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销售上,以前是我们拼命跟着他,他有14个办事处,他有14个人,你只有一个人,后来把14个办事处变成一个,别一个人管一个浙江、一个杭州了,你就给我一个扎到余杭区。原来是区域经理制,所有人都是大锅饭,把绩效做一个调整,以前是十点上班,现在变成五点就上班,你根本不用管他,原来不一样,现在发现最多的10万,最低的5万,后来五年时间翻了5倍,一年一倍。那其他品牌怎么办?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说模式上怎么做创新和优化,其实也是可以的。英吉列这个品牌一个多亿,就只有10个销售员,一个销售员一年干1个多亿,他就跟着一个小的经销商,跟着他跑,日子也活得很滋润,关键看你自己适不适合。全球很多都是采购它的,包括沃尔玛等等。比如像奔腾,奔腾我们又做了一些创新,当时我们就打破了原来国内剃须刀的两个魔咒,这个也跟服装一样,这个不可能定的价格跟国际一样高的,我就问老百姓,关键是你支不支撑,第二个,谁说剃须刀就一定卖给男人,颜色不是黑就是蓝,很暗淡;剃须刀如果是卖给女人和小孩的,至少用还是男人用,但是卖给女人,男人都不理解女人的需求,从女性的角度考虑,整个产品就变得很时尚,定价也上来了。包括光科这个牌子,在座的各位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个牌子是仅次于超人之后的第二个国产牌子,比飞科早,这个品牌以前是做外贸,在国内做区域市场做得很好,把区域打穿,我干不过飞利浦,但是我在局部市场做得很大,比如在黑龙江,在河南,整个区域市场打穿,就这么产生的。比如说烟斗,大家可能听都没听说,它只有四款产品,各位,四款产品,就针对中国的四个边境地方做边境贸易,也就是说丹东这边覆盖朝鲜,那边就覆盖欧洲这边,这边覆盖东盟这边,这么小小的剃须刀,你就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关键是怎么想到,怎么做得到,这是核心。
第二叫变异,变异其实非常好理解,我们所谓的营销和商业,是基于这三个要素的组合,产品、渠道,再加一个卖法。老产品、新产品,老渠道、新渠道,老卖法、新卖法,形成组合。比如说我简单说一个品牌,ABS,知道ABS的举一下手,做家纺的,它销售量在全国是排在第二位。在座的今天都是行业人士、行业专家,但是都没听说过,具体我就不展开讲,回头大家可以具体了解它是怎么卖的,产品还是这个产品,但是卖法上这个品牌形成了一个变异组合。
还有很多例子,瓜子开专卖店,不可能,瓜子怎么开专卖店。当年面对洽洽的强势,我跟真心的老板说能不能开专卖店。包括上海的喜福来红蛋,在上海市场买一个亿,只卖给生孩子那个时刻,卖红蛋卖得很好,把红蛋打开,喜酒、喜烟跟着上来。
这里我用几个行业做一个对比,不一一展开。仅说几个,当年的锦江,如家没钱,是几个投资人投的。锦江是一个地方地方滚,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开店,如家是全国快速起来。七天是发展另外一个模式,如家解决的是一个人去不同的地方都能住,七天是不同的人到一个地方必须住,因为那个地方七天最多,如家在广州只有5家店的时候它在广州50家店,所以到处一看全是它的店,不得不住它的。区域打穿平推,你住我的酒店你还可以吃,会议室,大小会议室都可以用,而且也很便宜,盯准了很多中小企业不会建会议室,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定义,入住率比如家还高。它的布局在什么地方?布局在中国的2000多个县城,开一个小小的综合体,叫如家加真功夫加钱柜,在真功夫吃完饭,去钱柜唱完歌,再去如家住,在一个地方就完成了,而且体量5000方,一二级标准的店一样的模式,这个方式全部连起来。还有很多,后面我就不展开了,很多力量来推动这个事情。
所以易模式首先针对的是在这个行业当中怎么去优化你的模式,第二个你想进入这个行业,这个新品牌,这些更多的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但是当企业生存到一定程度之后,活下来怎么办?我们说做强做大。第二个思考的点,我们会通过混合平台的构建,去促使品牌做大做强。
比如湖南的驴妈妈,前几年就是一个小的旅游公司,包括现在联合的,是把批发市场做成连锁的模式。我们经常讲,忘掉定位开始混合。就是小企业发展是需要定位,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不需要定位的,谁能告诉我腾讯是做什么的,或者告诉我本山传媒是做什么的,说不出来。你看他的报表30%是数字,70%都不是数字。所以包括刚才说的,其实这里面慢慢的整个背后的变化是什么?是消费者从单一产品的消费变成一个消费文化的集成,或者是一个消费功能的集成,或者是一个消费部落的形成,未来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将变成部落营销和会员营销,产品只是一个桥梁和载体,这个时候根据消费方式满足不同的需要。比如说各位如果关注一下,如家最近在做多品牌延伸,为什么?因为当年的很多如家客户都做大了,更多的人去消费怎么办?没有,就开始流失。满足这批忠诚的如家用户留住,就要考虑如何来实现这个事情。通过18个品牌的模式快速奠定在行业的地位,比如说在滨海布局上游的产业等等,它希望构建一个全球最大的家纺产业链,如果还是用一个品牌,或者还是用一个单一渠道,或者某一个单一的销售完成的话,如家根本做不到今天这个规模。
其实混合平台的一个核心思考在于点,它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一定会经历一个先从点、到线、到面、到体,最后很难被打破和瓦解。比如做一个平台,你10个零拼在一起还是零,如果还不够,把这个1变成9,一定要去这么干这个事,最怕什么都干,抓一堆,最后发现没用。所以最重要是通过某一个产品把渠道建立起来,这时候发现再放一些产品进去,单一渠道的多产品,渠道不够,再延伸渠道。最后品牌就变成了一个产品、品牌、渠道的混合平台。我们很多企业一开始做平台、做产业链,最后把这个搞死了,这个逻辑很重要,颠倒之后就很麻烦。点很重要,假如说没有数字能有今天吗?腾讯最开始是即时通讯起家的,比如说凡客是衬衣起家,比如说上海最大的民营集团,比如说本山传媒就是二人转,张艺谋的电影,文峰的美发。所以点很重要。
第二是点创立之后就是线,渠道、管道、物流信息。
第三个是面,面涉及到业务线和品牌线,这时候结构化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三个词。第一个,时机,很多企业在多品牌、多平台的延伸过程中,是时机没搞好,什么时期做很重要。为什么大家都不认为京东只买三星[微博],京东从卖三星变成综合的,时机很重要。第二个,顺序,在这个过程中你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太重要了。第三个,节奏,怎么把握好这个节奏很关键,很多企业有时候不是做死,是快死的,或者说是慢死的,这就是把握节奏的问题,最后再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体,这时候它的冲击力等等各个方面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已经通过点、线、面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消费部落。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地构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话语权,沟通体系、话语体系和品牌体系,这个面就很强大了。
这里我把生态家品牌说一下,它最开始是一个中国有机天然生活品店。最开始我们是想做一个竹炭的专卖店,我介入之后发现很大的问题:竹炭太单一了,不足以支撑这个模式,我们在放和不放之间在纠结,到底放还是不放?后来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竹炭的背后是什么?竹炭的背后是天然有机,除了竹炭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我们把这些再放进来,无纺布等等,这样就把一个天然有机的生活线给串起来,是干的这么一件事,当时干的时候很痛苦,所有人都不理解,我们整合产品线就整合了一年半时间,太难了,因为很多没有。好不容易搞好了,最后发现大家都不理解这个东西,上海和北京各开了一个旗舰店,北京在世贸天街,上海在盛大广场,慢慢开始做起来了。我们现在觉得好像很容易似的,但是当初很痛苦,是一步一步调过来的。所以这个缘起我们在做竹炭产品,后来推相关的,是这种感觉,你进去之后是很贵的,是天然有机用品,但是买的时候是没有价格敏感性的。比如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专门做婴童睡眠的,一个床100多万左右。这个产品的构成就不一一展开了,五六年时间发展还是很快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锦坤,我们主要专注在连锁和服务业。我们大体具备两个特征,连锁和第一品牌。整体围绕营销品牌的链条进行一站式的服务。
这些年,围绕品牌的建设,我们有更通俗的一个理解,做品牌就解决四个问题,一个说和一个做,或者说,说和卖。所有品牌先解决好卖什么,卖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卖之后就解决说什么,这时候需要解决一个说和做的问题,说和做怎么说一套做一套。第三个说很重要,所以再请明星做广告就out了,你再投钱找广告代言人已经没用了,因为黄历已经改变了。其实所有的理解就是两个字,说和卖。我们原先把它理解的太复杂,最后发现云里雾里干了几年,却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