十年前搞“十一五”规划,国务院领导就问,“十一五”能不能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拐点?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应该好转,而不是继续恶化。要实现这样一种转变,我觉得一是发展的理念必须要改变,要树立尊重自然、生态产品、空间均衡、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开发强度等这样一些理念去推动发展;二是要转变发展的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三是治理的重点要改变,要从过去重视生态建设,重视污染物的治理转向有效约束人的开发行为。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不在自然。要避免一只手在修复,一只手在破坏,没有什么效果。
第十个问题,如何扩大对外开放。要防止一种倾向,过度自豪就变成了自满。我们现在随着经济规模速度看起来很了不起,但是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效率,企业管理技术,能耗等方面差距还很大,还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所以要在思想上、政策上坚定不移的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要注重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过去我们靠低价,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但是价格优势是最容易转化的比较优势。金融危机以后,美国通过再工业化,制造业的竞争力在恢复,但是这期间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却在减弱。
要防止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分析,一说我们同发达国家有差距,就归结为缺乏自主创新,没有核心技术,归结为发达国家不向我们国家转让这些技术,归结为政府拿的钱太少。其实缺乏竞争力有些方面是技术上有差距,但是更多的不是技术的问题,是人力资本的素质,管理、垄断、政府体系等等,所以这些方面需要做一些改革,这样才能够迅速的提高或者是恢复我们的竞争力,如果一切都从头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成本。
总之,我们要在增强忧患意识,防止在国家发展竞争中,在历史长河中,竞争力昙花一现,这是“十三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话题。
我就讲这些内容,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会议主办方提供,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