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新契机与新挑战文字实录

2014年06月19日 12:18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圆桌论坛:新契机与新挑战》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圆桌论坛:新契机与新挑战》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零壹财经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互联网金融新契机:规范与融合。图为《圆桌论坛:新契机与新挑战》现场。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

  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有:

  人人贷联合创始人 杨一夫

  九州财富总经理 王云峰

  证监会[微博]政策研究处 胡吉祥

  宜信总经理助理 刘大伟

  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黄才华

  这个环节由零壹财经的副总裁左文辉主持。

  左文辉: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我是零壹公司的左文辉,接下来进入本次论坛的圆桌环节。

  互联网金融是目前最火热的话题,我们会讨论P2P、众筹,会聊到余额宝[微博]、京东白条,会聊到千亿的规模,也会聊到平台跑路。互联网金融处在监管即将落地,产业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的阶段。就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有幸邀请到行业内多位资深人士一起进行本次互联网金融新契机、新挑战的圆桌论坛。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首先有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杨一夫:大家好,我是人人贷的杨一夫。人人贷是做P2P的,如果大家关注互联网金融,应该也都有所了解了。

  王云峰:我是来自九州财富的王云峰,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主。

  刘大伟:我是宜信公司的刘大伟,宜信是2010年成立,是国内最早的P2P机构,我们的定位是普惠金融和财务管理,很高兴跟大家交流。

  胡吉祥:我目前在证监会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之前做过互联网和投行,正好对这两个领域有所接触,希望能跟大家多多沟通。

  黄才华:我是北京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并购方面的工作,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左文辉:本次论坛的主旨是新契机与新挑战。我们先从新挑战这个话题开始。

  人人贷是国内线上P2P非常典型的代表企业,人人贷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个人信用借款领域。一提到个人信用借款,很多人的反映就是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人贷是如何开展个人信用借款的,个人信用借款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人人贷又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有请杨总做一些解读。

  杨一夫:谢谢主持人,圆桌会议从来不是圆的,都是直线的,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坐第一个比较吃亏,上来就得回答问题。我觉得最明显的挑战还是中国信用信息的碎片化。我们通过远程的方式获得有效真实的信用审核的依据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通过远程能够服务到的个人信用贷款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些合作伙伴给我们提供标准化很强的征信数据的客户群体,不用太多的传统信息就可以给他们进行风险评价。还有一类是资质很好,我们获得信用审核资料的来源比较多。虽然不能确定每个资料来源的绝对真实性,但通过信用审核资料放在一起,进行系统的交叉认证,可以得出欺诈的概率在很低的水平。对于资质很好的客户,也可以通过远程流程的方式解决。目前合作最多的客户,我们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开发客户,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审核资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未来的预期。我们相信在互联网这个时代,更多的新数据在不断出现。这些新数据利用的程度还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这有赖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数据量已经非常大的,但这些数据没有很好的被挖掘出背后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在积极探索的方向。我们相信未来即使外部环境没有特别大的好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利用一些新的数据,也可以对个人风险进行比较好的定价和评估,这是对未来的展望。当然,目前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情。

  我们也在积极倡导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的开放环境。目前我们看到的央行[微博]信用信息是非常谨慎的,这种心态是可被理解的。历史上的征信体系曾经被开放过,但在尝试开放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利用开放的环境污染信用信息的现象。导致后来又回归到封闭的心态中去,这导致信用信息的数据使用也是封闭的状态。现在几乎已经社会化的电商成交平台,内部的任何信息对他们来讲都是视为自己的信息,这在长远来看也是有一定问题的。

  长期来看,当然有一部分信息应该是他们自己的信息,但也有一部分成交信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应该是社会化的信息。这种社会化的信息可以让更多的业态出现,而且也可以让更多业态辅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从上到下对于数据心态的不开放导致中国的数据还是割裂的状态。这是我们通过纯远程进行风险控制的比较大的挑战。当然,我们觉得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做好现有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是用信息化的手段用新数据替代老数据。

  左文辉:刚刚杨总分享到用新的技术结合新的数据更好地进行个人信用的评估,这是线上平台的特色。

  王总所在的九州财富是传统的线下金融服务机构,在目前的状况下,传统金融机构一定会受到线上、线下两端的压力。线下传统金融机构的挑战来自于哪里?线下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独有的优势又是哪些,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

  王云峰: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主,因为这部分人群几乎很难得到银行的融资。银行更倾向于资金量更大的项目。所以我们还是看重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也就是债权审核比较严格。前面提到关于线上、线下最大的区别。

  目前对于线下的竞争来说,我感觉平时接触到的,现在公司越来越多,财力比较大,各个公司之间进行了太多的恶性竞争。前段时间我也看了一段新闻,作为P2P行业来讲,投资的年化回报率低于一个基本的点数是很难降低成本的。我现在很难想通这么多公司怎么做到年化20%、年化18%的收益率。

  这种恶性竞争太多了,我更希望有一个有力的部门去监管。我对海外的P2P行业也有所了解,他们的P2P投资回报收益是比银行低的,它的卖点一定不是收益比银行高,而是通过其他方面去展示。所以说我对这个行业是比较看好的,它的前景很好,将来要不断的整合,监管的力度、进行各种培训,就像保监会对保险业务员的监管模式,以后会越来越正规,我们的路会越来越好走。但是,当中的过程会很艰难。

  左文辉:王总表达了线下机构存在的竞争环境,也表达了对互联网金融前景的看好。来自于宜信的刘总也有新的想法。宜信作为线下P2P行业的龙头代表,我们现在也看到宜信开始在线上发力。我想请教一下宜信的刘总,是什么触发宜信从线下这端向线上发展。我们后面在线上端发展的策略会如何。

  刘大伟:大家了解到,整个P2P行业的发展也是根据客户的特征而发生变化的。宜信在2006年主要是为教育培训机构的同学提供助学贷款的支持,必须以线下的方式开展。在过去的8年中,我们现在也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设想一下,像美国的P2P机构都是以线上为主,但与此同时,比如像landingClub对投资人的开发也是以线下为主的方式。所以说以线下、线上区分P2P的主要特征也不是特别适合。

  在过去8年中,宜信在全国的200多个农村建立了网点,这是比较接地气的。因为很多客户并不是互联网客户,给他们提供服务必须通过线下的方式。现在有很多电商企业,但电商企业的数量跟中国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的数量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中国有1.5亿的贫困农户,他们是不上网的。中国有6千万的小微企业,可能只有1千万是电商客户。我们在客户的获取、客户评估、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方面,早期还是在线上开展的。

  从2006年开始,我们也建立了线上平台,但早期定位是向客户介绍业务模式、基本产品,并没有把它作为主要的交易平台。也是在2011年之后,我们推出了线上交易平台,在过去两三年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把它精准定义成白领人的理财平台。通过更多的客户细分服务特定的客户群体。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进行客户细分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设想通过一个平台服务所有的客户。

  从去年初,我们也开始筹备大数据创新中心,也是希望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有助于我们进行客户开发、客户服务,并且进行信用评估和贷后管理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随着中国网络文化和征信体系的健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在互联网上开展,但并不意味着线下业务不同时进行。

  攒钱吧也是在去年底还是的业务平台。大家关注P2P业务的时候,早期都是从投融资、财务回报的角度介入。攒钱吧是鼓励大家为达成某个财务目标进行理财规划。

  宜信未来的发展战略还是多样化的,多产品、多服务、多渠道,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特定产品和服务,比如针对学生市场、供应链市场、电商市场,我们会有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会做得更垂直。面向未来,我们也会有更多的细分,客户细分、产品细分、渠道细分,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左文辉:刘总提到宜信的模式一定是围绕细分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我们刚刚听了三位行业内代表性平台的负责人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遇到的挑战以及各自的应对策略。接下来有请证监会的胡吉祥博士。胡博士应该是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非常资深的研究人士。目前面对国内民间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想开始登堂入室,有人说这是一场新的变革。胡博士跟我们分享一下监管机构对它的发展思路和底线是什么。

  胡吉祥:我只是行业外的人士,谈不上什么资深。如果是谈监管,一个是政策没有发布,是比较敏感。我首先声明一下,我个人是不能代表证监会的,我的观点也只是个人的想法。从目前来看,P2P的监管是归银监会的,我也无力,也没有能力从我的观点中揣测政策导向。

  谈到监管,今天的议题非常好,叫做规范融合。展开来讲,我的理解是在规范中求发展,这是谈监管的角度更多一点。在竞争中融合,这可能是谈市场发展。我觉得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虽然P2P不是跟我们直接相关,但我们也会给予关注。如果谈监管的思路或者是底线,大家都有共同之处,我们的着力点始终是投资者保护和系统性风险防范。针对市场主体的所有政策都是从这两点出发的。

  说到市场上有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央行划了几条底线,银监会也发布了一些政策,我也不多讲,我估计大家都了解。

  刚刚行业几位代表讲到的问题都非常有道理。我们之前经常批评中国的P2P跟国外相比有所异化,有很多现象和担保征信。有很多人批评这一点。但是,我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关注,就像人人贷的杨总讲的,在中国的信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是需要投入精力培养线上的信用体系。另外一方面,要更多关注线下调查,包括通过担保征信的措施是完全符合国情的,也是应该理解支持的。

  与此同时,

  从发展来讲,我注意到一个很好的现象,深交所[微博]最近做了一个课题,将中美两国的对比总结为美国是更加证券化,而中国是类银行化。这个提炼是非常有意思的。这说明在中国,无论是市场,还是监管,取决于双方的共同作用。我们的P2P到底是办成类银行化,还是证券化,这涉及到偏间接融资多一点,还是偏直接融资多一点。实际上P2P的起源本身应该是直接融资的概念,但在中国的情况,我们的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够,这两者结合是有合理之处的,就看行业的从业者自己如何定位。我知道有些平台很依赖于线下的调查,是不是在本地化的基础上往社区银行的方向走,我也是很支持的。如果是向网上偏交易的方向走,从跟资本市场对接的角度来讲也有发展空间,并不是一定要划到证券上。既然美国做了很多证券化的事情,国内的信贷资产归银行、证监会,也在开始在交易所交易,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向上,将它向资本市场导向,是不是行业和资产都可以共同推动的方向。

  回过头来讲,就像前面几位嘉宾讲到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还是原有金融体系服务不够周到,或者是存在金融管制的空白。本质来讲,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弥补直接融资的不足。互联网金融,也就是P2P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即使大数据用得再多也很难根除风险,包括解决融资。就像小微企业融资难本来就是天生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指望互联网解决小企业融资难。但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可以使得好风险的小微企业贷款或者是个人贷款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为什么我提资本市场,并不是我来自证监会,而是资本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无论是将市场做大,变成政策上引导,或者是提供允许证券交易,都是为了让高风险的投资者和融资者自由匹配,这是行业和监管可以共同关注推动的方向,这才是真正让互联网金融弥补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

  左文辉:胡博士刚刚提到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到底是一种补充,还是一场变革?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继续关注。

  最后一位嘉宾是国浩律师事务所的黄律师。您作为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刚刚我们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很多问题,见面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各自面临的挑战。我们今天不讨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律问题,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黄律师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法律是如何为行业内创新的、优质的、健康的企业保驾护航的。

  黄才华:

  您说不谈法律,可能多少还是要谈一点法律。从我们做律师来讲,在实践中碰到很多P2P的问题,比如经常有人问国家说不允许平台担保,我用管理公司来担保,行不行?我用母公司或者是控股子公司、参股的公司或者是VIE结构上下的公司来担保,行不行?不允许搞资金池,我做优选计划,把大家的钱集中在一个地方,循环的投资,这个钱也不在平台的账下,这究竟是不是构成资金池。说非法吸储、非法集资,我在线上面对的客户、投资人和借款人都是不特定的,就算是特定的,200人的限制也很难突破,究竟算不算是非法集资、非法吸储?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P2P企业,也同样困扰着我们法律人。

  要说能给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保障,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让不好的企业被自然淘汰掉。我认为首先是国家要尽快出台一个制度,可以不从人大这个层面立法,但可以做一些部门规章,尽快把大家关心的问题规范起来,把它确定化。就像最近的旺旺贷,都是不规范的,为什么这个不规范的企业能够存续几个月,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卷了很多资金跑了,这是值得反思的。我们的立法和监管要跟上。一谈到监管,大家不愿意听,因为中国的监管是比较死的。但必要合理的监管是需要的,让充分的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对广大投资人进行充分教育,让市场健康发展。

  从业界来讲,一直探讨的是建立合格的投资人制度。

  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对于P2P更主要的是探讨股东的门槛。股东的门槛直接决定了P2P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有它的风控和管理能力。现在做信托也好,做银行也好,做保险也好,做私募基金也好,包括我们最近给很多企业做的公募基金。他们都有很严格的投资人门槛。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做这些事,规定的清清楚楚了。我们说公募基金,如果个人要做一个公募基金,个人金融资产要达到5千万,从业时间十年以上。如果是企业,净资产至少是1个亿,从业人员要达到多少人,公司治理的制度要非常规范。为什么设立这样的投资人门槛?就是为了保障平台设立以后具有足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至少不会跑路。我们没有听说哪家银行、保险公司或者是信托、资金公司跑路的。当然,私募基金有见到跑路的情况,但也是很少的。

  P2P公司跑路的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立法缺失,没有门槛,投资人没有明确的限制。很多没有实力和管理能力的公司进入了,做得不好就跑了。我看过旺旺贷的材料,本身就是为了非法集资,捞一笔就走了。这是值得大家反思的。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是立法要跟上。第二,必要的监管。第三,不仅要建立合格的投资人制度,还要建立准入制度,让强者更强,把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堵在门外。

  左文辉:感谢黄律师。刚刚胡博士提到一点,要保护投资人。这是要靠法律法规的,黄律师也提到一点,要保护行业企业还是要靠法律法规。刚刚您也提到两大门槛,我们就回到法规的环节上,互联网金融是目前最热的话题,互联网金融里面最热的话题又回到了监管和法规上。到目前来看,法规一直是在千呼万唤之中,还是犹抱琵琶。

  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对于P2P更主要的是探讨股东的门槛。股东的门槛直接决定了P2P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有它的风控和管理能力。现在做信托也好,做银行也好,做保险也好,做私募基金也好,包括我们最近给很多企业做的公募基金。他们都有很严格的投资人门槛。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做这些事,规定的清清楚楚了。我们说公募基金,如果个人要做一个公募基金,个人金融资产要达到5千万,从业时间十年以上。如果是企业,净资产至少是1个亿,从业人员要达到多少人,公司治理的制度要非常规范。为什么设立这样的投资人门槛?就是为了保障平台设立以后具有足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至少不会跑路。我们没有听说哪家银行、保险公司或者是信托、资金公司跑路的。当然,私募基金有见到跑路的情况,但也是很少的。

  P2P公司跑路的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立法缺失,没有门槛,投资人没有明确的限制。很多没有实力和管理能力的公司进入了,做得不好就跑了。我看过旺旺贷的材料,本身就是为了非法集资,捞一笔就走了。这是值得大家反思的。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是立法要跟上。第二,必要的监管。第三,不仅要建立合格的投资人制度,还要建立准入制度,让强者更强,把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堵在门外。

  左文辉:感谢黄律师。刚刚胡博士提到一点,要保护投资人。这是要靠法律法规的,黄律师也提到一点,要保护行业企业还是要靠法律法规。刚刚您也提到两大门槛,我们就回到法规的环节上,互联网金融是目前最热的话题,互联网金融里面最热的话题又回到了监管和法规上。到目前来看,法规一直是在千呼万唤之中,还是犹抱琵琶。

  杨一夫:胡博士和黄律师讲的大部分观点,我都很认同。

  严格来讲,我觉得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不算是多么大的创新。因为金融的本能就是使用更加便利的信息传递方式去传递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原来你用马车去传递收集到的金融信息,后来电话出现了或者电报出现了,改成电话或者电报了,不能认为这是多大的创新。因为发明电话、电报的不是银行家。如果银行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电报,我认为这是金融创新,但不是他们发明的。他们只是利用了更高科技的东西而已。为什么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变得好像更复杂一点。是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方式太直观、太快速了,并不仅仅传递文本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等等一切的信息,还有社交链的信息,全都可以通过电脉冲信号的形式迅速的在世界各地传递。这种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方式跟过往是截然不同的,给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但实际上这只是金融不断前进的本能。

  我觉得有点不太同意,好像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我觉得两者不是割裂来看的,两者是互相融合的过程。可能是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转身慢了一些,催生了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是给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切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会。长远来看,它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这是我对互联网金融的简单理解,也是回应刚才两位嘉宾的意见。

  关于监管,反正有标准答案,就是划底线,不设上线,给行业留下足够的空间,避免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觉得这个太虚。重点应该是三点。第一点应该是有一个准入门槛,它的意义就是杜绝欺诈。当然,这个门槛的设计要艺术一点,不能简单的一味抬高,变成只是传统玩家的游戏。因为这个没有意思,鼓励创新也不能太低,低到任何想欺诈的人也能进来,这个过程是需要艺术的,是需要研究,是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好像说大家都在催监管,但迟迟出不来,监管也有很多需要做的功课。当然,这个门槛也不仅仅是注册资本金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包括从业人员的资格,包括系统的安全性,这些都可以作为测试。当然,还有很多我想不到的东西。

  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资金的监管。目前P2P借贷服务行业里面出现的最直接的风险就是虚构交易以及资金的挪用,还有就是所谓的自融,相当于是变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是非法集资。怎么把资金监管切实做到位,银监会是怎么想的,这是很重要的。监管至少要把进和出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卡住,这就能很好的避免非法挪用资金的可能性。至少对于小额分散的平台来讲,可能性就很低了。对于大额的来讲,变相的还有空子可钻,对大额是不是进行子账户间的认证,这是需要探讨的。在监管不太大伤害交易效率的情况下去解决资金流向的清晰和真实的性质,这是第二层要做到的。

  第三层要做到的是教育,教育不是制度,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普惠的概念,就是进入门槛非常低的,就是1块钱、50块钱、100块钱也可以投资的事情,不应该设成一个制度。就像黄律师强调的,我很同意,它不应该是一个制度,它应该是一个概念、一个理念。我前两天在人人贷一个线下活动的现场跟用户讲我不希望你们拿着任何一个人拿着全部的可投资资产在我们平台上投资,最多不要超过50%,甚至不要超过30%。我作为一个平台团队成员这样跟用户讲是为什么?就是任何一个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种理念应该建立起来。正是因为中国长期的银行体系被国家背书,导致了大家没有这样的理念。再加上有一个无风险的渠道,大家把钱拿出来需要很强的刺激,导致很多人的动作会有变形。就像之前的旺旺贷。在我房子和车全部搞定的情况下,有200万的现钱,拿出50万、80万亏掉了,我不会去维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去维权?是因为不但有人把钱全部投下去了,甚至是借钱投资。所以对行业的教育是需要我们一起进行的。

  我觉得股市的合格投资人的教育就做得不是很好,这种教育希望在P2P借贷服务领域能够做好,让大家不要盲目投资,要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在哪儿,而且要把自己的投资做合理配置。任何一个P2P服务机构,只要你的用户能够把你看成比较重要的资产配置对象,你就应该足够满足了,你没有任何道理要求用户把他的所有钱都投到你这里来,这是不对的。我觉得监管把这三件事情做到了就很好了。

  左文辉:一方面监管规范要监管企业,另一方面要教育另一端成为理性投资人、合格投资人。

  王总给我们介绍一下投资机构对监管的诉求和考虑。

  王云峰:首先我很认同杨总说的教育投资者的过程,非常重要。现在这个行业让投资者觉得很多公司都在宣传我们的资金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至少说法是这样,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因为高收益就有高风险,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知的事情。至于主持人说到的监管的问题,对投资者的教育最重要。

  左文辉:有请宜信的刘总。

  刘大伟:刚刚胡博士、黄律师和杨总已经讲得非常全面,给我留下的空间不大。

  从监管上来讲,明确银监会分管P2P之后,各种调研和座谈非常多。可以看到监管层在积极地了解这个行业,了解其中的业态、风险以及挑战到底在哪里。

  第二点,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红线原则,比如资金池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些机构为了自融的目的做P2P业务,这跟即有的法律法规是完全相悖的。随着互联网金融P2P的发展,对于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在很多名词上要重新考虑它的界定,它的边界是否需要进行重新调整,比如对于非法集资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的边界是否需要做出调整和变化。

  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讲到投资者教育。

  左文辉:三位平台老总都提到监管的诉求和监管的重点。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目前来看,基本要做到的就是红线不能碰,这是基础。二是平台的系统安全和规范,也就是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风控水平。大家都提到一点就是投资人教育。我们零壹在下半年也会推出《P2P投资人手册》,希望可以对行业的投资人教育尽到微薄之力。

  下面请胡博士跟我们分享一下监管的思路。

  胡吉祥:大家已经谈得比较全面了,我也是回应一下大家的问题。杨总谈到互联网和金融的关系,谈得非常完善。

  黄律师和刘总都提到了立法,业界有这么好的认识我非常高兴。在众筹的发布会上我就提到了这一点,非法集资这个概念十年前就有,而且是带有很强烈计划色彩的术语,是在计划经济和金融管制的年代才存在的。我也跟高法和公安部的同志聊过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在众筹上更加明显,并不是证监会能解决的,而是要在法律体系上更好的完善。我们如何界定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间接融资概念,包括要取消这个罪名,也是很多学者呼吁的。我们要给行业从业者制造创新的土壤,不能总是让他们在非法集资的大棒下胆战心惊的创业。从法律的角度一定要为创业者提供土壤,这是非常正确的。

  提到投资者教育,大家首先要打破

  最后一点可以跟大家分享,当时我们在内部以众筹为例进行探讨,这么高的风险,个人投资者又是丰富脆弱的,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挑战。我相信这也是监管规则没有出台的原因。确实是很难调和的矛盾,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这也要感谢行业从业者的理解。我有一个从研究角度的思考,我们谈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我们到底怎么理解呢?是一定要每个人都参加高风险投资吗?我跟一些业界投资者交流的时候,我认为不是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大家一方面说风险高,设立投资者门槛。如果风险低,是不是一定要自己亲自投资这么高的风险呢?投资者既没有意识,也没有甄别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普惠金融是让小微企业和小投资者都享受到金融服务,个人将钱交给专业的投资者和平台,参与P2P平台互联网金融投资应该是更适合普惠金融原本意义的探索方向。

  左文辉:我们刚刚从黄律师的观点开始讨论了监管的思路,黄律师对各位嘉宾的表述有没有不同意见。

  黄才华:应该说大部分意见都是同意的。

  左文辉:小部分是什么?

  黄才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左文辉:会不会有失公平。

  黄才华:对,是不是有一定冲突。胡博士也有一定这方面的考虑。

  对于P2P来讲,它不是传统金融概念的投资平台,它本身就是互联网的,有点像草根的感觉,大家一块去玩儿的。我觉得更多是要侧重于保护放贷人,而不是更多的保护股东。因为参与

  第二点,我想再补充一点关于投资者教育。我接触过一个私募基金,涉案金额达到十几亿,投资人达到六七百人。最后大爷、大妈的投资非常不理性,很多投资都是没有进行很好的征信,最后老总跑了。这对投资人投资风险的揭示、投资意识和技术层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刚刚刘总也提到非法集资,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十几年了,现在是不是要进行调整。从现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来看,对非法集资是趋紧的,他们非常关注。目前非法集资的门槛还是非常低的,非法吸储20万,非法集资诈骗10万,企业是乘以5倍,

  第四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左文辉:我们刚刚聊了行业发展的挑战,也聊了监管的政策。挑战和不确定性恰恰是培养伟大企业的土壤。我们接下来一起畅想一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机会和新机遇在哪里。

  杨一夫:我觉得新数据的应用是很大的机会。

  微观一点讲,微信可能是一个大的流量入口资源,将来各种应用综合在一起,现在为什么一些大企业都开始玩儿硬件了,比如小米在狠狠的推它的路由器,这都是在找下一个入口。在这么多的衍生、集合性创新、入口资源软件的时代下,其实就是产生大量的新生数据。这些新生数据还远远没有很好的被利用起来。都不用说里面那些非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也有很多没有用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利用这些新的数据进行风险定价、风险控制,这是触及到金融核心本质的变革。而且它背后很重要的代表意义是说只有这样做了才有机会给用户提供更加公平的金融服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你不了解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当然,保险的本质也是拍大数,如果拍大数拍的太粗糙,我没得过什么大病,我50岁,健康险就是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势必导致身体更好的那些人会替病怏怏的人背成本。现在很多新生数据已经开始应用,国内一些保险公司也还是用健康手环的方式介入APP,可以写一些小的条款,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你的健康情况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再拍价格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人,这个时候就可以提供更公平的个人金融服务。

  回过头来,又回到互联网金融上,这也是符合互联网精神的,公平性本身就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在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对自己数据开放的心态不够,这些数据跟真正的理论界的结合又做得比较差。这个就是一对矛盾。我觉得遇到的挑战和障碍都有很多,都需要不断克服。我觉得核心还是利用好新数据。

  王云峰:P2P可以不光是金融服务,有可能他的车闲置两天,有一个人需要,通过这个模式转借出去,也是P2P。

  左文辉:P2P的衍生不光是个人借贷,还有很多交易结构。这也是我们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四川县维稳办副主任遭报复枪杀(图)
  • 体育世界杯-西班牙0-2智利 卫冕冠军连败出局
  • 娱乐黄毅清暗指掌握黄奕密会富商视频证据
  • 财经煤老板抛楼疑因资金链断裂 撤出或超百亿
  • 科技亚马逊推首款手机:四镜头实现3D
  • 博客央视郭振玺案谁是涉案女主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亚洲大学排行中国18所大学入选百强
  • 水皮:习近平经济学渐行渐近
  • 沙黾农:新股发行的利空已被渐渐消化
  • 陶冬:中国房产泡沫和其他国家不同吗
  • 慕容小散:竹篮打新一场空?
  • wu2198:最易中签的打新方法
  • 李锦:内部人控制是国企腐败的原因
  • 沙黾农:“小散打新”如“竹篮打水”
  • 叶檀:债券市场的庞氏骗局
  • 冉学东:细品今日发行申购的四大金刚
  • 清议:货币超发不是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