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游”之辩:只闻引客 哪有赶客一说

2014年06月09日 10:59  财经国家周刊  收藏本文     

  很少有人意识到,深夜的香港出入境关口,往往比白天更忙碌。

  位于香港与深圳交界的皇岗-落马洲口岸,自2003年1月23日24小时旅客通关政策启动,已日夜无休地连续运营了4000多天。在午夜至翌日清晨6点时段,由此处入关的旅客也日均高达17000多人次,而在周末或公众假期,这里的平均人流量甚至能超过3万人次。

  据统计,2013年有5400万旅客访港,其中内地旅客占比超过七成。由此带来的旅游业消费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但这种“双赢”局面正面临考验。5月27日,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曾在某闭门会议上讨论过是否须控制访港内地旅客人数的问题。

  另类“个人游”

  钟耀明(化名)曾服务于香港入境事务处一线岗位。他常常负责晚班,并在每一位内地访客的旅行证件盖上一个“落马洲[入]”的红色章印,“最多的时候,我一晚上要盖4万多内地访客的证件”。

  每天数千上万次机械化的盖章动作,他的手腕已有了较为严重的关节炎。直到2013年3月,特区政府把入境盖章简化为发一张小小的入境标签,情况才有了改变。“现在关节稍微好些了。”钟耀明扭了扭手腕,关节骨处发出“咔咔”的响声。

  2003年“个人游”开放后,内地访港客人数急剧增加,入境事务处新聘的队员数量也随之猛增。至2014年5月,该事务处全体职员达到7089人。

  钟耀明在2013年升职为入境事务处主任,虽然摆脱了每日机械化的盖章程序,工作内容却比从前更加繁琐:除了一般性质的行政管理,他还参与入境人事、跨境婚姻等相关工作,甚至侦查伪造证件的案子。

  近段时间,他正忙着手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检控持内地往返港澳通行证滞留在港的非法劳工,这其中不乏被香港人称为“北妹”、“北姑”的性工作者。钟耀明的团队不负责缉拿这些非法滞留者,但他的决定却能影响她们的人生轨迹。

  虽然每年都在加强排查力度,但2013年,被入境事务处检控的非法性工作者仍有1344人,仅比前年略减111人。未被入境处检控的非法性工作者数量则数倍于上述数字。

  选择另类“个人游”的,当然还包括一度数量猛增的赴港产子的内地孕妇。香港特区基本法规定,凡在本港出生的婴儿,无论父母是否港人均自动拥有香港居民身份。2003年“个人游”开放后,大量双非孕妇(夫妻双方都非香港居民的孕妇)赴港产子。

  2009年,在香港新增的8.2万人口中,有3.7万源于内地妈妈的胎腹。2011年,香港新出生的9.5万婴儿中,4.4万来自内地。

  供需关系造成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在香港,供职于私立医院的初级产科医护人员年薪能达到35万港元,约为香港居民年收入的中位数(18万港元)一倍。为了高薪而转去私立妇科医院为内地孕妇服务的医职人员在增加。

  冲突于是产生。“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0,000养育双非儿童吗?”一则颇为有名的反“双非”孕妇广告煽动性地写道。大量香港孕妇开始抱怨内地孕妇抢走了她们的公共医疗资源。

  2012年3月,港府采取优先照顾本地孕妇等措施,想将内地妈妈数量控制在3.5万左右。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此后的9个月里,发生了上百起内地孕妇冲关、冲击医院急诊室的事件。甚至出现在口岸处产子的情况。

  2013年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全面禁止双非孕妇赴港生子(下称“零双非”政策)。

  “零双非”政策实施后,香港私立医院内地预约生产的孕妇产科手术数量直线下降。以往一间医院一个月可以做到3000宗分娩个案,现在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如今仍然能够留在香港产子的孕妇也多是“单非孕妇”——丈夫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或者拥有其他国家的护照。而1.6万“双非”跨境学童的读书名额却悬而未决。

  商界之声

  梁振英透露曾在某闭门会议上讨论过是否须控制访港内地旅客人数的消息一出,一天之内与“个人游”有关的股票纷纷应声而落。零售商“莎莎国际”下跌近5%,“卓悦”和“周大福[微博]”下跌近3%,“六福”跌1%,这些企业的市值瞬时蒸发逾百亿港元。

  受到波及的还有九仓系财团。九仓旗下的两大购物中心——海港城和时代广场往往是内地游客前往香港的首站。位于海港城的国际名牌香奈儿[微博]旗舰店,常常挤满了大声说普通话的内地旅客。

  国际投行美林美银报告说,海港城近50%收入、时代广场约35%?40%收入均来自内地游客的消费。若内地游客量下调20%,两家商场的销售总额至少要减少8%?10%。

  据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有财团领袖听到可能削减“个人游”人数的消息后,“惊讶地跌倒在地”,直言政府若真的考虑该意见,必然会极大影响香港经济。“从来只闻引客,哪里有赶客一说?”周大福主席郑家纯也因此忿忿。某种程度上,“个人游”政策是拉动香港经济的主要推手。

  2003年,香港经济疲软,彼时要务,在于打通内地与香港经贸往来的“任督二脉”,于是“个人游”政策当年首次开放。随后,从一开始只针对北上广等9大城市,到如今面向全国49个城市普遍开放,且每年平均新增4个个人游城市。香港大财团也得以自旅游、零售行业入手,提振经济。

  统计显示,自2003年起,内地游客在港购物消费额逐年上升,2013年更接近1700亿港元,占全港整体零售业销货额约1/3,比10年前增长5倍多。而针对内地游客需求而开业的商铺如莎莎、卓悦等,10年之间销售额更是激增15倍。

  不过,在“个人游”影响下,香港核心商业区的店铺租金与房租也长期高企不下。

  香港知名媒体人杨昕韵说,削减两成“个人游”人数,数据上看来最多只令香港GDP总量减少1%?2%。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香港服务业的信心会因此受到打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湖北校园劫持案回放:教师官员接力换人质
  • 体育皮尔洛将退出国家队 德国首发撤厄齐尔
  • 娱乐独家:黄海波拒绝母亲请律师 称想静一静
  • 财经博古孙女解华润起家史:陈云给两根金条
  • 科技中移动酝酿下半年4G降至600元
  • 博客马未都:我写的高考作文能得几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校用粪便泼墙拦学生买零食(图)
  • 易宪容:高房价是恶性的财富转移机制
  • 沙黾农:今日在平平淡淡中选择方向
  • 陈思进:美国老百姓为何不愿买房
  • 叶檀:央行与投资者保护基金赚了多少
  • 张化桥:中国必须加息而不是减息
  • 陶冬:负利率难救欧洲经济
  • 沙黾农:重磅利好将逆袭A股
  • 皮海洲:官董撤离 独董能否独起来
  • 许一力:中信证券为何深陷泄密门?
  • 苏鑫:2014年房价将呈大U型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