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江:大学要打破围墙 产学研结合发展

2013年10月26日 14:47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

  以下为演讲实录:

  伍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嘉宾,下午好!我非常高兴在这里有机会作这样的发言,题目是同济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实践和思考,今天的主宾国是芬兰,以芬兰为主宾国这样的论坛,跟我们的主题创新驱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芬兰是一个小国,但是也是创新的大国,在创新精神方面在全世界都在非常前面,刚才作发言Aalto大学TuulaTeeri校长,三年以前大学刚刚成立的时候,我跟TuulaTeeri校长一起共同签署了他们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合作意向,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走在一起的原因?我们两个学校之所以这样合作,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都相信现在的大学要打破大学的围墙,让教育、科研、实践很好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在大学知识创新、它的知识积累,它对社会进步起到的推动作用方面,发挥更大的角色,所以正是这样的共同理念,我们跟芬兰合作当中有很多合作。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们学校在高校产学研结合方面作出努力,同济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我们在很多年以前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结合,我们始终相信大学的基础研究,大学的教育以及大学的社会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大学的教育,当然学校的角色就有问题了,离开了研究,大学就缺少了把教育的质量提高到很好水平的基础,而离开了社会实践,我们就缺少了问题的来源,我们也更缺少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我们一直相信这三者是非常有机的整体,这样的关系在学校里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同济大学的共识。在这个当中,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就是通过我们的交流,包括校内外的交流,包括国内外交流,包括本地和外地交流,包括学校和企业交流,所有的交流使得我们产学研合作能够成为现实。

  我们学校在对于学校的科技产业有一个定位,我们学校是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比较重视发展学校产业的,这个所谓产业,不是大学简简单单意味着大学开公司,大学走向市场,大学赚钱,而是如何把大学的学科,把大学的基础研究的成果,把大学的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产业化,甚至商品化,刚才Aalto大学业介绍他们的努力,大学科研成果从大学走向大学外面,对于社会,对于产业是重要推动,同样大学走向社会以后,社会实践活动也一样促进校内学科发展,对大学人才队伍,科研实力,我们的学校的机构发展,我们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乃至于产生一个学校品牌效应都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样的我们学校的研究也会直接推动产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学校在强调基础研究的同时,非常强调应用研究,以及在应用研究基础上的技术开发,并且使之产业化。

  我们认为在我们学校的学科和我们的以学校为中心发展的科技产业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产生,就是我们人才、科研、信息等方面,同样还存在于我们学校在一些学科领域品牌效应,学校和品牌领域跟社会长期联系,以及更长远来说发展文化,我们学校为主体举办的科技产业也会反过来形成它的很多优势,来推动学校学科发展,我们分析这样一些关系,这样的关系比这个还要复杂,它告诉我们学校的科技、产业的发展跟学校的一些学科发展,两者是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最终会形成我们以学校为核心建立起来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校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当中我们要越过非常重要的瓶颈,就是我们学校应用学科的成果如何能够转化为我们的生产行为?转化为产品?在这个当中,我们认为有两大知识体系。

  一个以大学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一个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两个体系之间需要一个纽带,需要桥梁,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移体系的体系,我们同济大学试图在同济大学学科相关的一些学科方面,一些企业之间希望建立起这样的强大纽带,从2006年-2012年这7年间,我们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的数字,这个数字非常小,但是发展的趋势非常快,我们希望学校产生重要知识的智库,更多转化为生产力,更多以专利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产领域。在这个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这些经验对我们学校产学研的一体化,校企合作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必须承担商业课题,是跟学校紧密相关的企业。

  第二学校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入股组建公司。

  第三我们组建学术性技术转移公司,帮助我们那些不善于商业行为,不善于直接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产品的老师队伍,帮助他们进行技术转移。同时我们还从学生做起,组建大学科技园平台,特别是同济大学有一个大学生创意园,还需要推广,我们形成了全世界知道还同济知识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很强大的实力,我们也非常积极推动学校打开校门,打开围墙,跟本地政府、企业合作。同济大学和杨浦区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还同济产业知识园区虽然只有很小的面积,但是其中1000多家企业产值近200亿,正是因为同济大学把相关的学科,把非常强大的教师队伍对外辐射力尽可能最大化了。

  在这个园区里面,我们除了产业的行为,除了知识成果的转化以外,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对于我们学校基础研究,对于国际交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大学对于社会的承诺,和历史使命告诉我们,学校必须打开校门,学校必须用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在这个当中我们还同济经济园区起到了知识作用,起到了支撑作用,起到了孵化器作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