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森:中国智库建立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去推销

2014年03月03日 11:51  新浪财经 微博
2月28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建院二十五周年研讨会”在深证举行。上图为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执行所长斯蒂文·奥尔森。(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月28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建院二十五周年研讨会”在深证举行。上图为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执行所长斯蒂文·奥尔森。(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办的“全球视野与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2月28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执行所长斯蒂文·奥尔森。

  以下是文字实录:

  【斯蒂文·奥尔森】各位上午好,我开始讲话,都会说“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要感谢主办方”,但是今天我其实是特别诚心地要来再次重复这样的一句套话,因为在昨天在曼谷我的签证出现了一些延迟,本来我以为我来不了了,但是有幸我今天还是赶到深圳来到这里,所以特别诚心地说我很荣幸来到这里,特别感谢主办方,也祝贺综合开发研究院建院二十五年。另外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歉意,因为我不能用中文跟大家交流,也许再过二十五年,等到五十周年院庆的时候我能够用中文跟大家交流,但是今天我只好用英文了。

  我们是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在华盛顿特区总部的一个研究所,花几分钟跟大家讲讲美国智库的体系。在全球来说,人们都普遍认为美国的智库体系是最具活力的,最令人信赖的,也是发展最完善的一个智库的体系。大家今天一起来思考三个基本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智库体系能够发展得这么成熟,第二个是美国的智库体系他现在的特征是什么,他的特点是什么,他的功能是什么。第三是跟大家介绍我在个人的一些观察,看看美国的一些智库体系能够给中国带来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是哪些方面。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美国的智库体系为什么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实际上要归功于这当中有多种原因,历史上美国的总统他们很多的竞选的演讲很多参考来自于智库的建议。九十年代的时候,里根总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演讲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句话,里根总统说“政府并不是解决方案,政府其实是问题的创造者。”所以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美国的很多这些政客或美国的一些总统也许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许奥巴马会多多少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这个确实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正因为认识到了政府有时候是一个问题的来源,也使得美国的政治体系相对比较开放的,他也能够去倾听到来自于不同方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另外美国大众来说,公民更愿意相信这种第三方来自于这些研究机构、来自于这些智库所提供的一些观点,他们对于这些研究机构和智库的信任度要高于他们对于自己的政客和政府官员的信任度。

  第三我们在美国有相对比较独立的专家的群体,这些专家群体对美国政治社会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更具有客观性的。美国的政治体系其实他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智库对于政府的影响方面也有了更大的力量,更大的空间,也基于这样的一个公民社会,也使得我们整个政治体制更加开放,而且在整个慈善事业发展力量,也使得我们的政治体系更加开放。为什么说慈善在这当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呢?因为在一个公民社会当中有一个更加发展完善的慈善事业,使得公民更愿意有一种责任感,有一种主人翁感要参与到美国政策的决策,对美国的大选也好,对美国政治公众的观点搜集也好,更愿意贡献他们的观点,他们也愿意做经济上的支持,做个人的捐助,来去帮助智库的发展。

  基于美国社会的这样一些特点,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使得美国智库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大环境。

  为什么他让人觉得特别可靠和信赖的?我们在智库这一方面来说他的创造力比政府更好。政府我们知道由于一些行政方面的一些局限等等,他在创造力这方面还包括一些他的创新方面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所以智库他在创新能力方面会比政府更好。另外在智库他享有的自由度会更高,他可以去比政府有的时候在有些方面有更大的力量去做到对于政策带来更加自由的一种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智库体系他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给我们公众大众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公正、独立的研究分析和意见的咨询,这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作用,不管是在国内的还是在国际的这些政策方面,他也帮助我们公民社会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政策。

  同时美国的智库也是在社会提供一个调解的结构,政府是一端,市民在另一端,智库他在中间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调停、调解的作用,在公民社会和政府机构之间提供一些支持,同时还提供一些独立的视角,而且提供一些有识之士政策的一些专业意识,同时也为媒体提供一些政治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在新闻报纸媒体都会听到智库的声音,因为如果大家讨论一个政策,比如说大家讨论奥巴马的医保政策,可能会有白宫来讲奥巴马的政策有多么好,可能共和党又有人说奥巴马的政策不行,这两者声音之间就会有智库的声音了,电台电视台就会找一个智库的评论员来说,你们一个中间的意见是什么样的,把两党的意见做一个均合,他是一个中立的讨论平台,在意见交流和讨论的平台的时候政策提供这样的一个讨论的平台,也是一个思维的网络,网络也是不同智库之间交流的环境,大家能够有更多的政策性的交流意见。同时智库也是可以挑战我们传统思维的一个来源。

  有那些方法和技术呢?大家都很熟悉了,对于智库的方法和技术来说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演讲、研讨会、会议、电邮、简报、公共的一些刊物、媒体的一些参与以及政府的一些参与。

  我们的智库有很多的类型,在美国有几种类型的智库:

  第一是学术多样化的智库,他是进行一些各种政策问题提供研究和分析,他们基本上是一种学术机构,但是他是一种大学的机构,但是没有学生的大学。他们做研究,而且在各个领域上进行一些研究和分析,然后来提供一些模型。

  第二是学术专业化的智库,他们也是很类似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他就不是那么广泛,他会比较专业聚焦于某一个学术、某一个学科,比如说经济学科或者是某一个领域,他们的资金来源也会比较单一,比如说像胡佛研究所他比较专著于某一个领域的研究机构。

  第三是合约研究和顾问机构,他大部分的分析研究都是为政府部门来做的,一般有政策的导向,他们依赖于政府的合约,他们提供政策的分析、政策的研究,往往这些政策分析会比研究要更多一点,大家要知道这一类的公司当他们做研究分析的时候,是政府外包的,是政府机构给他们的,这种基本上是保密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网站不会让你下载这些报告,因为是政府合约、政府行为,这个信息也是只提供给政府,网络上也许就找不到这个报告了,也许他有其他的一些报告,但是跟政府的合约报告就不是对外的。兰德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智库很多是为美国的政府部门做的机构。兰德是研究和开发的缩写,他们的分析范围很广,议题也很分散。

  第四,还有一些倡导型的智库,这种倡导性的智库要倡导某一种观点,他们会非常坦白,他们不会说自己很客观,本身他们就是一种倡导型,他们有自己的方向和观点,他很想去能够推动各种的政策意识形态、政党各个平台,超着他们所倡导的方向去发展,他们不会自吹说是多么地客观,他们是很有自己主观的意见,而且向着这个方向去推进。比如说美国传统基金会,他是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智库,他们是里根政府的一个脑库信托,他们确实就是要保留了自己一种方向。比如说美国的一个参议院金迪门,他是一个很有势力的参议员,他从美国参议院卸任接管了传统基金会的总裁,这一点很有意思了,你可以看到美国的参议员居然辞了参议员的工作去参加智库的工作。他上任之后更多地倡导他自己的一些政策的导向,来向共和党的方向去推进他的一些方向了。我在一个纽约时报的网络版看到一篇文章,现在他已经把这个智库已经从政策转向一个政治了,从一个政策性的机构转向一个政治性的机构。

  有一些政策的机构和公司需要去推广他们的一些想法的,比如CSIS就是其中的一些智库,他们不断地希望能够推广他们的想法,会打包他们的想法。实际上CSIS是一个两党联合非盈利的机构,美国他们在这方面提供很多的一些智库支持,他们主要是针对给这个政策制定者提供这一些政策的信息,有一个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讲过,他说过去4年,每个星期五下午我都会让我的幕僚给我准备一份剪报的文件夹,我在这个周末会去看,我看一下在国家安全议题上面有哪些有趣的议题,每个星期这些剪报当中肯定会有CSIS的报告,CSIS的工作就是希望不断提供一些信息希望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成为决策者阅读的一部分。

  我接下来讲一下美国智库的一些缺点和弱点,也许我们发展太多太好了也许这反而成为一个缺点,这么多的智库未必越多越好,他们有的时候可能比较倾向于某一个党派。在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就要建立起一个公信力,在中国建立公信力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吸引最佳人才加入到智库的行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最好的人才挖过来,中国的智库要发展必须要建立起公信力,不管是在政府要信任你,公众也要信任你,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推销、推广我们的工作成本。

  如果我们做了很好的东西放在束之高阁没人看的话,这是极大的浪费。所以像综合开发院要确保我们的这些内容是能够有公信力,要能够推广我们的产品,而且要提供多样化,从我们的结构性、专业化和意识形态都要提供一种多样化,而且也要加强与国外智库的联系及这样的话能够建立起共同的了解,我们能够扩展我们的思维,更好跟政府和公众达成联系。关键的问题是说,政府部门和智库应该怎么样达到一个好的关系呢?我就讲到这里,回头还是讲到五十周年研讨会我会回来,而且希望能够用中文跟大家发言,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血色昆明:29条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
  • 体育CBA马布里31分阿联27分 北京主场胜广东
  • 娱乐张国立:我们拍《纸牌屋》肯定通不过审查
  • 财经北师大教授:楼市调控应转为防范房价下跌
  • 科技热播韩剧《星你》捧红社交应用LINE
  • 博客目击姚明突破记者重围(图)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委员提议公务员加薪挨万人骂工资4000
  • 江濡山: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量
  • 张庭宾:不要害怕人民币快速贬值
  • 叶檀:从“厉股份”到“厉混合”
  • 李迅雷:茨涅兹周期暗示房价将下跌
  • 张捷:余额宝兴起与体制漏洞
  • 龚蕾:除比特币外还有哪几种虚拟货币
  • 江濡山:郭广昌的想法太天真
  • 唐任伍:2014年两会老百姓期待什么
  • 管清友: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
  • 西向东:吸大麻记兼谈合法非法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