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春:互联网金融需建立完整信用体系

2014年10月11日 16:0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传承中国C4论坛暨2014年会”于10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WECASH(闪银)CEO支正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潮汛 摄)   “传承中国C4论坛暨2014年会”于10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WECASH(闪银)CEO支正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潮汛 摄)

  新浪财经讯 “传承中国C4论坛暨2014年会”于10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WECASH(闪银)CEO支正春。

  以下为演讲实录:

  支正春:各位嘉宾下午好,我叫支正春,今天我想跟大家来讲一下闪银,我为什么会做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我做互联网金融做了五年,前四年我在一家线下的P2P公司是一个创始人,从一个网点到50个网点,从第一年不到一个亿,到4年以后做到了30个亿,到去年12月我从P2P离开了,为什么呢?我觉得P2P不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的整个体系里面,最最核心和金融最大的难点其实是信赖,传统的贷款没法满足的时候我们选择是P2P,但这个代价太高了,因为我做一次营销我要收6个点,我去做一次征信我又需要收3到5个点,层层的费用加上去,还有理财的12个点,这个大家知道真正客户拿到钱的时候费用有多高,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就是因为他没有信用吗,那所谓的没有信用是他真的没有信用吗?不是。是传统的技术跟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给他一个比较合适的信用值了,甚至说合适的信用评估方法。

  所以在去年12月底,我带着三个人出来继续干,那我们的理念是什么呢?从纯数据的方式用模型的方式来重新定义一个人的信用,当然,我们不是万能的,什么客户都可以评估,我们是用互联网的数据来弄,因为今天大量的数据还只在互联网,机构,海关、税务这些都没有公开,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从互联网的角度切入,我们整个团队从今年的12月开始,上线第一款产品Wecash,我们为70万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信用服务,能带来什么呢?第一,拿到更便宜的钱,我们促成交易是5000万,每个人只借几千万,第二,我们给各种共享经济提供战略客户的分析,提供客户信用的证明,现在有很多的P2P租车,P2P租房。第三,金融消费的配套,Wecash推出了第一款叫做全网免息的产品,这一块应该是有很多的分期产品,但没有像我们这么大的力度去做一个不要钱的产品,不要利息的产品。我们是基于你有信用。我们瞄准的客户非常的简单,中国一共发了3亿张信用卡,人均持卡1.72张,加上贷款,贷款的人员和信用宽的人员加起来,就是将近2亿人,这些人就是所谓央行[微博]有信用的人,有征信的人,那除去这2亿还有4亿的人,他没有任何的信用,谁来给他一个信用值,我们想瞄准的就是这些人,工作前两年到工作后五年是我们的人群,不排除工作十年的也OK,我们里面也有四五十岁的,也有60岁的老大爷也来做一些信用的服务。

  Wecash成立到今天,我们沿着信用的逻辑,逐渐加大在各个产品使用分支,我们做出了全网第一个免费分期的白条,今天是我第一次对外宣传,因为这个产品九月十几号才上。我不知道我们会做成怎么样,在我第一天谈我们收入的时候,他问我们准备什么时候营业,我说了两句话,第一,我可能要4年内烧掉你4亿美金,第二,我相信五年后我会盈利,但我不知道我会挣多少钱,非常开心的一点是,他们非常认同我们,愿意为这些白银建立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信息,他们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几千万上亿人的重复,赚钱是在眼前的事情,因为我当年干的P2P是挺挣钱的,我觉得挣钱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有意思的是我能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

 

文章关键词: 传承中国C4论坛传承中国传承中国2014年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联办主任:中央对香港局势非常关注
  • 体育国足2-1巴拉圭 郑智点球破门武磊垫射
  • 娱乐黄海波因嫖娼无缘《结婚吧》电影版男主
  • 财经9月CPI同比增长1.6%创56个月新低
  • 科技国家级芯片业投资基金成立:投向有争议
  • 博客为什么中国人不排队 柴静去哪为何动静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周末国际教育嘉年华门票秒杀 国考报名
  • 齐俊杰:放公积金出来也不能救楼市
  • 时寒冰:俄罗斯金融危机即将爆发
  • 沙黾农:降息是轰炸2500点的无人飞机
  • 郎咸平:对比中美反垄断
  • 徐斌:土地制度改革将重塑中国经济
  • 牛刀:所有人民币资产再迎暴跌
  • 天天说钱:卢布疲软意味着什么
  • 叶檀:以后谁来给你养老?
  • 李大霄:无穷无尽的机会隐含在A股
  • 黄鸣:阿里若不改三年将成“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