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建议以合伙机制管理养老基金

2014年01月10日 10:26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建议以合伙机制管理养老基金。

  王忠民称,如果要让管理人对自己受托的基金全身心的负责任,一定要建立有效的动态的合伙体系。合作的根本要义是你的利益跟他的利益要紧紧的锁定,你是他的其中一部分,他是你的其中一部分。不然你不足以替他负责任,就会产生委托代理的问题,就会产生道德风险的问题。“我们如果不以合伙思想,合伙机制,合伙内在的动力去解决养老基金的管理问题。中国养老就会面临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忠民:我发言的题目是养老红利,养老负债,以及养老财富资产管理。从全球的财富资产管理的格局来看,无疑任何一个市场化成熟的经济体的养老基金,养老财富管理在财富总量,以及财富管理中都扮演着不仅是不可或缺,而且是相当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经济已经推进了市场化和城市化长时间,30多年的改革,伴随这一改革进程的是养老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我们称作为社会养老机制的象征。那么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体制领域当中要让市场起着资源配制的决定性作用的时候,无疑也包含着让市场配制,在养老金的财富管理当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首先看养老红利,如果我们有一个肯定不移的结论,中国的发展有环境红利的贡献,有土地生产要素红利的贡献,但是更多的我们聚焦在劳动红利,是因为我们劳动供给的有效性,大于老年人的消费的数量。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劳动人数多,而就业的人数多,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及其存储货币而不用于未来消费,这样就可以形成资本。中国过去大量的人口在快速集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无疑提供了劳动红利产生的结果,也使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具有竞争优势,我们今天看养老红利在其中的贡献,是最大的,我们看几个特殊的视角,养老账户的空帐会导致多大的隐性负债和流量的影响。如果我们再这样的问题个人帐户占职工工资的8%,我们看今天凡是有结余的省份,你问他结余的是个人帐户的部分,还是结余的社会统筹的部分,结果他回答不出来,反正是统一结余。

  这就说明我们在过去养老费用的收取当中分了两个名目,但是收取集中以后并没有分为每一个人名下个人帐户养老金的结余,进一步的说如果在借用的时候是结余了个人帐户,那么在个人名下应该有,如果是借用的个人帐户,那么你是负债还是挪用,不给钱,没有经过个人同意那就是挪用,如果我借你的,是多大利息支付的借现在都说不清楚,进而各省有结余的全是社会养老结余,而不明确的规定是个人养老结余还是社会统筹。我们今天看空帐2万多亿,实际上是养老这样一个社会保障的问题,在过去的积累过程之中,由于这样的一个支付的压力,形成了占用的空间,这个空间今天看起来就可以使当期的社会价格不容易提升,而容易实现红利结构。财政补贴,现在年补贴是2000亿左右,如果减去全部累计年度的财政补贴,个人帐户的结余就不是两万多亿,而只有几千亿,说明我们在过去的补贴和结余的关系也产生了养老红利的结果。

  今天全社会都在核算,特别是20年到50年以后,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候这个帐会积累到多少,有人算50万亿,有人算20万亿,不管多少,一笔过去的养老红利,我们看第二笔帐,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来,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体系和职工的养老体系形成了双轨制,未来应该改革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并轨,提出的这个目标并不是三中全会才开始的,因为在5年前6年前已经提出了养老制度的改革,其结果是,由中央财政担负多少,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机制。

  今年我们依然面临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和职工在养老保险当中统一并轨的问题,如果不并轨大家会感觉到不公平,为什么是两种体制,为什么个人交付的部分不一样,转制成本有多大,我们人数是多少,如果我们的转制成本一系列顺畅完成,又要支付多少。我们今年再看第第三笔帐,新农保,我们推行了10多年的社会养老体制的改革,今年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覆盖在这个体系当中,但是我们全覆盖是有差异的,其中比较低的一个层级是城居保和新农保。那么他们现在每月的老人可以领取的额度是不足100块钱,我们就可以把养老的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说是失业救济金这样的一些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在新农保和城居保当中支付的远远不够,不要说现在这个水平,只要提高到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无非是劳动过程中,只要提到了失业保证金这样的一个水平上去,我们要支付多少,这笔帐也是多少万亿。现在还都没有支付,现在都以这样水平支付的时候,我们想到这样的养老红利为我们过去的支付有多大。

  我们再看2.5亿到3亿的农民工,参与到社会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可能给他进入到社会养老的体系当中,但是由于它的高流动性,由于他工作的阶段性,他转移接续不够,而产生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因而这些人的社会养老问题,依然是中国社会最集中的社会养老红利的支付者之一。这四到五大块的问题决定了我们过去养老红利是中国制造业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们城市化过程之中低端消费服务类价格比较低的现象,我们因此获得了社会快速发展35年的低端服务低价格,如果只是红利,问题还比较简单,如果今天从养老这样的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红利反映为另外一个现象,负债。人要老,这些红利都是成为未来负债的形式。而且养老是一个跨长周期的现象,因而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现金流的关系,和现存资产投资收益率的问题,以及未来流入量的关系问题,而且这是一个长周期,不是三年,五年,而是20年,50年,甚至是滚动的长期问题。我们会使这个问题的负债性得到了更为严重的表现。

  动态的就业收益水平和动态的养老财务支持力度是一种动态的滚动关联,我们近一两年发现的是金融界的各个银行门口有了一些聚集的上访者,我们一问是他当年买断工龄的时候已经退出了银行职员的工作领域,以当年买断的工龄是他自己愿意,但是发展到今天,一切都在变化的时候他感觉到我原来买断那样的一个价格水平,不足以未来支付我未来的东西,我现在反悔了,我回来要向我原来的公职单位进一步的索要,这就是一种动态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这个放到到全社会的背景之下,我们今天的通货膨胀有可能是多大。如果我们的货币发行量增量以每年14%-17%的速度在走,他会不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的堰塞湖,我们不敢想象一件事情如果么30多年来没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没有中国扩大债券市场,没有中国扩大的信托市场,没有中国扩大的股票市场,如果这些货币都流到商品当中去,今天的商品就不是我们2013年度统计出来2点几的物价涨幅,有可能比房价涨幅还要多。我们要问的是对养老这样跨时间的问题,如果有通货膨胀冲击的话应该在财富管理当中给他进行什么样的界定。

  我们可以看到养老红利在今天这一个变化的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当中我们已经转化为养老负债,不是今天还,就是明天还,不是明天还就是后天还,不然全社会在迅速老龄化的时候还没有准好好应对财富支持的话,那么老龄社会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养老危机,其中仅是养老危机还不要紧,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养老危机之后的社会危机,有可能带来中国的城市化率就因为没有年轻人再进入城市,而戛然中断,而且老人为自己的第二天的生计都发愁的时候,没有人再去创新和新的东西,那个时候中国不仅工业化和城镇化会戛然而止,中国内在的创造力也会消失,因而养老负债面临着强大的问题。

  我们再看第三点养老财富的管理,今天中国社会积累不多的养老财富,在管理领域当中我所在的全国社保基金只是一个储备性的基金,1万1千亿,快到1万两千亿,13年的历史过程,也算不错,但是面对未来的养老支付来说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今天看各大保险公司都通过养老金管理公司在推动,但他也是在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当中的一块,我们今天看中国的企业年金这样的渠道所积累的数量以及企业年金发挥的功能并没有把大量的资金通过这样的角度流入到养老财富管理领域当中。今天各大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租赁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保险公司,成立了自己任何一个多元化金融机构也会成立养老金管理的部门或者公司,不管是保险机构的,不管是社保基金,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在金融领域当中所有我们养老金的管理面临的一大问题。

  内在的金融管理机制如果要让管理人对自己受托的基金全身心的负责任,不仅是短期的负责任,而且是永久性的,持续性的,百分之百尽责的话,我们一定要建立有效的动态的合伙体系。你要管养老金,你要管这些钱,是未来社会不管是个人委托你的,还是行业委托你的,还是企业委托你的,还是社会基金养老金委托你的,你都应该有你的利益跟他在一起的合作制度,合作的根本要义是你的利益跟他的利益要紧紧的锁定,你是他的其中一部分,他是你的其中一部分。不然你不足以替他负责任,就会产生委托代理的问题,就会产生道德风险的问题,我们看今天委托代理并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凡是和合伙性的公司,或者基金去委托的,产生的效用都比非合伙性的要更好一些。合伙不仅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当中内在的利益,更是一个公司内部,你的团队和你的资本之间动态合伙机制,只有内部的不动态合伙机制才可以让团队这样最据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而且不仅是今天优秀,持续优秀,合伙人优秀的发起合伙人,和最末之间的合伙人体系就会再一个动态的合伙公司治理上得到体现。

  如果既有管理公司的和社会委托之间委托的代理关系,也有公司内部的动态的机制的合伙关系,中国的养老财富管理才真正产生了未来财富管理的制度创新。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我们的是市场化改革的最后历史号角已经吹响,如果养老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管理财富当中无论如何都不可回避的巨大结构部分,如果过去养老35年发挥了红利作用,未来35年主要发挥的是负债作用,如果在高度负债作用下面临着速度金融市场的发展,我们如果不以合伙思想,合伙机制,合伙内在的动力去解决养老基金的管理问题。中国养老就会面临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这条路径当中探索,进步,提升,谢谢。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国王杯-C罗助攻皇马2-0 小罗续约米内罗
  • 娱乐独家:郭德纲确定无缘央视马年春晚
  • 财经陈光标:“中国道德领袖”等头衔有证书
  • 科技苹果中今日限时促销:最高降700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 刘杉:央行今年还得放点水
  • 鲁政委:2014年宏观经济展望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石建勋:破解土地财政从财税改革开始
  • 朱大鸣:房地产泡沫引爆点在影子银行
  • 叶檀:耶伦是坚硬的鸽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