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碳排放市场政策敏感性高 存在不确定性

2014年06月09日 16:3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第五届地坛论坛”于2014年6月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碳交易主管何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五届地坛论坛”于2014年6月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碳交易主管何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地坛论坛”于2014年6月9日在北京举行。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碳交易主管何毅在演讲时表示,碳排放市场政策敏感性高,存在不确定性。

  何毅称,碳排放市场有三个特点,第一就是政策敏感性高,目前稀缺性完全由政府设计,这个政府的政策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政府有很多调控手段会调控政策,政策连续性不是非常好。这是捕捉市场趋势相对分析的难点之一。第二筹码集中度高、流动性差。筹码集中度高,我们对这几个市场进行分析,大概市场前十家企业拥有配额占到市场总量配额60-70%,大量筹码集中到这些企业里边,他们对碳交易工作的理解,他可能今年配额有冗余,我要为明年发展留有空间,我的配额不一定卖。掌握巨额筹码这些企业本身对这些市场不是积极参与者。所以价格一个市场可能一天少几十吨、几百吨,这是我们分析的难点。最后一个就是信息可得性差,不管企业的基本面数据,我们能拿到总的成交量、成交价之外,你怎么跟踪你每天这个由谁完成。

  以下为演讲实录:

  何毅:大家下午好,我是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何毅,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

  刚才听了李所长和黄部长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评述了目前我国的碳市场以及目前期货市场的一个现状。我肯定讲的内容不会那么高屋建瓴,我希望用一些我们企业应对碳交易试点的情况下,讲讲我们华能集团做了什么以及我们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的一些探索。

  讲一下华能集团的基本概况,华能集团是目前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发电企业,截至2014年年中,目前总的装机容量达到1.4亿千瓦,这里大概有80%不到,大概有1.1亿不到的装机是火电装机,截至今年年底我们可能就变成全球最大的发电企业。目前我们在五市、两省对七个试点地区当中的六个,除了深圳我们都有在运营的火电厂,我们总的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占到集团火电装机1/7的比重。我们公司是10年成立,是华能集团一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目前我们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包括集团内部以及外部的减排项目包括原来的CDM还有CCER项目开发,目前我们还有一个节能服务的业务。

  首先我讲华能集团碳资产管理实践这么一个话题之前,我讲讲为什么我们集团会采用后面我讲的管理模式。首先这里又回到2012年前,当时我们可能关注更多是从碳市场来讲,对于我们中国最直接就是CDM市场,对于我们集团公司主要的参与方就是一些新能源类的企业,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等。对于这些项目公司而言,尽管CDM整个开发流程非常长,环节很多,但是对于我们项目公司而言,我们只需要关注两个环节,一个就是把我们项目开发委托给一家公司,第二就是把我们以比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国际买家。我个人认为在国内无论是对于有项目资源减排企业来讲,内部企业做碳资产管理或者是外部企业做碳资产管理可能有一些差异,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者是他的意义和必要性来讲都不是那么强烈。那时候我们专门对比过国内有专业化的碳资产公司的集团已经没有了,我们对比CDM收益和注册成功率,我个人认为没有太显著的区别。那个阶段实际上整个项目开发,整个CDM项目管理,那时候不管是内部集中管理和外部松散化管理都没有本质区别。

  现在不同了,现在从13年中国是碳交易元年,我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我们要应对的工作就非常多了。主要分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于一个项目公司来讲,首先项目公司有两类,一类是我们的火电企业,在试点地区内火电企业,他可能有以下四方面工作,一个是配额申报,配额申报里有很细的碳盘查排放报告编制,邀请第三方认证,以及我们进行产量,企业调整导致的配额的补充申报等等有很多的事情。对于履约来讲也是如此,如何在市场捕捉一个市场低点,以比较低的成本完成履约,或者是配额的企业如何在市场高点出手,这是摆在企业面前非常重要的几项工作。说的更远一点就是配额以及减排量的一些头寸配置,目前我们只允许现货交易,未来可能也会有期货交易,可能也会有大家探讨目前没有落地的比如抵押融资等等。还有减排项目的开发,如果通过各地的抵消规则,确定我们的来源量,对一个公司这个工作量比CDM来讲内涵和内容来讲都是大幅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集团从去年开始认识到应对这些工作有非常大的难度。我们从去年开始,就推出碳资产综合管理的思路,由一家综合管理专业机构来代替项目公司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碳资产。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后面讲的一系列的工作的大的背景。

  在目前的碳交易试点一个大政策背景下,我们集团开展几个方面工作,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最重要就是制度建设,对一个中央企业来讲制度是开展所有工作的最基本的保障。我们集团公司从去年春节华能集团率先颁布一个内部叫温室气体减排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明确四个统一原则,第一原则就是统一制订温室气体减排规划,我们公司为华能集团制定短期、中期以及2020年长期减排规划。第二叫做统一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我们所有试点地区电厂和非试点地区电厂,整个数据报送的频度都是统一。第三就是统一开发自愿减排项目,延续以前CDM项目的模式,都归碳资产公司进行开发地最后就是统一交易排放配额和自愿减排量。除了集团顶层制度设计之外,目前集团公司内部二级单位也在开展碳资产管理建设。有了制度的保障,2010年成立专业机构,四个统一,统一给碳资产公司做以上工作。

  有了以上制度保障,我们开展第一项具体工作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我们13年集团公司设立一个科技专项课题,专门支撑碳资产公司对六个试点地区内的十个排放企业组织开展了碳排查工作,都是在政府组织碳排查之前我们完成了自己的碳排查,对自己的排放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对我们整个排放企业领导对这个事更深入的认识,通过碳排放工作找到了一些优化报送数据一些策略。我们向中央企业不会有虚报瞒报,国内的碳排查很多标准对企业来讲有一些合理化的报送和策略。大部分的碳排查的一些数据我们有实测值,但是有一部分我们没有实测值。今年集团公司已经下文要求在全系统,整个华能非试点地区之内将近有100家火电厂,今年全面开展碳排查工作,费用由电厂自己承担。我们这个工作也是为未来无论是十三五甚至有人说明年就会启动全国碳交易,从这个数据提前摸清底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碳排查更关键一个就是数据报送优化策略的研究,在华能系统内部六个试点地区,目前针对国家颁布碳排查标准都在做优化数据策略的研究。还有一项工作做的非常早,今年集团正式开始建设温室气体数据报送系统电子化的智能系统。每一个电厂的碳排查不按年度报送,而是按照月度,从企业生产过程当中,自动智能把碳排查所需要的数据摘出来,辅助跟目前没有的数据加进去,我们可以实时按月度掌握目前十家排放企业,碳排放的情况,做好应对履约的工作。

  第三块项目开发,在座很多是以前经历了CDM大跳水的体会,很多人对碳市场有了新规定。国有企业很多原来做过CDM项目的项目业主,集团有关领导对CDM市场有阴影。你跟他说我帮你做资源减排项目,很多人心里阴影挥之不去。我们实际上自己集团内部开发这种减排项目,有减排项目的需求实实在在存在。大家把这个市场看淡的原因,不愿意掏钱的现状,我们集团去年开始做了建立自愿减排项目开发专项资金。每人可以支持开发30-50个项目。目前已经在开发广告里的项目已经有60个,今年年底我们预计不到100也是接近100的数量。总体来讲我们一个大的原则就是所有有减排产生CCER可能的项目就是全力开发。

  第二个工作就是自愿减排项目,自愿减排量内部调剂系统。我们个项目可以用在这几个省,那个项目可以用那几个省,每个减排量的时间各不相同,我们到底是用哪个企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目前建立一个所谓内部调剂系统,已经建立一套规则。在基于六七个试点地区抵消规则,你的减排量应该来自系统内的项目,这是通过智能化内部调剂的规则来完成。

  还有一个外部项目开发,2011年的时候华能集团设立一个华能碳基金,有五千万规模,市场化发行,专门去投资CDM项目以及目前的CCER项目。这个平台是我们华能集团投资外部CCER的一个平台,我们也会去寻找一些经济性比较好的外部项目进行开发,用我们基金的平台,这样为华能集团储备足够的用于抵消的CCER。

  第四个工作就是排放履约,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延续之前大概一年时间,排放配额分配有利政策争取。说有利政策争取感觉是不是央企走很多后门,不是。本身七个试点地区在制定政策过程当中,就在跟很多排放企业、利益相关方进行多次多轮的意见征询,其实碳配额也是第一次在国内做,这个过程当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华能集团碳资产公司积极参与了七个试点地区的过程,我们积极回应政策当中我们认为不合理的很多地方。我们也会政府合理化的建议,有的建议被采纳,有的建议不被采纳。我们初步统计,目前通过我们的政策建议,为集团内部赢得配额应该来讲也是非常显著的数字。配额有利政策争取是我们之前一年时间非常努力做这个工作。

  第二个工作就是试点地区之内十个火电企业提供交易服务。尽管交易帐户在我们手里随时可以进行交易,我们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我们内部也是有一套管理制度,审批流程。目前我们向每一个排放企业提供一个交易策略。上海某一个企业,我的交易策略是什么,我以什么样的价格以上可以出售配额,以下可以购买配额,对我们交易配额进行审批,审批同意就可以对我们公司开展交易工作的授权。授权内,我无法向他上报,自己可以做。我们目前六个地方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有缺口,有的地方有盈余,有的地方缺口小,有的得到盈余大。我们在各地的交易策略不一样,我们的交易方式,有的在二级市场操作,有的在一级市场通过直接寻找对手方或者是用一些很创新的方式,比如在用一些不同年份配额的互换,采取各种方式满足自己企业出售、赢余、购买缺口需求。履约工作对我们基本上已经比较圆满的结束了。

  最后比较小的就是能力建设与资讯服务,首先要能力建设领导,能力建设专业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工作,能力建设减排项目单位,我们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我们在华能集团内部建立了微信的咨询平台以及月度的工作简报。还有针对大范围华为集团内部四家上市公司,分别做了碳约束报告,目前跟社科院做的碳市场蓝皮书。

  以上五个部分就是华能集团内部开展一些工作。最后想花一点时间讲讲目前我们对市场分析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刚刚起步,谈不上什么经验,就是感悟。

  目前我们知道要捕捉市场走势非常难,咱们不管几个市场,有的市场可能成交相对活跃,有的市场成交清淡,市场捕捉趋势很难。你的基本判断来自什么样的分析,我提提我自己认为这个市场的一些特点,跟所谓传统的证券市场的特点,第一就是政策敏感性高,目前稀缺性完全由政府设计,这个政府的政策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政府有很多调控手段会调控政策,政策连续性不是非常好。这是捕捉市场趋势相对分析的难点之一。第二筹码集中度高、流动性差。筹码集中度高,我们对这几个市场进行分析,大概市场前十家企业拥有配额占到市场总量配额60-70%,大量筹码集中到这些企业里边,他们对碳交易工作的理解,他可能今年配额有冗余,我要为明年发展留有空间,我的配额不一定卖。掌握巨额筹码这些企业本身对这些市场不是积极参与者。所以价格一个市场可能一天少几十吨、几百吨,这是我们分析的难点。最后一个就是信息可得性差,不管企业的基本面数据,我们能拿到总的成交量、成交价之外,你怎么跟踪你每天这个由谁完成。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开展分析比较难的地方。

  目前市场分析是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基本面分析法,目前我们用的最多就是配额供求的分析方法。国内配额分配政策就是把排放强度跟能源使用量基于实际或者是基于基准交叉出四个分配方法。我们自己分析出一个结论,不一定对,我们感觉这些历史,排放强度基于历史法的这些分配行业,我们进行配额、供求方面分析,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开展,误差相对少。排放强度基于基准分配的行业,整个分析是非常难,很难去掌握各个企业的基准。最难的就是比如上海的电力行业,他是排放强度基于基准,能源使用量基于实际,这是难上加难。难的话我们有很多办法,具体中间过程不讲了。我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我们进的分析里面最主要就是变量替代法,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碳排放量,我们拿不到具体碳排放量的数据,我们会用这个企业当年或者是历史年份的产量数据做一个变量去替代碳排放量进行分析。这时候我们从统计可以拿到很多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13年某一个行业产量比09-11年历史水平,比如上涨10%。但是我们能不能得出个结论这个行业配额缺10%呢?这个不是。我们还是需要把10%的产量增长当中由新增产能导致产量增长数据摘出来。这里面还有非常多更细要去替代的变量要去分析。

  还有一个我们在分析过程当中,有一个体会,我们分析他的结论和实际结论对比的时候发现,通常企业配额亏损情况好于我们的分析,这很正常,每个企业会争取有利政策。有时候我们的分析做很多保守性假设,这是我刚刚讲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没有太好的办法。

  还有一个基本面分析法里面配额上限和下限的分析方法,上限就是边际减排成本。你这个分析方法理论是一个配额上限,价格上限,这个方法对你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指导意义大的是配额下限,就是我们所谓CCER的开发成本。根据目前市场运行走势的对比,我们摘出几个来跟大家简单谈谈我们分析之后的体会,第一就是传统的技术分析法,我们个人测试之后感觉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拿均线法测试,如果价格在均线之上价格会涨,反之价格会跌。我们从分析来看,深圳、天津、湖北我们的分析是胜率高于50%。这个均线法对于市场成交量比较高,市场交易相对比较有连续性市场捕捉比较好。拿深圳来讲,我的收益达到59%,湖北达到52%,不光胜率高,每胜一次,零亏差也是正的。均线法就是北京、上海、广东的测试项目不太理想,这个结论并不重要,不代表未来这个方法适用不适用,只是谈谈个人的体会。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非参统计方法,计数法,我们判断前五日收盘价大于或者小于前一日收盘价的次数。当上涨的次数大于等于4时,认为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当下跌的次数大于等于4时认为市场处于下跌趋势。计数法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举例,正在测试更多的非参方法。我们没有拿这个分析做任何投资的参照,我们只是探索一种方法,大家不要用这种方法作为投资的决策。

  还有就是类威廉指标,这个指标我们市场的分析和他的结论也是测试结果比较明显。湖北市场每日成交量比较大,比较稳定,这个市场成交日只有30成交日,类威廉指标是成功率达到63%。整体来看对于短线趋势捕捉是比较难的难点,未来我们还会随着交易总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会继续测试我们目前在用20多个模型,我们会测试他对这个市场未来趋势的捕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碳市场公司会发一支这样的基金。我们跟我们旗下证券公司探讨,包括信托公司探讨发一个碳基金的可能性。我们考虑未来发行几个市场或者是锁定某个指数,按照一定比例均衡配置碳指标的基金,这个路很长,可能是我们需要探索领域。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非常不成熟的内容,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黑龙江安达市快餐厅爆炸案疑犯被抓
  • 体育NBA总决赛-詹姆斯35+10热火1-1马刺
  • 娱乐黄海波致歉称不复议:错已至此一心改过
  • 财经国务院为何点名这些省长市长开会(名单)
  • 科技苹果公司股票一拆七:股价创一年新高
  • 博客黄啸:永不消失的照片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考生:考不好就出去打工 试题 直播
  • 金岩石:“定向降准”与股市拐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放弃对股指的执着吧
  • 龚蕾:从巴菲特午餐看全球经济
  • 张化桥:股票市场的游说者 你们错了
  • 顾虹儒:四大信号支撑下周市场走强
  • 谢百三:房产限购由地方政府定是谎言
  • 高善文:中期通胀压力不大
  • 艾经纬:图解房地产之房价谁决定?
  • 时寒冰:欧央行负利率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