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碳市场还是政府主导一切

2013年11月28日 16:40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四届地坛论坛于2013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信主任、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李俊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骆霄 摄)   第四届地坛论坛于2013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信主任、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李俊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骆霄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地坛论坛于2013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信主任、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李俊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文字实录:

  谢谢各位!

  受大会邀请,也是大会的承办方之一,我也向杜总一样,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同时,我也作为一个被邀请的演讲嘉宾谈一下国家的低碳发展问题。题目是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这个会议是国家发改委气侯司主办,我们中心承办的会议。就像解主任刚开始讲过的,国家对于低碳思路的研究,我们中心也是研究思路的参加方。很多人都在问,解主任说有初步的成果。

  我在这里只想跟大家谈谈我们中心或者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中国低碳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

  我借用冯之浚先生所说的三个阶段,1978年之前进行了30年的阶级斗争,使我们国家经济到了疲于奔命的边缘。过了30年,进行了经济发展。我们没有说经济有问题,经济是特别好的。但是环境保护出了特别大的问题,像我们总理说的,我们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

  现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现在面临的矛盾是,增长和快速增长,发展和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978年之后,小平同志有一个很著名的论点,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邓小平先生那个时候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是在我们搞阶级斗争的时候,放弃一切争论,专心致志搞建设。但是没有让我们不保护环境。

  这些年来,我们在保护环境上确实出了问题。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过,我们不搞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我们照样走了。看到国家发展公报的时候,有一个词一直困扰我们,我国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总体恶化的形势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变,或者说逐渐加剧。这就是低碳发展也好,生态文明发展也好面临的最大的形势。

  还有一个是固化的体制和改变的难度。比方说现在碰到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对于雾霾也好,我们对于煤炭治理也好,我们都知道把美丽比例降下来,世界煤炭比例是19%,加上我们国家是29%。我们国家终端消费里面35%是煤炭,总体消费里面70%是煤炭。想改的时候,找不到任何办法。大家就会问,不用煤用什么。全球都不用煤,只有我们用煤,那是为什么。能源结构上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这是我们在低碳发展,或者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又一个大的问题。我们怎么做。

  还有一个,现在看西方走过的历程或者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有两个方面做了很好的改变。一个是能源结构。大家都知道。1965年之前的时候,天然气的比例不到30%,现在30年过去了,差不多涨了30%的概念。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我们还是3%到5%个百分点,这是我们变化一个特别大的难点。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我们的人口。我们长期的农村和城市的割裂的二元政策,使我们在生态文明发展上积重难返。明天有一个低碳城镇化的题目,我希望在那个题目上得到一个答案。

  我们必须改变一些东西,一个是改变发展方式,不能把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

  还有一个要改变的东西是能源结构,必须改变了。现在已经接近40亿吨标准煤,12亿千瓦装机,5万5千亿度的发电量,5万5千亿度是什么概念,是美国人的130%,比美国人还高出30%的量。但是我们对这个数字还不满足,几乎所有搞电的人都认为,我们现在人均四千度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超过欧盟的6000多度,超过日本的8000度,和美国的13000度持平,才能不搞电的发展。

  这个方面怎么发展,谈生态也好,谈精神文明建设也好,都是一句空话。

  在碳市场发展方面,还是政府主导一切。包括敲锣,一个主任敲锣。负责市场的人不知道哪去了,还是政府在干预,怎么发挥市场的作用。确确实实,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

  但是我必须明确地说,碳交易、碳市场是我们低碳发展的一个措施。我们现在必须解决一个很大的矛盾。26号,我在上海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规范好碳产品的商品属性。有了商品,称为商品才能可交易,有了交易才可以称为商品。这件事情,大家都来培育一个碳市场,首先必须有碳产品,有了产品才能交易,如何交易,我们没有让这个产品变成一个商品,不可能有交易系统。大家都在关心交易系统,关心交易量,没有多少人关注它,如何使它成为一个商品。难度最大的是什么东西,它不像任何一个产品,它是有它的自然属性的。比方说粮食,甚至包括水、石油这些东西,它是有它的自然属性的。碳产品没有自然属性,是政府规定的。因为政府规定的它是个产品,明天政府可以规定它不是一个产品。原来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的发生,在澳大利亚这个事情发生了,认为应该不做了,已经做了四年的准备,最后决定不做了。

  所以我们必须把碳产品的属性找某种方式固定下来,否则我们碳市场至少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在讨论碳市场的时候,讨论碳市场交易的时候,提醒交易所和省市们,过去我们更多在技术层面上去做,比如怎么核查,怎么算,怎么交易,怎么监督它。这些都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在法律上来说,必须把碳规定为一种产品,用某一种方式把它规定下来。技术层面是好解决的,在一个商品的产品属性都没有一个法律地位的时候,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很苍白无力的。希望大家在关注低碳发展的时候,关注碳市场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一下碳产品的商品属性的定位。

  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涉违纪违法被调查
  • 体育林书豪伤退火箭胜 热火8连胜 湖人胜篮网
  • 娱乐李云迪同天公布恋情 “叫板”王力宏
  • 财经财经副主编罗昌平离职 曾实名举报刘铁男
  • 科技运营商4G牌照并非免费 占用频率需交费
  • 博客赵普:《爸爸去哪儿》不是亲子教科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
  • 梁建章:全面放开生育对中国的好处
  • 刘远举:该不该支持张艺谋超生
  • 王小广:中国商业地产总量仍不足
  • 易鹏:GDP差距背后的明规则
  • 朱大鸣:为什么十二城市争相调控房价
  • 张捷:土增税的避税乾坤大挪移
  • 孙晓明: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何其难
  • 陶冬:储蓄出走与风险
  • 曹彤: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
  • 钱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