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ki:建立生态系统助推创新

2013年10月26日 10:20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总裁、首席执行官Erkki Leppavuori。(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总裁、首席执行官Erkki Leppavuori。(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总裁、首席执行官Erkki Leppavuori。

  以下为演讲实录:

  Erkki KM Leppavuori: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在我开始演讲之前,首先感谢大家,这是很好的机会能够在此给大家发言,给大家介绍我们全球研发创新格局以及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在芬兰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且给大家展开整个创新的概念以及理解创新的方式。世界的经济目前仍然在强烈的波动,看起来好象人们为了稳定长期局势所做的事情还是太少,所以现在世界需要新的金融和政治的工具,从而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责任感和全球自然资源更加可持续的使用,而可以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增长。创新与负责任的行动必须要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释放当前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创新,整个世界经济可能还会一直停留在现在的样子,所以事实上如果没有创新,经济的衰退以及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所有的全球资产方面的问题,还会变得更加严峻。

  另外创新也是在全球决策以及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必须要不断增强,而且我们也要逐步的推进,我们需要更加加强,我们知道当我们接触到创意和发明可以带来很多实际的收益,以及带来有形的结果,产生真实影响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我们的很多创意和发明都已经转化为创新了,作为欧洲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我们VTT也就是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已经将创新放在我们行动的核心位置上,我们认为创新是我们的绩效和成就的驱动因素,我们认为,创新能够带来真正的改观,创新可以改变事务,缔造繁荣,欧盟委员会现在越来越频繁使用术语,就是支持三角,主要是用来描述教育、研究和创新活动之间的互相关系,我个人也希望能够强调参与其中的不同的角色互动,换言之也就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三方面的支持三角的关系。很多的创新活动都是诞生于不同的科学技术以及专业技能的相互作用。

  考虑我讲到的三方关系作用,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些大学以及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之类的ITO作用,因为他们的技术研究组织的特色是和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和大学相比,我们这些技术研究组织的运行方式更加有系统性,而且更加接近企业,对于机密的事务和非物质财产的管理也更加有系统性,而且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在技术研究组织当中,它们的核心业务是维持企业的生存,对于大学而言,它的主要业务是外围的活动,甚至有可能和大学的两项基本业务相抵触,因为大学基本业务核心是教育和基础研究。女士们、先生们,作为技术行业的一个代表,我个人认为通过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科技和创新的政策,我们的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我们的产业和服务领域更加收益。

  通过这样做我们更加积极实现发展,并且更为接近我们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比如增长、就业和社会的整体福利,当然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记住,技术仅仅是手段,实际上是我们运用技术的方式才是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确定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新知识是经济引擎的燃料,知识和能力必须支持企业结构的发展和更新,这就是我们一直要强调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忘记研究本身并不足以让我们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们更应该确保研究的结果能够更快速以及更有效渗入,并且造福于社会。对于传统的研究组织来说,不管组织是大学还是研究机构,创新的概念包含着特殊的挑战,也就是说杰出的创新不一定,一定要依赖于科学研究,大多数的创新其实是基于现有知识,对于科学研究的直接贡献是非常小的,甚至我们还有一个术语来描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非研发性的创新,当然研究创造新知识,能够成为我们创新的来源,但是我们研究和教育的作用,在培育、开发和更新知识资本的时候得到了强化,我个人认为,创新流程最好应该是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一种无缝的完美的互动和关联,这个就是目前我们在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所关注的工作重点。

  最近有多个全球的评估报告都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他们说芬兰技术研究和企业的关系非常好,这使我们能够更好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并且能够更为有效利用有限的公共研发资源,这样做也能够更好改善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当然我们的行事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要达成以上说到的目标,比如说目前我们开放式创新朝着创新的模式变化,不管方式变化情况怎么样,学术界、企业界、乃至政界方方面面不同的良好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研究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未来的创新生态体系就会更多创建于研究的影响和成果之上,那么这个影响可以划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影响称之为技术性影响,就是指我们的研发合作项目在技术输出方面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比如创新和专利,而科技出版物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别。

  第二类的影响力是称之为经济影响,它主要是指我们的研发活动,对经济事务所产生的直接短期和中期的影响,比如对销售、出口、生产成本、利润、生产力、员工、客户基础等等的影响。研发也会影响投入。

  第三类影响称之为投入增量,指的是当前的投资变化可能对未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方式,机械、信息、软件系统、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方式,内部和外部的研发、技术的获取、专利、许可、以及那些外部非研发相关性的创新服务等等。

  第四类我们称之为无形影响,指的是我们对于公司的长期竞争力的影响,包括了一些诸如学习、员工培训、团队工作、知识共享、市场知识、确定和规划创新活动,更好使用和选择信息和软件系统、改善公司研发和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更好的公共创新计划信息等等。

  第五类我们称之为其他类别的影响,包括对于我们的一般的客户的满意度影响,以及对于项目的速度、目标完成、效率水平方面的一些增量性影响。

  当然这些标准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方法框架,来组织我们的创新政策,创新政策非常重要,而教育和研究两者紧密相关,尽管基础研究并不直接造福于社会福利,但是研究本身不应该服务于民粹主义和政治目的,因此国家的创新战略不能被看成是一个独立于国家科技战略的一个部分。女士们、先生们,传统上来说创新被人们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投资流程,是由一个比较有远见的管理者逐步实现的商业化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会得到供应方面的政策支持,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创新需要不同类别的参与者,而且必须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体系和全球的一体化,基础科学所产生的洞察是十分重要,帮助我们创造和培养知识,但是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市场成果转化道路非常漫长,而且充满了复杂和不确定性,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在科技政策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支持,看看现在的运营情况我们看到了正在发生的变化。在总体趋势方面全球化已经成为规范或者是常态,市场对各种活动的决定性作用表现的日益明确,而市场化的变化正在加速,客户们越来越渴望能够获得新的业务。他们同样也在寻求全球最好的专业技能和技术。

  研发外包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客户研发项目本质上还是属于短期性的项目,这些都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一些现象,全球新兴经济体实力正在增强,而创新已经日益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因素,技术开发同样强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缓解气侯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能源价格上涨,这些都成为新的趋势,社会正在日益的关注着个性以及健康,还有安全的重要性,现在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些我认为需要创新的及其重要的领域。

  第一个有关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正在日益成为发挥着确定性作用的力量,它的作用性也日益凸显,很多行业领域将会受益于生物经济发展,它有望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很多的环境性的、社会性乃至经济性的趋势,正在帮助生物经济蓬勃发展,而且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人愿意为具有环保优良性表现的产品花钱,而全球持续的化石原料材料的消耗和浩劫,进一步促进各地的生物燃料的发展。

  第二经济效率,经济效率与生物经济两者关系密切,其实也是影响着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能源基础的范式性变化。关键材料在全球缺乏,也会产生战略和经济性影响,我们需要并行方案来开发替代解决产品,来发展更具生态效应的经济,短期来看我们需要改进材料效率或者能源效率,从中期来看我们需要绿色企业发展模式。

  第三是低碳和智能解决方案,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将会大幅增长,并且我们预计风能的增长将尤其迅猛,在不远的未来低碳能源生产以传输解决方案,就会有进一步增长,当前电厂资产有低碳解决方案,我们的行业有高效能利用机会,我们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长期的能源价格变得更为重要。我们也将会看到更多的智能建筑和智能城市和社区的出现,低碳和智能能源的解决方案,就会帮助我们减缓全球变暖,有可能帮助我们实现50%-80%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

  芬兰国家科技中心的组织,能够组织开发所需要的信息和创新,而政治家监管部门和公司,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帮助我们应对能源相关的挑战,但是除非我们的消费者本身在行为上有一些改变,否则我们不会带来真正的变化,比如人类将会成为我们创建智能和生态友好型城市的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以一种全面的角度和视角来考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切实意义,同时要考虑到相关的文化因素,我们要将能源和气侯目标变成现实,技术只是一种促成的因素,我们相信,当我们的目标明晰的时候,我们就能产生影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多年来以来芬兰和中国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一直非常活跃,芬兰和中国有很多合作的机会,我们可以结合各自的实力来实现全新的创造和双赢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两边双方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同时VTT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参与研发合作,它在2008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代表处,而这个代表处是非常有利的平台,帮助我们研究中心在中国的活动,其中包括很多项目,涉及到的有纳米技术,ICT、电子、机械、以及清洁技术,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去年在苏州建立了中国芬兰纳米研究中心,参与中国与芬兰纳米技术合作,这个中心也是作为中芬合作伙伴关系的平台来促进研究合作商业化、研究交流、联合研讨会以及专题讨论会的开展,另外中心也突出了中芬之间研究合作关系所带来的卓越的机会。

  芬兰国家科技研究中心必将持续寻找新的机会,从而来加强研究合作,并且我们非常愿意与中国的主要创新参与者一起,特别是产业方面的参与者一起展开探讨,共同探讨两国之间的研究合作的联合研究工作。我自己感到非常的幸运,因为我能够在将近30年前与中国联合研究人员,共同建立卓越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1986年时候,我参观位于北京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这也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芬兰科技中心联合活动很好的起点,至今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今天,回望过去还是清晰的感觉到我们的这种友情和信任,让我们携手共同合作,共同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