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林:不应将农业转移人口视为社会负担

2014年04月19日 13:0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将于4月18-20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政府与市场”。上图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将于4月18-20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政府与市场”。上图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将于4月18-20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政府与市场”。本届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银行[微博]共同主办。上图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参加分论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对话讨论。

以下为发言实录:

  葛红林:可能很多人到成都旅游,成都这个城市是1150万,常住人口1500万。加上流动的人,作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对象估计在1600万。但是成都还有一个特点,大城市大郊区,40%面积是平原,30%是丘陵,30%是山区。导致山区像西部地区,丘陵像中部,平原像东部沿海。其实西部问题比较复杂,我对这个论坛还是很想来参加的。而且每次都是积极报名的。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央提出的总要求,必须进行治理城乡发展统一格局一体化。我们从03年开始城乡一体发展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推进的。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做好三个前提工作,如果没有做完或者做的不扎实,新型城镇化推进起来也会欲速不达。

  第一个是标准化的是对农村公共历史的欠帐。什么叫标准化?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其实我们国家有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国家教育部有一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补上,真正的补上要大概七八年,我们03年开始做,到07年左右就基本上补上了,到成都去没有一所落后的中小学,没有一个落后的乡村卫生院。

  明确农村的产权,农村的产权一定要明细好,确切办证。如果农村没有让他获得产权农村的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安心进城,会产生很多矛盾和后遗症,甚至难以收藏。我们从08年开始花30亿全面完成产权问题。

  衔接好城乡居民的保障。城乡居民无差异化的社保,极大减少无论是进城转移人口还是留在农村的养老后顾之忧,为新型化城镇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国家实行的新农合,60块一个月这个标准比较低,今年两会时候还提出来,力争将最低的农村养老金提到当地最低 养老标准。我原来在企业工作,在宝山区宝钢工作,当时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一个很成功的经验就是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我们把这个思路运用到农村里面,将产权明晰,这个是首要工作,户口放开,城乡放开,农民进程可以带着产权进程,改变土地换社保换户口的做法。我们干4年也没有农民蜂拥进入中心城区的现象。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将农业转移人口视为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不应该成为社会的负担。现在社会各界担心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化问题不好解决,甚至一些沿海城市讨论与西部地区分担机制,包括义务教育,但是我认为不存在分担问题。沿海城市应该将农业转移人口视为新型城镇化的二次红利。能够站稳脚跟的农民,他们通过工作贡献了劳动力的价值,缴纳个人所得税。他们的转移成本通过劳动其实已经解决,前者是低于后者的。这是第4个观点。

  第5个观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没有直接回报的项目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这个不能靠社会化投入,该政府做的一定要做。我这里有一个建议,健全更加经济可持续的城市投融资机制,该政府投资的必须有政府投资。此外增加乡镇建设用地的配置,改变很多地方当前急功近利将大多数土地指标配置到大城市的现象。

  第6个观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差别政策分类推进,这个听起来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在成都有新意。为什么呢?我们除了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之外还制订成都市村庄管理规定,进行差别化的管理,不同地方生产力不一样的。成都怎么解决?我们就制订技术标准进行管理。

  第7个观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尽快布局涉及法律法规修改方面的,我们现在已经确定了改革,但是碰撞了现行法律条款,建议充分发挥12个国家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作用。成都也是配套中央改革试验区。尽快体验在法律法规中并且推广。尽快安排一些试验区搞封闭式的,真正将实验和先行先试作用体现出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西宁书记系今年第8位被查省部级官员
  • 体育孙杨换教练!朱志根主动请辞张亚东暂接管
  • 娱乐大S生女儿微博报喜 晒婴儿脚印称平安
  • 财经北京南六环地价逼近3万元
  • 科技特斯拉CEO首秀:被过度消费的钢铁侠
  • 博客香港内地人:我看幼儿便溺冲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女学渣拿美国六大名校offer
  • 谢作诗:土地涨价要归公吗
  • 张庭宾:未来房产富豪会比房奴更惨
  • 朱大鸣:房地产泡沫为何谁都不敢捅破
  • 未世民:点评股市大V的各种说法
  • 叶檀:新一轮国企改革会不会再次圈钱
  • 许一力:从宋林案看国企为何油水更多
  • 刘杉:宏观调控之翠花上酸菜
  • Value:IPO批量发行到底利空了谁?
  • 江濡山:如何“认知”既得利益者
  • 不执着:不动产登记会触动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