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总裁协会发布《2013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概要

2013年09月28日 19:48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个关键时期,第六届(2013)全球外包大会于2013年6月14日-15日在素有“小上海”之美誉的中国江苏省无锡市隆重举行。大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由亚太总裁协会(APCEO)发起并联合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会后,2013年8月26日,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APCEO)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主持发布了《2013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概要,报告以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揭示近几年服务外包发展出现的新特点,进而探究服务外包与内包产业的特点与各自的优势,最后集中说明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以及各个区域、地方的发展动态以及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对策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选择。报告概要如下: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动态

  2012年总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到9910亿美元,旧有服务外包领域合同金额为6620亿美元,新开拓的服务外包领域合同金额为3290亿美元。ITO的合同金额为6260亿美元,BPO的发展比较快速,说明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规律。

  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合同总ACV为212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了3%,其中属于服务外包旧有领域的ACV为140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了12%,属于新领域的开拓性的服务外包ACV为72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了5%,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新兴服务外包的影响比传统领域的服务外包的影响大。

  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服务外包总额为4860亿美元,而美洲地区的服务外包的总金额为3750亿美元,相比2011年基本上维持不变,与此相反,亚太地区总合同金额比2011年增长了31%,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亚太地区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为1300亿美元,尽管所占的份额相对较低,但亚太地区已经开始成为服务外包的重要市场。

  二、经济全球化服务外包的新特点

  第一,尽管KPO的起步比较晚,但是现在的传统的ITO已经开始下降,BPO开始成为主流,KPO虽然仅占到非常小的比例,但是上升的空间将非常的大。

  第二,由于通信技术、软件产业的不断壮大,服务外包开始逐步向附加值高的行业倾斜,虽然在各国及地区中制造业服务外包仍然占有很大比重,但是金融类、通信传媒类行业服务外包已经开始超越制造业,成为服务外包的主流。

  第三,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呈现出低迷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亚太地区服务外包市场还是非常的活跃,增长非常迅速,一些跨国公司在调整外包业务布局的同时仍在拓展服务外包的深度与广度。

  三、重回比较优势——新形势下服务外包与内包

  内包给本国的其他企业会损失掉一部分的生产效率,因为本国的工业体系一般处在同一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发包方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将包发给本国的企业,那么就会产生效率耗损,不利于本国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因为本国范围内人力资本成本不会相差太大,将服务内包给本国的企业,那么人力成本降低的限度将会十分的有限。因此,服务外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主义不利于本国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不利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扩散会被终止,工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进程被减缓,且不利于其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2012年我国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44636份,合同金额6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执行金额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3.8%;2012年,中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1159家,从业人员428.9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291万人,占总数的67.8%。

  五、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须有政策支持

  服务外包初期政府积极优化服务外包环境以及为本国做好宣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护知识产权等对策可以为中国服务外包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未来中国服务外包将实现突破性增长。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占居领先地位,“中国服务”品牌将逐步得到全球认可,将BPO、KPO高端领域发展成为服务外包重点领域等将是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10个中央巡视组9个发现腐败问题
  • 体育NBA-霍华德开始练三分愿打大前锋
  • 娱乐李双江自知家教失败 韩国向中国法律看齐
  • 财经财政部长楼继伟定调财税改革:富人多纳税
  • 科技揭秘手游托: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
  • 博客韩寒:我被骗了二十多年
  • 读书满汉全席为何成京城"十可笑"之首
  • 教育两大名校大学生公开激辩“泡妞秘籍”
  • 谢百三:各路高手如何看待当前股市
  • 李光斗:烂片是如何卖出高票房的
  • 章玉贵:上海自贸区锻造纽伦沪第一步
  • 袁一泓:为何买房利润高于实业
  • 赵伟:美联储难撤的QE和难产的新掌门
  • 陈岳峰:实体零售或将迎惨淡四季度
  • 叶檀:中国必走大城市圈之路
  • 张化桥:谁夺走了企业家的快感
  • 陶冬:伯南克错了
  • 刘杉:宏观经济仍靠房地产维持