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平:将管理会计与现有资格考试有序衔接

2014年04月18日 14:3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第七届中国CFO年会”于2014年4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调研员高大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七届中国CFO年会”于2014年4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调研员高大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中国CFO年会”于2014年4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调研员高大平。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大平: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年的“第七届中国CFO年会”,也很荣幸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我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是管理会计的背景。那么,管理会计我想大家都知道,它不是一个新概念,大家对此也并不陌生。但是,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管理会计的声音相对比较弱。这主要是源于实践的需求和指导实践的迫切性不是很强,通常中国经济被认为是以投资、以工业为主,更多是依靠投资和依靠外需进行拉动。但是,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继续深入,世界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和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的形势等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结构需要逐步转向以内需为主,更多的是依靠提升要素效益,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从依靠外部力量的刺激,转向驱动创新,内生增长的道路。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是通过利用信息有机的将财务与业务活动相融合,从内部管理方面创造企业价值,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大的市场环境方面的背景。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一下会计改革的背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紧紧地围绕着服务于经济财政工作的大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比如我们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和快递信息化等标准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得到了持续、平稳、有效的实施,而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中国会计理论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这一方面为我们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比较多,而服务内部管理决策是不够的,管理会计发展对比较滞后。为企业单位发展提供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切实地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因此罗部长在总会计师协会换届大会上明确的说,如果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推动中国转型,那么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加快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有助于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管理人才上水平,工作上上成绩,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它在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职能作用已经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我们知道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或者通过发布管理会计公告,或者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等广泛的推动了管理会计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国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少成功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欠缺,方法应用不够广泛,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为此,我们在今年年初发的、截止到这个月底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包括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

  我们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并行。第二个依据是我们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有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定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这其中包括着力培养早就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分别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主要任务。

  首先,我们看一下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它主要有四项主要任务,第一、要整合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第二、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第三、推动改进现代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物研究。第四、充分发挥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推动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那么,我们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方面就是要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方法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第二、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第三、鼓励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任务有五个方面。第一、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第二、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第三、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第四、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第五、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征求意见稿起草和小范围的意见征询过程中,有不少专家建议我们建立中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以更加有效的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反复的斟酌,目前的倾向是从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内容入手,将管理会计与现有会计专业资格体系进行有序的衔接,同时提出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为未来的发展留一定的空间。

  最后,在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主要任务有四项。第一、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者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第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这是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而设定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主要任务。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的建议。在上个月我们已经印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聘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的一个通知,我相信不知道在座各位是不是都见到这个通知了,目前我们收到的通知已经有相当高了。就是大家还是积极踊跃的报名的,如果还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各位,今天知道这个事情以后,我们也欢迎大家积极踊跃报名。

  第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和指引体系的一个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工作方法指引和管理示范。管理会计的指引体系它的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开展,准备在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体系。这是管理会计的管理会计。关于案例示范体系,我们已经开始与我们另外一个处室,人员管理处合作在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里面,集合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的里为大家建立相应的案例,以给大家起一个示范指导作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正在研究是把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里面是不是要增加管理会计知识的内容,现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我的介绍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刘汉与前妻法庭相见痛哭:最对不起你
  • 体育常规赛总结:权力交接 奖项预测:阿杜MVP
  • 娱乐赵本山:二人转香港照样受宠 别排挤韩剧
  • 财经高层批示严查华润掌门宋林遇阻被顶近1年
  • 科技互联网20年策划:我的第一次触网
  • 博客易中天: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信仰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雷人笔记本现“人不猥琐枉少年”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叶檀:银行与支付宝争什么?
  • 张明:新加坡有何独到之处?
  • 麒元: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
  • 解释系:再说“互联网金融”
  • 谢作诗:从王文志举报看国有资产流失
  • 鲁政委:“定向降准”系误读
  • 张明: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经济模式转变
  • 许一力:虚假贸易到底影响了多少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