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由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与企业主体。

  在2000多年历史当中政府对经济社会管制日益加强,争夺愈演愈烈,所以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土壤环境一直恶劣,企业家精神无法弘扬,创新的精神必然被扼杀。

开幕式

芬兰劳动部长:创新不是教出来的

创新是不能被人教的,因为创新的核心就是你要创造一些之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所以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比如公司合作并且鼓励创新,还有进行很好的机遇等等。

刘捷:高新园区是推动创新有效载体

我们始终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支撑发展的首要任务,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建设产业集群、推动创新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高新园区、产业集群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杨雄:上海三分之二研发投入来自企业

目前上海研发投入中三分之二来自企业,60%以上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左右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依托企业建立。

浦江创新论坛主席徐冠华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浦江创新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出席并主持。

万钢:防止科技资源重复投入 对财政负责

我们要构建一个能够信息互通的体系进行查重,查重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取消,而是寻找最合适的项目来对它进行支持,同时加强监管。

Erkki:建立生态系统助推创新

我们看到了创新需要不同类别的参与者,而且必须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体系和全球的一体化,基础科学所产生的洞察是十分重要。

富尔先科: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持续的教育来提升强化他们的知识,所以说教育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不断补充人们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提供新的机会,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更好把知识应用,而一个专家在很多领域创新这些知识。

朱棣文:富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经常和我的孩子说,不要犯过以前的错,不要走弯路,如果犯同样的错误非常不明智,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

Kris:企业间共同合作突破创新

合作已经成为了永恒的主题,通过了合作,我们可以更好的去突破做一些创新,整个生态系统里面我们有多面的合作。

林左鸣:集权体制扼杀企业家精神

在2000多年历史当中政府对经济社会管制日益加强,争夺愈演愈烈,所以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土壤环境一直恶劣,企业家精神无法弘扬,创新的精神必然被扼杀。

芬兰芬欧汇川CEO Jussi Pesonen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芬兰芬欧汇川CEO Jussi Pesonen出席并演讲。

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并主持。

主宾国论坛——创新经济:创新铸就竞争力

  • 专题1:知识驱动成功——知识投资:对人才、产业与合作的投资
Jan:投资于创新是成功的前提

我们的知识驱动成功,我们相信投资于人,投资于知识,投资于创新的能力,是我们将来获得合作性成功的前提。

陈小娅: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力量,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芬兰Aalto大学校长:秉持共创精神参与创新

Aalto大学平台覆盖了包括以战略为中心的科研和教学,以及创新与创业者的支持服务,以及Aalto大学办学至关重要的校际密切合作,所有的科研人员得以真正的共创精神与校外的参与者一起合作。

Heidi:研发是盈利增长基础

多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焦点,我们发现中国目前还存在许多与水务相关活动,其中95%与水务相关专利都来自于中国。

伍江:大学要打破围墙 产学研结合发展

所谓产业,不是大学简简单单意味着大学开公司,大学走向市场,大学赚钱,而是如何把大学的学科,把大学的基础研究的成果,把大学的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产业化,甚至商品化。

马弘:上海积极搭建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2012年我们制定了关于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各个区县利用科技园区、行业协会、以及区政府各个部门为企业搭建公共平台。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出席并主持。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局长Pekka Soini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局长Pekka Soini出席并主持。

  • 专题2:价值创造新模式
张志宏:政府应为小企业提供预孵化服务

在想法上实现的时候,政府更多的提供的是预孵化的服务,在成为小企业的时候,孵化器可以发挥多的作用。

Petri:占据价值链高点的三个条件

对于中国和芬兰来说,我们的兴趣主要是在一些大规模的活动当中,比如说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高的回报,因为这种活动可以给我们可持续发展高的利润以及高收入回报,带来高工资,所以我们必须要扩大规模。

钮晓鸣:鼓励教授离开大学搞创新

我非常鼓励大学教授搞创新要离开大学,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在大学里面淹没掉了非常好的成功,因为从技术驱动来看是永无止境,但是出来了以后到平台上开发,有一个产业驱动,要求不一样,而且创新价值比大学里面有更好体现。

张希军:推动产业生态圈国际化拓展

我们想推动的是把区域化的产业生态圈进行国际化拓展,通过8个方向的举措,然后将跨国的国际化的产业资源进行对接,共同探讨一些新兴的合作模式。

政策论坛:创新环境——供给与需求政策协同

徐建培:废止不适应当前形势的科技政策

对经过评估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政策之间存在冲突文件要及时修改完善,对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工作需要,或者已经有新的文件代替的文件进行及时废止。

Cervantes:政府要注重从需求方创新

不要忘记我们市场本身也有对定价协调和调整的作用,做的协调工作比政府更有效,所以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应该是辅助市场,而应该帮助市场来发挥更好的资源调配的作用。

闻库:建立创新体系统筹协调机制

一些创新激励政策还存在门槛高、细节不配套,操作复杂、社会范围小,创新管理体系范围小,没有建立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在未来加以解决。

undefined
Charles:十大举措防止创新低效

很多的创新政策并不是非常有效,效率不够高,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做十大举措。

王益民:加快建设智能电网 构建能源转换平台

加快建设智能电网,构建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电网对能源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提升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

许强:国资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政策障碍

我们按照条例国有资本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现在有很大的政策障碍,另外在退出的时候,由于社保基金要10%划到国有资本,很多企业在PE阶段上市阶段非常不欢迎国有资本技术,这些政策导致了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支持的政策障碍。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奋宇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奋宇出席并主持。

演讲嘉宾

美国亚利桑那生态中心主任
Bruce E. Rittmann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
刘世定

美国塔夫斯大学城市与环境政策
及规划系教授吴维平

美国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
总裁 Canice Wu

台湾清华大学讲座教授
史钦泰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
资深研究员杨沐

瑞典隆德大学教授
Charles Edquist

霍尼韦尔全球研发副总裁
兼中国区总经理宋乐施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科学系
Harald Bathelt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王缉慈

交通大学校长
张杰

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高级讲师
Peter Hiscocks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德国教研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处
处长Reinhold Ollig

日程安排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

10月26日(星期六)
 09:00-09:20  论坛开幕式
 09:20-12:10  全体大会
 14:00-17:00  主宾国论坛
 区域(城市)论坛:区域协同:创新把更多的城镇联结起来
  专题诠释:当前,科技全球化蓬勃发展,区域协同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潮流。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紧密联结起来,形成全球性、区域性的创新网络。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创新,把更多的城镇联结起来,使技术与经济的融合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延展,全面促进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区域的发展。本专题将邀请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研究的著名学者,共同探究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产业论坛(健康产业):创造新生活:民生为导向的产业创新
  专题诠释: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都深刻影响着现今农业产业的发展。用创意思维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功能多元。围绕都市圈产业战略需求,保障食品的安全供给、种质创新、环境可控,突出以民生为导向的创新产业链的形成。
 10月27日(星期日)
  09:00-12:20  政策论坛:创新环境:供给与需求政策协同
  专题诠释:创新绩效的提升有赖一个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政策框架。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对不同产业和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政策效果。政策组合工具的应用是近年来国际上促进创新的新趋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供给和需求政策的协同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已出台大量创新激励政策,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供给与需求政策协同,值得深入探讨。
 创业者论坛:创业成长:促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专题诠释:成功的创业是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的有效结合,技术的市场价值实现是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通常,创业者十分重视技术在起始阶段的作用,而对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等缺乏关注,孵化器作为创业企业最初成长的摇篮,必须帮助企业将技术与市场有效结合。
 未来(科学)论坛:共同挑战:携手应对全球问题
  专题诠释:科技发展使人类更富足、便捷,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风险和隐患。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加上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导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甚至全球气候变化,当前人类在能源、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上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人类携手努力、探索前沿、超前准备、及时应对。
 14:00-17:00  企业论坛:创造新财富:企业创新链与价值链
  专题诠释:企业要加速新财富的创造,关键是企业要在创新链与价值链中寻求最佳位势。企业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系统配置创新资源,在创新全链条上谋求财富增长。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行开放式创新。与此同时,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势决定了企业的财富空间,企业要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论坛:继承与重塑: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专题诠释:一支宏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代代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诚信和谐的商业文化又有重义轻利的道德束缚。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塑造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产业论坛(现代农业):创造新生活:民生为导向的产业创新
  专题诠释: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都深刻影响着现今农业产业的发展。用创意思维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功能多元。围绕都市圈产业战略需求,保障食品的安全供给、种质创新、环境可控,突出以民生为导向的创新产业链的形成。

论坛简介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创办于2008年,是致力于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高层国际论坛。论坛汇聚各方精英,纵论创新之道,已成为创新领域高端人才和最新思想交流的平台,成为极富社会影响力的高层国际论坛。[详细]

论坛架构

(1)论坛顾问
万 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
杨 雄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
陈清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何光远 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
陈进玉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
郑新立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俊如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
沈晓明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柳传志 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
(2)论坛理事会
理 事 长:徐冠华 科技部前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务副理事长:陈小娅 科技部副部长
周 波 上海市副市长
副 理 事 长:赵启正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王志学 国家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刘长乐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
裴 钢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理事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磊 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王 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延觉 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孙殿义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
华尔天 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
朱咏雷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艳荣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巡视员
李逸平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
李 雄 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巡视员
寿子琪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吴远彬 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主任
孟宪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局长
闻 库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张志宏 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
姜 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
秦 朔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秦 勇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主任
徐建培 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徐逸波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盛小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咨询中心主任
梁 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梅永红 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靳晓明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秘 书 长:徐建培(兼)
徐逸波(兼)
(3)学术咨询委员会
主 任:马俊如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
副主任:王 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林 新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红宇 盘古搜索总经理
王奋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王昌林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研究员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
吕 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 研究员
朱岩梅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刘琦岩 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
刘育新 科技日报社编委、评论理论部主任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吴占鸣 中国黄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仁春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经济师
陈志鑫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胡 钰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
顾大钊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
顾淑林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子瑛 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执行董事
徐美华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
高昌林 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
郭 哲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主任
梁信军 上海复星集团总裁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韩 伟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教授
谢步明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管理部部长
路 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霍佳震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秘书长:施强华 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主任
(4)秘书处
秘 书 长:徐建培 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徐逸波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副秘书长:徐美华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
陈霖豪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刘 俊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参赞
王奋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蒋昌俊 同济大学副校长
金 麒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施强华 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主任
成 员:吴 程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郝 蓉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宣传处处长
王蓉芳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组织与会议处处长
周隆超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处长
侯琼华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法规与知识产权处
张杰军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法规与知识产权处处长
邵学清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研办副主任
范书建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司处长
徐晓创 教育部科技司
周俊旭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副处长(主持工作)
岳爱东 中国工程院
徐 华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咨询中心处长
朱蔚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处长
阮高峰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员
陈宏凯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骆大进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展研究处处长
刘海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副处长
钱建平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教授
陆晓炜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公共联络部经理
李 靖 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副主任
孟怡宁 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副主任
吴 婷 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副主任
(5)程序委员会
主 任:徐逸波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主任:李桂华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
徐美华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
施强华 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主任
成 员:吴 程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陈宏凯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玉峰 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
孙卫星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李 欣 上海市政府外办综合业务处副处长
张荣生 上海市政府接待办接待处处长
缪 钧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处长
丁勤华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总工室副总工
陈国芳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周珊珊 上海市干部保健局办公室主任
孙 慷 上海市公安局警卫局会议警卫处副处长
陆 峰 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室联络处副处长
马雪波 浦东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李振宇 同济大学外办主任
陆晓炜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公关联络部经理
孟怡宁 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副

微博热议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