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经济放缓有必然性 钱荒不是常态

2014年04月21日 10:04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上图为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上图为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与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讨论我国经济放缓的问题。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 陈龙:

  如果现在再往将来看,如银行的体验经验来说,可能是一个维持现状,可能就像您说的调结构,调资金配置的结构,维持现状,感觉有点紧的状况,怎么去看?市场上也比较关心。

  杨凯生:

  银行自身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转型,这个转型就是我们要继续地降低信贷资产在我们总资产中的占比,我们要增加其他方面,银行要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而盈利能力却可以持续增长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全靠信贷,是非常不健康发展方式,实际上也不可持续,简单地说?现在受到严重资本充足率监管,贷款增长速度那么快,资本充足率,怎么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在监管目标之内,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银行的体量比一般生产企业体量都要大,要在资本市场融资,在资本市场逐步成长过程当中有难度的,所以融资方式,当然现在出现很多新的办法,大家看到了,优先股这些办法都出来了,但是老是无休止地扩大规模,无休止地去融资,这个实际上难度比较大,一定想办法资产融资大行变成资产管理大行,信贷资产扩张走向资产管理的路子。

  马蔚华:

  我赞成凯生的观点,我觉得现在钱荒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常态。首先我们全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还是比较正常的。包括M2的增长也是比较正常。只不过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发生变化,非信贷比重,过去增长将近40个点,银行资产负债表,非信贷资产已经超过50%,单纯用信贷衡量资金紧缺,不是符合实际的。

  我们长期积累的货币总量是非常大的,中国央行[微博]资产全球数一数二、第一,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可能对经济放缓,往往把经济放缓归纳为是不是钱荒,我觉得当前经济放缓,比如说7.4%,大家很担心,我觉得第一是经济放缓,这是必然的,中国过去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全球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这样无限10%速度下去,因为增长这些因素都是发生变化。

  7%也不慢,我记得美国1995年GDP总量7.4万亿美元,从1995年到今天,美国经济没有超过3%的时候,中国2010年GDP总量达到7.4万亿,假如每年7%,很快就超越美国,速度不是问题,关键是GDP是什么质量,有多少技术含量,有没有竞争力,为什么我们信贷总量投放的不少,但是效益不高?就是我们在很多的产能过剩,很多的僵死(音)企业,造成僵死的信贷,缺少流动性、价值创造,所以当前叫做经济增长的换档、结构调整的镇痛,这都是必须的。现在考虑不是如何把GDP搞得多高,而是现在增长条件下,如何尽快结构调整,使过剩产能怎么消化,使GDP如何增加技术含量,使我们的资金加快周转,有更好的效益,所以我想中央去年的改革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

  主持人 陈龙:

  谢谢,所以你们都同意现在的经济增长只是放缓,其实还是健康乐观,只是调结构的挑战。那么刚才讲到了钱荒,所以想问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银荒、钱荒,银行间利率波动比较大,去年6月份,翻了好几倍,为什么有钱荒,不只是银行信贷业务决定。

  杨凯生:

  实际上在若干时点上,少数银行之间的清算,可能当时遇到了一定困难,所以需要从市场上融入资金,所以这样情况下,市场利率可能也随之上升了,我觉得这个恐怕将来也会是一个人们比较常见的现象,至于波峰是不是那么高,是另外一个概念,这个今后会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或者常态,只不过我们过去在利率完全管制情况下,在传统体制下,见的比较少而已,我认为在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是比较常见的东西。

  因为中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整个来说流动性不会有问题的。个别时点上,少数银行比如说由于资金时间错配等等,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需要清算的时候,碰到了一点压力,我觉得这个恐怕也是正常的,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督促,或者是这些银行今后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流动性管理,减少流动性风险,把资金错配的事情做得更好,水平提得更高,因为银行本身就是搞资金错配,无论时间错配还是利率错配,因此在这样情况下,恐怕还是相对正常的现象。

  马蔚华:

  钱荒两个概念应该区别,货币市场松紧程度,这个凯生刚才讲了,将来肯定是互相波动,是一种调节功能,应该是一种常态。另外,现在企业感到信贷紧张这个事,在结构调整过程当中,保持相对较紧的状态,这也符合实际,如果随便能得到贷款,他就不想调整结构,所以现在总量很大,必须把过剩的调整出来,没有一定的压力达不到这个目的,好的企业不会缺钱,需要淘汰的企业就应该缺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茂名窝案2年后重启调查 曾放过160多人
  • 体育曼联0-2无缘欧冠 阿森纳3-0 利物浦3-2
  • 娱乐琼瑶回应于正侵权:梅花烙传奇被“谋杀”
  • 财经花生油标非转基因遭疑 转基因花生未问世
  • 科技格力否认全员摊派销售任务:仅给中层
  • 博客李娜已成中国影响力第一女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
  • 张庭宾:未来3年80%富人将变穷人
  • 许一力:为何中产阶级总在流失?
  • 叶檀:中民投是中国摩根斯坦利?
  • 张化桥:企业界拚爹的经典
  • 苏鑫:2014年的摩天大楼魔咒
  • 海啸希望:解密刘鹤两次危机共性10条
  • 玄铁令:谈中国经济的明斯基时刻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叶檀:银行与支付宝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