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耀:企业家精神推动制度公益发展

2014年04月21日 17:5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改变的年代:现实与远见”于20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图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趋势对话: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公益》论坛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改变的年代:现实与远见”于20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图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趋势对话: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公益》论坛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公益》分论坛中表示,中国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慈善家推动着制度公益发展。

  以下为王振耀发言实录:

  我跟冯仑认识31年,那时他太小。他后来做企业家精神,我后来做制度公益,我们俩恰恰走了两条路,但80年代我们都是一路人,都在推动改革。

  接到这个题目之后我特别感动,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绿公司年会中第一次是这样的论坛,标志是什么?绿公司也好,整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也好,一个转折点来了,我很看重这个论坛。

  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世界上谁能建政治中心?谁能建全球的金融中心?希特勒建不了,斯大林建不了,任何一个政治领袖完成不了,任何一个企业家也完成不了,但是有企业家精神的慈善家做到了,联合国[微博]总部放在哪?原来就在旧金山前,洛克菲勒家族听说了,走关系、活动,捐赠,弄到纽约去了。慈善让政治中心变了,改造华尔街,现在在世的,戴维洛克菲勒为了这个做了二十年时间,让华尔街50年代做了一次大的改造。

  现在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慈善家,有企业家精神的这些慈善家是不是在推动着制度公益?是,但需要学者们来解读。现在在座的,冯仑说是我拖着牛总,其实人家自己早就定了。牛总的名片没有职务,报出来的都是前董事长,最后是老牛基金会的名誉会长,他刚刚推动了一件事,一月份,他出钱请美国慈善家到夏威夷开东西方慈善论坛,有一个慈善家告诉我说,进场以后看到好像半个华尔街来了,在美国社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中国慈善家到美国请客,闭门会议讨论两天,谁做的?牛根生先生。

  主持人:

  我们鼓掌不是组织安排的,是确实很好。

  王振耀:

  大家注意,这个论坛惹得美国慈善家说我们要拿钱再请中国慈善家。会议结果是老牛马上和鲍尔森签了一个协议,我出钱,鲍尔森组织团队来中国做环保,钱不一定很多,但是作用很大,都是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框架性的,安排中发,今天法国大使为什么来?牛根生先生资助了一个项目,建中法交流中心,其中有一个活动叫“50年建交,你们评评50个人,50年、50人,惹得法国前总理和陈竺对话,能不能两国联合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达沃斯,中法文化才有资格。慈善家用他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你们的力量是远远大于政府,远远大于一般的慈善家,企业家精神是完全可以全方位的推动一种变革。老牛和托尼布莱尔谈欧洲总理级的培训项目,又在合作,没有批准,他在不断做国际性的项目投资,外边没有多少宣传。

  大家觉得制度公益不好,股票捐赠税很高,老牛静悄悄在香港做信托,在全国领了个头,更不要说最早注册基金会,一家人都签字做捐赠。我今天想说的是,有企业家精神的慈善家,以牛根生先生为代表,可以推动中国进行更大范围的创新。

  我再做一次点评。我跟冯仑很坦率,老朋友。他们做的阿拉善我就在关注,非常艰难,但是干成了,干的很好,政府最后跟着他们调政策。王兵做儿童先天性救助,大病救助,民政部管的制度做的好,哪一年过一万了?

  主持人:

  一年做一万例收入,一年超过一个亿,全国最大的儿童心脏手术。还有孤儿救助,现在是国内最大的私募公益基金。

  王振耀:

  再做创新,比民政部做的活,民政部政府系统跟着他走。

  中西方论坛的一个项目,美国大慈善家找马行长商量,建慈善学院,准备怎么做,把比尔盖茨也牵进来,就在联合想创业,能不能用全球的资源做教育的改变。包括韩先生,他们都在不断想。

  我今天对你们五位的评价,你们做的比说的要多的多,但是要转一转,把你们做的意义说出去,还能发挥十倍、百倍的影响力。现在他们五位就是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公益的体现,他们就在引领中国,引领着全球。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引领全球就不得了,看看他们几位,特别是我最尊重的牛根生先生,他们做一种历史性的改变,但是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具有这种精神的慈善家。

  主持人:

  一说都高大上了,大家赶紧鼓掌。

  马行长现在是公益界的老人了,现在领导的壹基金是国内最大的专门救灾的公益组织,这是了不起的事,民间最大的救灾组织,所以谁家赶上点麻烦事,地震、塌陷,第一时间给马行长打电话。

  王振耀:

  做个广告,我过去是救灾司长,我在救灾司当了八年司长,壹基金的救灾其实是对整个世界救灾体系的改变,大家注意,美国没有这么大的民间救灾网络。政府怎么动,也没有民间动的快,他们的网络是全国性的,能想到的哪儿,现在突然发生地震、洪灾,他们的志愿者遍布全国,一有行动,壹基金立即启动志愿者网络,非常专业,立即能到现场。哪国政府再发达,也没有民间力量大。壹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出来救灾专业化的民间支持系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马媒称MH370调查或从头开始
  • 体育世锦赛-丁俊晖丢赛点9-10 2年后再一轮游
  • 娱乐41岁董卿被曝已有身孕 赴美待产会再回归
  • 财经中盐公司食盐专营攫取暴利:市场价高10倍
  • 科技新浪科技特别策划:中国互联网20年
  • 博客易中天:秦国变法是被逼出来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
  • 钮文新:发达国家制造高成本遏制中国
  • 周天勇:房地产税开征的四个要点
  • 朱大鸣:中国经济罹患高房价依赖症
  • 叶檀:互联互保控风险是封建连坐制
  • 说钱:中国在为34亿“城里人”建房
  • 许一力:IPO预披露如此可怕?
  • 张捷:从西方利率二元化认知中国利率
  • 陈思进:中国房价究竟有没有泡沫?
  • 高善文: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 连平: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风险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