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是底线监管

2014年06月19日 14:4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在发言时表示,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监管方式,对策就是要做一个所谓的底线监管和园丁式的培育。我们要非常清楚地界定需要防范的风险是什么,你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把它标示出来,我们就依次进行监管。

  以下是文字实录:

  薛兆丰: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哲学。

  最近参加不少的会议,讨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么监管呢?我对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进行了概括。

  第一,从数据孤岛变成了数据平台。过去的很多数据是掌握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生产环节,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数据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平台。过去许多传统时代的产品对每一个用户都有特定的效用,用户跟产品之间是单向的关系,只是使用这个产品,用户本身对产品的价值不产生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新的时代,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的用户数量会反过来对产品价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越多人使用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对每一个单一客户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最早的网络效应,货币是一种,后来的传真机是一种,电话是一种。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有电话,电话的价值就是零。越来越多的人有电话,电话的价值就越来越高。

  第二个特征是从产品的制造到生态的治理。过去每个产品都是单一的形态,每个厂商提供一个单一的产品。到今天,许多大的公司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个生态环境,比如像阿里巴巴[微博]的平台、淘宝的平台,员工们日常关心的是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一个政府,感觉到自己在治理一个生态,感觉到他们要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什么是这个平台该做的,什么是平台之外的第三方该做的,边界在哪里。第三方产品的开发商也非常关心平台上的政策,他们不是政府,但他们很像政府,很关心产业政策,什么事情平台做了,我们就不能做了。

  第三个特征是从生产者设计到消费者定制。消费者要什么会影响生产者的生产过程。

  最后是网络关系的平面关系向立体结构转变。从客户和生产者之间不可见的关系,到今天变成有结构性的互联网关系。

  这些互联网商业的特征会影响到监管哲学的变化。在过去,政府要监管一个行业,需要几个抓手。一个就是监管经营者的主体,他们关心什么人有资格经营什么样的项目,你有没有资格、你是不是法人、你有多少注册资金、你所处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过去传统行业接受监管的方式。

  到今天,互联网时代的许多产品,我们看不到它的主体非常明确的边界,我们不知道那个主体究竟是谁。这跟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不开,因为它是平台化、大数据,数据互相利用,你不知道主体究竟是什么。有时候一方提供的数据是由另一方利用,主体不再明确。作为监管者,很难明确监管的主体。

  好像今天互联网金融也有这个现象,余额宝[微博]的主体是谁,是天鸿基金,还是银行,还是阿里的平台,还是支付宝[微博]?主体发生变化,数据的提供者也发生变化。

  产品的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过去一个电视、一个手表、一个鸡蛋、一个汽车的边界非常清楚,今天互联网的边界不清楚,经常发生不断的迁移变化。本来是一个社交平台的单对单关系,很容易变成撮合的平台,像嘀嘀打车。再进一步变成金融的融资理财的平台。监管者很难对产品进行具体的监管。

  经营的时空无法限制。过去我们可以限制一个企业在海淀区经营,营业的时间。今天我们非常难做到这一点,服务器开在这个地方可以,开在另一个地方也可以,全国各地、全世界的网民24小时都可以访问,都可以接受你的服务,经营的时空没办法限制。

  对策是什么?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监管方式,对策就是要做一个所谓的底线监管和园丁式的培育。我们要非常清楚地界定需要防范的风险是什么,你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把它标示出来,我们就依次进行监管。除此以外,互联网的边界发生任何改动、主体发生任何变化、时空、客户的数量和来源发生任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以宽大的胸怀欢迎这个新生事物,因为我们不知道它长成什么样子。

  我们有时候会说要赞成或者是鼓励引导创新,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没有任何一个学者,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从业者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让它们长,你才能知道它们长成什么样子,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思想。

  这两者之间怎么平衡呢?什么才叫底线监管呢?我认为关于互联网金融有些风险是可以明确界定的。最重要的就是诈骗的风险,他会不会骗人。在这个诈骗的风险里尤其要防范的就是所谓的庞氏骗局。庞氏骗局跟传统的投资最重要的区别是正常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有价值的生产。需要钱的人是不是可信,银行做了大量的工作。银行做这个工作的时候,由于要克服信息不对称,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有句俗话是“大鸡不吃小米”,因为谈恋爱的成本非常高,了解一个企业的成本非常高,只能做大单的生意,忽略了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用一桶水浇一棵树,与一桶水浇一个足球场的小树苗,整个灌溉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银行就是浇这棵大树,我浇小苗,无数的小企业要借的钱不是一百万,不是十万,而是几万、几千。我在阿里巴巴的小微借款平台上看到借20块钱的,银行就没办法克服这样的成本障碍。

  不正常的投资,所谓的骗局,它的投资收益不来自于有生产性的回报,而来自于新加入者的供款,就是靠新钱还旧债。这是所有庞氏骗局的特征,问题就在于它跟真正合理的投资模式之间是不容易分辨的。更重要的是,从业者不一定一开始就打算要骗人。当经营不善,没办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开始用新加入者的钱还旧债,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还有技术的风险、盈亏的风险,当只有一个余额宝的时候,它有很好的回报。当所有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这个舞台就看得没那么清楚,回报就没那么高。

  这些风险是应该监管的,应该小心的,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也非常愿意回避这些风险。有些我们经常讨论的风险实际是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行为没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风险不是他们造成的,比如货币流通量造成的风险。有人说有了余额宝就会影响货币发行量,就会影响央行[微博]控制货币发行总量或者是通货膨胀率目标的实现。没错,这会影响的。任何一个商业行为,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会改变货币流动的速率,从而造成央行控制货币总量的困难。这时候,责任并不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而在于央行本身要提高管理的技巧。

  第二种风险是与金融机构本身并不相关的政策风险。最近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听到一种说法,哪怕美国监管得这么细,仍然发生了金融危机,所以要加强监管。这当中隐含的陈述是说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由于监管不利造成的。我觉得这个谬误在国内还是非常流行,觉得只要加强监管就能够避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金融危机。

  整个故事不是内部的监管不够细导致有人钻了空子。最重要的是政府在各个层面都要推动,因为美国的政治有所谓的肯定性行动,穷人一定要有房子,居者有其屋作为政策的导向。逼着所有的银行一定要给穷人贷款,如果你不借钱给穷人,就是歧视他。银行说他都不够钱还,怎么借给他?政府说不要紧,他们不够钱还,我帮你兜底。政府在所有环节逼着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的原则。既然政府兜底,我们为什么不放贷?

  回过头来看,如果政府再做一次这样的措施,银行会再做错一次,谁不做错谁吃亏。这种风险要跟监管不利有所区分。给大家推荐一篇分析文章,

  整个故事不是内部的监管不够细导致有人钻了空子。最重要的是政府在各个层面都要推动,因为美国的政治有所谓的肯定性行动,穷人一定要有房子,居者有其屋作为政策的导向。逼着所有的银行一定要给穷人贷款,如果你不借钱给穷人,就是歧视他。银行说他都不够钱还,怎么借给他?政府说不要紧,他们不够钱还,我帮你兜底。政府在所有环节逼着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的原则。既然政府兜底,我们为什么不放贷?

  回过头来看,如果政府再做一次这样的措施,银行会再做错一次,谁不做错谁吃亏。这种风险要跟监管不利有所区分。给大家推荐一篇分析文章,

  做好了底线监管,把需要防范的风险刻划出来,除此以外就要放开。作为的新生事物都是不完整,从猿到人,就是不断跌倒再爬起来。有时候批评互联网金融的人也会说这其实不是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讲这些话是没有意义的。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技术就是一点点的变化,总是技术先行,再倒过来定义什么叫互联网金融。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互联网这种技术在颠覆什么格局,其实是第三方的竞争在颠覆这种格局,只不过是引入了竞争。这是一个老的话题,没有提供什么新鲜的东西。

  我们要做一个区分,到底是观念的争论,一方是监管派,一方是市场派。还是技术之争,到底流动性有没有问题,T+0的支付有没有问题,安全有没有问题。还是最根本的其实是利益之争,传统垄断企业的利益开始被第三方通过互联网的手段瓜分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四川县维稳办副主任遭报复枪杀(图)
  • 体育世界杯-西班牙0-2智利 卫冕冠军连败出局
  • 娱乐黄毅清暗指掌握黄奕密会富商视频证据
  • 财经煤老板抛楼疑因资金链断裂 撤出或超百亿
  • 科技亚马逊推首款手机:四镜头实现3D
  • 博客央视郭振玺案谁是涉案女主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亚洲大学排行中国18所大学入选百强
  • 后知后觉:4大利空致A股暴跌
  • 钮文新:中国央行必须加大透明度
  • 水皮:习近平经济学渐行渐近
  • 陶冬:中国房产泡沫和其他国家不同吗
  • 慕容小散:竹篮打新一场空?
  • wu2198:最易中签的打新方法
  • 李锦:内部人控制是国企腐败的原因
  • 沙黾农:“小散打新”如“竹篮打水”
  • 叶檀:债券市场的庞氏骗局
  • 冉学东:细品今日发行申购的四大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