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绿公司百强评选

2014年02月18日 12:01  新浪财经 微博

  一、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介绍

  通过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无论是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还是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社区关系等等,在信息透明化社会都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再是企业额外的负担,而是面向未来的商业机会。

  "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由道农研究院、《绿公司》杂志主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支持发起,已经有七年的历史,在这七年中,项目组建立了它独特的定位。

  首先,这个项目是一个理论研究驱动的项目,每年我们都会对国际国内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等相关的榜单进行跟踪研究,并对学术界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持续吸纳;同时,我们逐渐提高评价的专注度,从最初关注和评价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绩效表现,逐渐过渡到发掘企业通过商业模式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典型案例。另外,"中国绿公司百强榜"在信息搜集上也有独特性,我们不仅搜集企业公开发布的信息、社会责任报告,而且还深入考查企业核心决策层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态度和采取行动的决心,通过“一对一”的高管访谈获得第一手信息。

  本年度,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又有了两项重大推进:首先,我们对"中国绿公司百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认为一家能够持续发展的优秀公司应该在组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持续不断地通过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和供应链创新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应用这一理论模型,企业可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经济、环境、社会”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管理的平衡。

  其次,在中国绿公司百强专家委员会的集体参与下,我们将"中国绿公司百强"评价细则进行了年度修订。第一,推动由“评”到“选”,在持续扩大样本,寻找更多入围企业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企业主动参与评价;第二,根据“文化、经济、环境、社会、创新”五项指标的综合表现入围,依据入围企业在某一方面具有社会示范效应的案例上榜;第三,回归商业本质。从管理层诚信、企业文化、商业模式、治理机制和员工管理等商业组织的核心层面考察企业。

  可见,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绿公司百强"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评价细则的调整,寻找“时代的企业”,褒奖和鼓励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技术变化,通过组织、商业模式、产品和平台创新创造出“共享价值”的标杆。

  二、项目特点

  1、专业性

  ·“中国绿公司百强”评价标准是首个将企业发展的商业逻辑和环境友好、对社会有益的可持续发展逻辑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 以“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创新”五项指标全面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

  ·对入围企业进行长期跟踪,除公开渠道搜集信息外,也通过与企业直接沟通,获得准确数据;

  ·由中外跨界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密切关注同类研究与评价,对标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果。

  2、公正性

  ·作为非营利性质的项目,不向被评估的公司收取任何费用;

  ·项目全流程公开,接受所有人监督。

  3、独立性

  ·企业的参与度与其最终是否上榜无关;

  ·接受企业自愿参与评选,但不接受自主退出评选。

  三、百强获奖企业性质分布

  民营企业:50%; 国有控股及集体所有制企业:20%;外资企业:30%。

  以此鼓励中国民营企业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并褒奖那些因此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领先者。

  -------------------------------------------------------

  项目主办:道农研究院、《绿公司》杂志

  项目支持: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项目官网:www.daonong.com

  企业报名参评联系人:李志,电话:010-62766066-825,mail: liz@daonong.com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大学投毒案被告一审获死刑 专题
  • 体育冬奥空中技巧贾宗洋摘铜 男壶进四强
  • 娱乐台男星高凌风血癌病逝 生前旧照帅气
  • 财经人民日报:人均万元税负远低于其他国家
  • 科技新浪科技风云榜颁奖典礼今日举行
  • 博客马未都:乾隆皇帝是个超强记忆力天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当按摩师月薪不如保姆 考研成绩
  • 黄有光:中国房价并没有大泡沫
  • 郎咸平:人口红利是个伪经济学命题
  • 张化桥:余额宝想动银行的奶酪?
  • 叶檀:官员少消费 我们怎么办
  • 周展宏:“坏银行”为何受追捧?
  • 天天说钱:从政府的角度看房价
  • 连平: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银行
  • 慕白:央行在倒逼银监会吗?
  • 杨佩昌: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 谢作诗:看病难看病贵是破坏市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