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实录全文)

2014年01月10日 11:25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圆桌讨论“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 上图为圆桌讨论“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

  新浪财经讯 由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的“2014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浦晓燕、金沙江创投伍伸俊合伙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上海重阳投资总裁王庆、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微博]、九鼎投资合伙人赵忠义参与了圆桌讨论“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

  以下为实录全文。

  浦晓燕:好,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抱歉,我今天感冒了,可能声音沙哑,也利于我完成这个分论坛的议程,我们这个环节只有40分钟,所以我想用30分钟的时间探讨,10分钟的时间交给观众来提问。我想就开始探讨中国风险投资业的未来之前,请嘉宾做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

  汪潮涌: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很多老百姓和新朋友,探讨中国风投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话题,刚才晓燕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老面孔,但是在今天的场合也是新面孔,因为我是15年以前创办信中利在国内是第一批国内本土的风投机构,早期投了不少中关村的项目,早期的时候70%的项目在中关村,现在大概也有40%的项目在中关村,所以对中关村是非常有感情,对中关村的创投的发展有非常切实的感受,过去在中关村投过百度[微博],搜狐,投过瑞星[微博],还有其他的一些中关村的企业,付通科技等等。

  对中关村的过去十几年在创投,在创新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的科学成果表示由衷的赞叹,未来中关村的发展和中国的创投行业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展望中国未来的创投,我想这是个很大的题目,我想从两个方面讲一下。

  第一,未来的创投行业在投资的方向上面面临市场的前景是越来越广阔,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经济有规划了一个新的蓝图,在新的蓝图底下我们会看到未来在大健康,大环保,新的科技领域,还有大消费,大服务,这些领域将会产生更多的投资机会,在这种投资机会的激励之下也会有更多的创业者投身在创业的领域里面,给我们创投机构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第二,从投资人的结构和未来简单IOP基础的发展,我也是非常看好的,从过去15年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里面的经验来看,中国最成功的一批互联网企业是由外资主导的VCE所投资的,那么未来中国下一代的互联网,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有云计算,大数据,还有IT高科技领域,我想本土的人民币的基金支持的项目更多,这样会激励更多本土的IOP投入到人民币的基金里头,比如说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大企业的一些投资部,将会成为很重要的IOP的生力军,还有一种IOP就是过去15年在创投领域里面受风投和PE的支持,成功上市,最后功成名就的这一批企业家,或者是大企业他们也会成为新的时期的创投最重要的出资人,你比如说过去几年里面大家看到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微博],他们从公司的角度来讲,他们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并购,这两个领域里边都非常地活跃,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去年在海外并购和投资的金额已经超过100亿美金,那么这种趋势还会愈演愈烈,还有一些超级天使像从早期的IT互联网,包括中国的第一批创业板退出的这一批股东也好,创业者也好,高管也好,他们现在手里也是持有大量现金,他们将是未来中国风投的一个很重要的出资人。

  浦晓燕:谢谢潮涌。我想问一下剩余的嘉宾。刚才我们也听了贾康所长的演讲,听了王守仁教授的演讲,他们都对中国未来风投是很有信心的,我也想知道一下,经过了2012年,2013年相对低迷的两年,2013年也算是低迷中起稳略有回升,大家真的认为2014年是复苏元年呢?而且新的形势下有哪些利好的因素让大家觉得中国的风投行业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吴文军:先按照规定日程,把我的讲完,我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刚满周岁,我自己也是在财政部工作18年以后,现在还游走在市场和政府的边缘一个新农民,应该说对投资PE这个行业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毅然扎到这个海里边来做。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这是按照我们中央一号文设立的基金,我们这个名字是他们给定的,当时文件里面提到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探索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按照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财政部一共联合了几家国有金融企业,包括中信集团,兴达管理公司设立了一个机构,我们首期注册资本40个亿,按照投资策略简单讲以资金支持为主,资金这个方面叫头带结合,担保联动,一旦我们投资的企业能够捆绑在一块,可以基本上保证他不差钱,还有技术支撑,管理资金服务,客户架构,包括上市前中后的管理,所以我们给投资单位提供的是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一个综合的服务,我们是从2013年3月份正式开始运作,到去年底9个月的时间,我们爹恰的企业400多家,进行调研的是200多家,通过的企业11家,通过董事会的企业9家,到年底我们投资了9家企业,总的金额在15个亿,所以包括我们汪总,汪总是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项目,我们直接铺到农村,铺到土地上面,从我们投资的速度,效率规模来讲,主持人也说过,在我们世界经济不太景气,资本市场比较低迷,特别IPO还没有放开的情况下,我们用这样的速度来进行投入,每一个项目都是可圈可点,人民日报给我们做了专版,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大家也是对我们叹为观止,觉得我们的速度还是惊人的。

  我们03年成立的时候,我们部领导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整个资金很紧的情况下,而且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量的企业,特别是规模很大的农业企业需要资金,我们这个资金不通过任何其他的渠道,从我们资金的账算很快的速度直接切入到企业,比如说我们投资大量的企业,从我跟他董事长接洽,到最后资金到账上,只用了一半月的时间,我投资天津的一个企业,他154个亿,其实他们也不洽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可以想想,我们9个月时间谈了9个项目,也可以看出我们的速度。克强总理也不希望我们的资金在金融圈里头,你做银行信托,融资租赁,不希望在这里面盘旋,而要落实到实际当中,所以我们资金拿到了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能够和实体经济对接,能够通过龙头企业为支点撬动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领域的经济繁荣,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所以我觉得2013年这么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做到相对比较精彩,受到部利用的高度评价,所以2014年我们还是应该有更多的机会,谢谢。

  伍伸俊:大家早上好,我是金沙江基金的伍伸俊,我们基金在8年前在村里成立,05年底,06年初,中关村这里的氛围,刚才寥主任也好,王教授也都说了,创业的氛围是非常好的,我们过去8年投了90多个公司,大部分都在中关村,像滴滴打车,打造了很多成功案例,刚才王教授说了我们还要有一个思错的机制,要愿意承担失败,认同这个说法。我觉得现在互联网的企业融资是没有问题的,应该说这个技术非常好,因为有退出的机制,不管是纳斯达克[微博]也好,还是现在创业板新的政策也好,对互联网企业创业融资和发展都是相当好的,现在如果在中关村的氛围里面,包括全国的产业园,高新区,创新企业来说,可能制造业的企业会更难,因为产能重复投入不多,盈利模式不清晰,我们金沙江这几年来一直还是坚持投高科技的企业,因为我们坚信国内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刚才主持人说,看今年是不是一个复苏的元年,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去看,现在的投资应该是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机会,就像滴滴打车也是一年前白纸一张的时候支持起来,我们都是五年后,六年后行情怎么样才能看出来,但是我觉得听到贾所长所听到经济的挑战,大家都觉得是比较乐观,我本人是比较悲观,虽然我看到中关村创造力很强,但是我们实际上忘了,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十二三年,中国经济所得到最大的红利,不是人口红利,是全球化的红利,特别是WTO入市之后,中国的出口带来的红利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过去十年已经发展到尽头,我给一组数据,我在公共的论坛里面都提到这个,大家忘了我们现在能源的成本是美国的6倍,气是3块钱到4块钱,在美国页岩气的革命,因为天然气的成本,现在西方气是6毛钱,这个跟体制改革没有关系,如果我们没有创新和投入,红利就会很快消失,所以我抛砖引玉说一下,我觉得创新也好,风险投资也好,应该看的出来这个才是最大的机会,我也回应一下王教授的说法,创新这个驱动,我们作为基金的投资人,汪总应该是最早尝到这个甜头,我们投资是利益驱动,所以创新应该是利益驱动,不论是投资人也好,还是企业家也好,还是年轻人去做一个小企业,有利益我们自己本身个人也好,基金也好,有利益我们就去做,但是过去几年最好的投资是房地产,在这个大背景里面我们很难做到100倍的回报,百度做到了,怎么样能够做到高回报的投资,必须要兼顾到大环境和小环境,小环境没有问题,大环境我们要说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微信的回报,他是100倍的回报。

  浦晓燕:我想追问一下您,您刚才也说到,像我们做风投行业主要看的是未来五年十年的事情,我们在讨论未来,您能不能也分享一下对金沙江或者您个人来说,您觉得下一个阶段增长最有潜力的领域都在哪里?

  伍伸俊: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在这个时代,从投资人来说,从科技投资者来说,现在面临能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是最大的挑战,我们怎么通过国际化的视野找到核心的技术,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这个肯定能赚大钱,不管是水资源的问题也好,还是新能源的问题,我们怎么找到核心的技术,怎么样从院校里面,从国外,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过去五年我们跟进了国外前五十大的基金,他们实际上过去五年,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投了近500亿美金,投了1000个公司,如果你挑十个二十的话都有机会在中国的土壤里面生长,同样过去五年,我相信国家在发改委科技部,地方政府培育的可能也是成千上万的公司,这里面我们怎么样筛选到若干个公司。

  浦晓燕:现在我们请王庆博士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原来是投资银行家,现在华丽转身成为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而且也是知名的经济学家,我们很想听听您从另类的身份来观察一下我们这个行业。

  王庆:谢谢,的确我的身份有点特殊,在这个环节,在这个讨论中身份是跟大家不一样,我做过研究,做过投行,现在做二级市场投资,我做投行的时候跟VCPE的朋友有过接触,所以可能王会长请我过来参加这个讨论,可能是让我有一个不同的视觉看待问题,但是我还是非常认同我们前几位嘉宾讲的基本观点,无论从整个经济的这样一个大的发展周期,还是制度变化来讲,应该是VCPE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在这个大背景下证监会推出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包括未来可能相关的变化对创业板公司的上市的要求门槛的降低,这都为我们未来的VCPE投资最后退出打开了更宽的通路,这样毫无疑问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另一方面,也从我个人角色的不一样,我也注意到会有一些挑战,那么这个挑战比如说我们拿PEVC的这几个环节,管退这个环节来讲,从公司来讲,首先一方面,我们有在PEVC界的前辈,像汪总,他们作为先行者已经在整个商业模式当中已经闯出了一条大家看得懂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一方面相关的资金,尤其是LP对这个商业模式的认可可能带来PEVC,ELP资源的进入,这是一个好的消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关注短期的话,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当前市场上无风险利率太高了,所谓的无风险利率太高,一些理财产品,甚至像现金宝,余额宝给百分之六七的回报,这样一个高利率的环境下也使我们PEVC在募资方面遇到一些困难,这是阶段性的困难,什么时候得以环节这个需要观察,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挑战。

  那么另一方面,在投资环节,其实我们一些行业在转型,制造业的投资机会是比较少的,同时我们前几年比较红火的房地产业,前瞻性的看恐怕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所以社会上大特别资金寻求新的投资出路这个需求是比较旺盛的,但是可能在刚才吴动讲的,经济转型过程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会出现相对多的规模的资金是追逐相对少的,而且是非传统行业的项目,那么这样一个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估值过高的现象,所以这点恐怕也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另一方面,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包括在资本运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趋势,我们会有一批国资背景的这样的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趋势一方面给行业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方面也许国资背景的投资人他可能更愿意做GP,不愿意做LP,那么加入这样一个并不大的一个行业中可能会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使一些投资标底的选择变得比较困难。

  我们最后从退出的环节来讲,从制度变化来讲,我们有很多憧憬的地方,包括IPO从审核制到注册制的过度,以及未来创新类企业上市条件的放宽松,从长远来讲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制度变化,但是这样一个制度变化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下去,在这点上虽然IPO刚开闸,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问题,也就是这两天出现的事情,这也都是检验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的时候,到底能不能突破这一些传统的或者是一些可能的阻力,所以说到这些挑战,遇到的问题,这又回到了刚才,尤其吴总讲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PEVC的投资恐怕应该是着眼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那么这种创新发觉这些机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恐怕我们要找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项目,而且是着眼于长期的扶持这些项目,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穿越经济的周期,也穿越制度的周期,甚至穿越政策的周期,这样在任何一个环境下最终能够回到我们VCPE的本质上了,真正是靠创业资本去支持创新的项目,而不受制度甚至经济周期的这样一个太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谈到未来,有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一个本质,谢谢大家。

  浦晓燕:最后请赵总点评一下。

  赵忠义:大家好,我是九鼎投资的赵忠义,九鼎投资原先做的是后期项目多一点,但是从去年开始吧,我们也关注了其他的。但是我们的特点是研究清楚了之后,我在这里边把我们的研究项目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也请大家批评指正一下。

  因为今天咱们的题目是叫做风险投资的未来,我们其实一个关注,未来风险投资投什么,哪些行业或模式是有比较大的机会,因为现在其实一个生产过剩的年代,要找到好的机会,关键问题发现需求在什么地方,需求是归根到底属于是人的需求,因此我专门是看中国人口出生的情况,根据统计年鉴法统计数字中国的人口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比较大的高峰62年到75年中国第一波人口高峰。第二个81年到1997年,第二个没有第一个高,有计划生育压制住了,因为81年是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了,但是正好是从62年出生的人已经进入了出生环节了,所以我们关注的是第一拨高峰,62年出生的人是今年52岁,75年出生的人是39岁,因为现在已经是2014年,如果我们掐头去尾,相当于中国现在最多的人是40岁到50岁的人是最多的,因此我们整个需求最大的需求来自于这个人群的需求,然后这么一个年龄段的人,我们往前退上20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候,这些人是20到30之间,正是青壮年劳动力,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就变成了世界工厂,过了十年之后这些人积累了逐步的财富,又加上中国是房地产做了一次改革,后来又推动了房地产一个快速发展。现在这一拨又过去之后,这些人该买的房子买的差不多的,现在面临四五十岁了,好多人是功成名就了,基本上考虑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现在面临最大的投资机会是消费升级,像前一阵子中国奢侈品的发展是一个作证,但是奢侈品是一个小行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现在中国面临最大的需求就是高端消费品,消费升级这是一个最大的需求,同时这些人又开始注重自身的一个健康,因为到四五十岁了,已经进入到身体开始出现毛病的时候,所以健康产业也是一个爆发期。再往后推再过上十年,这些人逐步步入一个老年社会,这样中国的老年产业,现在有一些起点,但是我感觉还尚早,如果再过上十年以后,中国的养老产业必然有一个爆发,再过上十年二十年,这个人要离开我们这个社会,死亡产业是比较有优势的,墓地是比较优势的产业,因为按照人口的状况一直延续下来,在各个阶段的布局,原来有一个观点叫做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其实我对这个观点是不完全赞成的,按照我刚才说的这么一个人口的发展规律是,我把它叫做人口的洪峰,下了暴雨,在上流形成了洪峰,对从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对沿途都会产生巨大的筹集,比如说人口的洪峰形成之后90年代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十年前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现在就是要推动这种高端消费业的一个发展,越来越就是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死亡产业,这样以来面临人口红利确实消失了,但是对于高端消费品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面对养老产业和死亡产业还有一大部分人在等待我们,按照按照人口洪峰在各个年龄段的经过去进行布局,才能抓住我们时代更大的机会,就是中国人口出生的规律给我们投资带来的规律。

  第二个人口的小高峰,从81年到97年,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人,他们不可能像20年前那样去从事制造业去了,他们这些人消费的观念注重一些新的领域,比如像互联网,为什么中国变成全球的互联网大国,网购那么发达,又变成全球快速的大国,就是因为有这么一大堆的人口支撑着,因此来说,我们整个要做投资,要抓住这么一个人口的规律,在人口洪峰各个阶段做一个适当的布局来抓住这个时代大的机会,谢谢大家。

  浦晓燕:谢谢赵总,从人口规律的角度阐述九鼎投资独特的投资选择。下面我想问一个更微观一点的问题给在座的嘉宾,现在大家很多人都在谈新三板扩容已经开始了,尤其是IPO方面的投资,现在是挂牌方面的投资,还有很多基金想要针对新三板的这种专项的基金,我想问一下新三板扩容对于我们风投业短期内有什么影响,另外一方面,刚才王庆博士也谈到了,我们的创业板首发新规也有调整,对盈利的要求,持续盈利的要求,30%的增长,以及你上市的时候是否盈利,都会有一个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会对我们风投企业选择企业方面有什么影响吗?同时对于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汪总先讲一下。

  汪潮涌:关于新三板这块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不是太关注,对于信中利来讲,我们的投资特点就是要寻找行业潜在的领袖,我们投资的原则是要寻找未来的好企业,因为在过去20多年的投资生涯里边,我很有幸参与过几个千一级的企业在投资,现在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里边,目前市值超过百亿美金的企业是4家,如果加上阿里巴巴是5家,目前四家是腾讯、百度、奇虎、网易。阿里上市以后肯定是超过千亿美金的,超过50亿美金的企业大概十家,我想我们很荣幸的参与了几家,未来我们投资的目标还是想成为50亿到100亿市值的这种企业,所以新三板这块我觉得对很多本土的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对我们来讲不是首选,我们首选还是希望能够在人民币创业板或者是海外的纳斯达克当中。

  关于投资未来方向的话,国外美国VC不外乎三大领域,IT科技,新能源科技等等,我们还有环保科技,还有食品安全,在中国我们投资的方向基本上是在这几大领域,关于退出,今年开闸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我们来讲选择好的企业是更重要的一个策略,好的企业它总会有地方去推出和上市的。

  吴文军:实际上我们农业基金在选择企业的标准方面一点都不亚于汪总,我们也是选择高端大气的,我们现在所投的项目,要不是亚洲最大,要不是全球最大,甚至是世界最大的企业,即使这样,我们对新三板还是充满希望,我后天跟总裁约好了,在我投资的9家企业,准备有2家先从新三板上市,其中有一家资产规模有2000多个亿,也准备从新三板先上,再转到主板,实际上业主跟我谈的时候,我有一个误解,我说你股票,你这东西可以在百盛卖,为什么非在菜市场卖,后来他们给我解释说,首先你在新三板上亮相,把团队规整一下,转到主板很顺利,路径很畅通,没有障碍,我有2家是报新三板,1家报主板。

  另外你谈到的地方成立基金迎合新三板的情况,这个是我极力反对的,倒不是说我是有仗势欺人的做法,因为从基金发展的议程来看,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应该说成立的省级基金第一家就是北京市农业投资基金,第二家是河南。这两家基金成立了以后他们的状态,现在是难以为继,他们现在最大的诉求就想被我收编,因为我只按照国务院给我的规则来做,不能轻易开这个口子,为什么他们那么难呢,省级基金的规模是有限的,再一个他所选择企业项目的事业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投了项目以后,后续资金跟不上,前面的资金也退不出来,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省一级要成立基金这个是非常不现实的做法,包括河北前不久周XX书记去了以后成立这样一个基金,昨天他们打电话,说现在很难,整个团队大家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这个还是要实事求是来做,尽管我们有很多的项目,有很多资金,但是我们做的时候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能一窝蜂的来上。

  伍伸俊:我认同汪总所说的,多种渠道的推出是好的,对整个大环境,我们拭目以待的是新三板也好,创业板也好,能否引导到行业里面最好的企业里面去上市。

  王庆:的确是开创了新三板,开创了新的路径,但是还是回到PEVC的本质,是发现创新的项目,去支持这些项目,而不一定必然通过三板或者是创业板这样做一些资本市场制度的套利,有些资本是他主要的盈利方式,但是并不一定是PEVC的盈利方式,而它的竞争力是发现具有创新性的这样一个企业,那么把他培养大,某种方式实现他的价值,谢谢。

  赵忠义:关键是党中央要不要把老百姓放进去,现在看来门槛太高了,如果老百姓进不来就没有人气,如果真正的党中央把老百姓放进来了有一个担心不稳定,比如真的像创业板那样,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我们期待党中央的决心。

  浦晓燕:谢谢,我们的讨论时间到了,我们留最后的一分钟给在场的一位观众提个问题,有吗?看来我们嘉宾都阐述的非常清楚,观众都没有问题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国王杯-C罗助攻皇马2-0 小罗续约米内罗
  • 娱乐独家:郭德纲确定无缘央视马年春晚
  • 财经陈光标:“中国道德领袖”等头衔有证书
  • 科技苹果中今日限时促销:最高降700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 刘杉:央行今年还得放点水
  • 鲁政委:2014年宏观经济展望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石建勋:破解土地财政从财税改革开始
  • 朱大鸣:房地产泡沫引爆点在影子银行
  • 叶檀:耶伦是坚硬的鸽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